天天看點

此生必打卡!中國56處世界遺産名錄,你都去過幾個?

世界遺産,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定義,是“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财富”“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觀”。包含3個類别:世界文化遺産、世界自然遺産,以及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

截至2021年7月25日17時38分,中國已有56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産38處,世界自然遺産14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4處。

再說世界自然遺産。這個類别關注地球多元的自然面貌,除了能夠展現地球進化史的稀有地貌,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的栖息地,也屬于世界自然遺産的範疇。

中國的14處世界自然遺産中,有湖北神農架、中國丹霞以及九寨溝等,具有特殊審美和科學價值的自然景觀;還有四川大熊貓栖息地、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等“受威脅動物和植物的生境區”。

至于中國的4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産”,顧名思義,在自然和文化層面都獨具價值。

以武夷山為例,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有豐富的地貌類型,還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同時,武夷山的文化身份十分獨特:三教名山、古閩族文化重要活動地區、2200年前“現代化城市”的中心……

像這樣的“複合型”世界遺産,中國還有泰山、黃山以及峨眉山-樂山大佛3處。

中國幅員遼闊的地理和源遠流長的曆史,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寶貴和文化和自然遺産,是人類共同的珍貴記憶。56處世界遺産你去過幾個?

讓我們開啟旅遊模式,今生必去打卡。

世界文化遺産(38項)

世界文化遺産,主要關注文物、建築群和遺址,是人類文明或文化傳統的重要見證,具有突出的曆史、藝術以及科學價值。這也是大衆較為熟悉的一個類别。

舉例來說,有的是證明中華悠久文明的“實錘”,例如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發現,結束了直立人是猿是人的争論;良渚遺址,給“中華文明5000年”提供了直接證據;河南安陽殷墟,将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史提前至商朝;

有的則代表中國古代社會的科學、藝術、建築頂峰:秦陵兵馬俑、故宮、天壇、頤和園等皇家遺址恢弘大氣,蘇州園林、麗江古城、福建土樓、平遙古城展現的民間智慧熠熠生輝。至于長城,那是1987年世界遺産第一次評選時,全場最沒有争議和懸念的“無與倫比的傑作”;

也有的展現文化碰撞交融: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展現了文明交彙、宗教與世俗融合之美;澳門曆史街區、鼓浪嶼,都是“萬國文化彙集地”。

01.中國長 城

列入時間:1987

東起渤海山海關,西至甘肅省嘉峪關;是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長城修築的曆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争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配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釋出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02.莫 高 窟

列入時間:1987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後曆經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元朝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内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03. 北京、沈陽明清故宮

列入時間:1987 / 2004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複雜。

沈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位于遼甯省沈陽市沈河區,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 總占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8平方米。 它不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中國關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築群。

04.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列入時間:1987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東三十千米處,展現了秦始皇陵的結構布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譽為"世界奇迹之一"。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鹹陽,分内外兩城,内城周長約2.5公裡,外城周長約6.3公裡。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餘平方米,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05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列入時間:1987

周口店遺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各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地點27處,出土人類化石200餘件,石器10多萬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迹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是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年代學、環境學及岩溶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基地。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

06 拉薩布達拉宮曆史建築群

列入時間:1994布達拉宮

拉薩布達拉宮曆史建築群是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的布達拉宮及其周邊建築物的總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的世界文化遺産。此建築群在1994年被登入為世界遺産,并在2000年、2001年擴充。

07 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列入時間:1994

避暑山莊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竣工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占地564萬平方米,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 山莊外圍依山勢起伏而建的外八廟,金碧輝煌、風格迥異。每一座寺廟的建立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1994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08.曲阜“三孔”

列入時間:1994

山東濟甯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曆代紀念孔子,是曆代儒客朝拜之聖地,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曆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創立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09.武當山古建築群

列入時間:1994

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于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曆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統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築規制,形成了“五裡一庵十裡宮,丹牆翠瓦望玲珑,樓台隐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仙山瓊閣”的意境,綿延140裡,展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挂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

武當山遺存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各類文物5035件。1982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10 廬山國家公園

列入時間:1996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以及儒學的裡程碑建築(最傑出的大師曾在此授課),完全融彙在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之中,賦予無數藝術家以靈感,而這些藝術家開創了中國文化中對于自然的審美方式。

11.平 遙 古 城

列入時間:1997

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儲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曆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山西平遙被稱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12 麗 江 古 城

列入時間:1997

麗江古城展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麗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13 蘇州古典園林

列入時間:1997

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内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

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内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内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

14 .頤和園

列入時間:1998

頤和園,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儲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禦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15.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列入時間:1998

北京天壇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1961年,天壇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16 大 足 石 刻

列入時間:1999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準,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曆史、藝術、科學價值。并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内涵豐富、儲存完好而著稱于世。

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17 龍 門 石 窟

列入時間:2000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18 明清皇家陵寝

列入時間:2000 / 2003 / 2004

明清皇家陵寝是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遼甯、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儲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

2000年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被列入《世界遺産目錄》。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産目錄》。2004年,盛京三陵—福陵、昭陵和永陵也作為明清皇陵的擴充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19 都江堰

列入時間:2000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年~前251年)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鼈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20 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

列入時間:2000

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内的黃山風景區。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已有950多年的曆史,現有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的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西遞村至今完好地儲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館"之稱。

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現存明、清古建築137幢。 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展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21 雲岡石窟

列入時間:2001

雲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現存洞窟252座、石像51000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期中國傑出的佛教藝術成就。“昙曜五窟”整體布局嚴整,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巅峰的經典代表作。

22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列入時間:2004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由國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1座)組成,是1~7世紀奴隸制國家高句麗王朝的遺迹。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展現了人類創造和智慧的傑作;作為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漢民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展現了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高句麗主要的曆史遺迹大量地存續于中國的吉林省和遼甯省,成為該段曆史無可替代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2004年7月1日,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在第2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根據文化遺産遴選标C列入《世界遺産目錄》。

23.澳門曆史城區

列入時間:2005

澳門曆史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曆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澳門曆史城區主要景點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處曆史建築。

24 殷墟

列入時間:2006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于世,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

殷墟考古遺址緊靠着北京以南約500公裡的安陽市,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至1046年)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國早期文化、工藝和科技的黃金時代,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最繁榮的時期。

25 開平碉樓與村落

列入時間:2007

開平碉樓與村落,以廣東省開平市用于防衛的多層大廈式鄉村民居——碉樓而著稱。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紀20、30年代,碉樓鼎盛的時候有3000多座,仍完好儲存了1833座。表現了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開平僑民在南亞國家、澳洲以及北美國家發展程序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開平人與其故裡的密切聯系。

26 福 建 土 樓

列入時間:2008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産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此次成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福建土樓”,由福建省永定、南靖、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組成 。即永定區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

這些土樓或方或圓,以圓為主,如珍珠般灑落在閩西南的綠水青山間。 截至2008年,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曆史 。

27 五 台 山

列入時間:2009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名山志》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有宗教活動場所86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金閣寺、萬佛閣、碧山寺等。

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2004年,五台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 。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28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

列入時間:2010

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包括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嵩嶽寺塔、太室阙和中嶽廟、少室阙、啟母阙、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曆史建築,曆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覺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内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之一,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展現。

29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列入時間:2011

自公元9世紀以來,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無數文人騷客、藝術大師吟詠興歎、潑墨揮毫。景區内遍布廟宇、亭台、寶塔、園林,其間點綴着奇花異木、岸堤島嶼,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無限美景。“西湖景觀”是中國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傑出典範,對18世紀的清代皇家園林和9世紀以來的中國、日本、北韓半島等東亞地區的景觀設計和造園藝術均産生過明顯的影響。

30 元上都遺址

列入時間:2012

元上都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地處閃電河畔金蓮川草原之上,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始建于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總占地面積達250平方千米;是中國曆史政權元王朝的首都遺址、蒙元文化的發祥地,蒙元王朝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及對外交往中心。

31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列入時間:2013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位于中國雲南省南部,壯美的梯田廣泛分布在哀牢山區、紅河南岸,面積16603公頃。在近1300年的不斷發展中,哈尼族人民創造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由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組成的“四素同構”台地耕作體系。為支撐主要農作物紅米的生産,創造性發展了牛、鴨、魚在内的綜合農業系統。

在這裡分布着82個村寨,傳統的蘑菇房點綴其間,當地居民對大自然中的太陽、月亮、江河、森林及火有樸素的崇奉和世界觀。長期穩定的社會結構、宗教信仰以及獨具特色的稻田管理系統,共同構成了人類與自然完美和諧的生态典範。

32 大 運 河

列入時間:2014

大運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裡,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2020年大運河曆史延續已2500餘年。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最終列入申遺範圍的大運河遺産分布在中國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申報的系列遺産分别選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産點,包括河道遺産27段,總長度1011公裡,相關遺産共計58處。

33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列入時間:2014

在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對“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報世界遺産,并獲得了成功。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送出的這一文化遺産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是大陸第一個跨國聯合申遺項目,是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遺産名錄的絲綢之路遺産。

34 土 司 遺 址

列入時間:2015

土司遺址(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13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元、明、清朝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曾是“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

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昂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産”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中國土司遺産”包括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

35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

列入時間:2016

花山岩畫是國内外規模最大的古代岩畫之一,其融整體(左江岩畫)的規模宏大、單體(自身)的氣勢雄偉、個體人物(岩畫中)體形碩大之“三大”特征于一體,進而形成的雄闊氣勢為其他岩畫所不能比拟;花山岩畫的圖像大多采取平面塑造即投影單色平塗的創作方法,用特制的軟筆在岩壁上塗抹圖像輪廓,形成“剪影”般的藝術效果,造就了花山岩畫粗犷的外貌及活躍的動感,具有極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壯民族先民繪畫藝術的不朽傑作及傳承。

36 鼓浪嶼:曆史國際社群

列入時間:2017

“鼓浪嶼:曆史國際社群”是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現代生活品質的國際社群,此外鼓浪嶼還是文化間交流的一個特例,見證了亞洲全球化早期各種價值觀念的交彙、碰撞和融合。鼓浪嶼有機的城市肌理清晰保留了其發展變化的痕迹,見證了數十年間多元文化不斷融入原有文化的過程。

37 良渚古城遺址

列入時間:2019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 。分布于長江下遊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

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遊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 ,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38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列入時間:2021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22處代表性古迹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22處代表性古迹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後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岩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竈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4處)

01 泰 山

列入時間:1987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

02 黃 山

列入時間:1990

黃山被譽為“震旦國中第一奇山”。在中國曆史上的鼎盛時期,通過文學和藝術的形式(例如16世紀中葉的“山”、“水”風格)受到廣泛的贊譽。今天,黃山以其壯麗的景色——生長在花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現在雲海中的怪石而著稱,對于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遊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03 峨眉山-樂山大佛

列入時間:1996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曆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山上多古迹、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迹,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

04 武夷山

列入時間:1999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 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

世界自然遺産(14處)

01 黃龍風景名勝區

列入時間:1992

黃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景區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溝、雪寶鼎、雪山梁、紅星岩,西溝等景區組成。主要景觀集中于長約3.6公裡的黃龍溝,溝内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并呈梯田狀排列,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等美譽。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02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列入時間:1992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北部,連綿超過72 000公頃,曲折狹長的九寨溝山谷海拔4 800多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多種森林生态系統。壯麗的景色因一系列狹長的圓錐狀喀斯特地貌和壯觀的瀑布而更加充滿生趣。山谷中現存約140種鳥類,還有許多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物種,包括大熊貓和四川扭角羚。

03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列入時間:1992

武陵源被稱為自然的迷宮、地質的博物館、森林的王國、植物的百花園、野生動物的樂園。

04 三江并流保護區

列入時間:2003

雲南三江并流保護區位于雲南省西北山區的三江國家公園内,包括八大片區,面積170萬公頃,是亞洲三條著名河流的上遊地段,同時也是世界上溫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05 四川大熊貓栖息地

列入時間:2006

四川大熊貓栖息地,目前全世界30%以上的瀕危野生大熊貓都生活在那裡,包括邛崃山和夾金山的七個自然保護區和九個景區,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栖息地,為第三紀原始熱帶森林遺迹。

06 中國南方喀斯特

列入時間:2007、2014

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和廣西等省份,喀斯特地貌豐富多樣,富于變幻,舉世無雙。

2007年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喀斯特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後,2014年,以桂林喀斯特(廣西)、施秉喀斯特(貴州)、金佛山喀斯特(重慶)和環江喀斯特(廣西)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提出申遺,該系列遺産包含從高原到低地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反映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喀斯特深化過程,同時展示了世界上最壯觀、最多樣的喀斯特景觀。

07 三清山國家公園

列入時間:2008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西省上饒市東北部,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風景區總面積756.6平方公裡,其中核心景區面積230平方公裡,緩沖區面積526.6平方公裡,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為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

08 中 國 丹 霞

列入時間:2010

中國丹霞,是世界自然遺産,是中國第40項世界遺産。由廣東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龍虎山、福建泰甯、湖南崀山、貴州赤水六處系列提名地組成。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山塊、密集深切的峽谷、壯觀的瀑布及碧綠的河溪構成的景觀系統,是中國和世界上丹霞景觀的例證。申報世界遺産成功,不但表明中國丹霞六個提名地的遺産價值的獨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同時為中國赢得了又一個國際品牌。

09 澄江化石遺址

列入時間:2012

澄江化石遺址(中國)位于雲南省的山地丘陵地區,占地512公頃,是儲存最完整的寒武紀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展現了門類廣泛的無脊椎與脊椎生命體的硬組織及軟組織解剖構造。澄江化石群記錄了早期複雜海洋生态系統的形成。澄江遺址至少儲存了160種生物門類和諸多神秘的種群以及其他196個物種,它們是5.3億年前地球生物大爆炸的證據——現今地球上主要動物群都在這一時期出現。

10 新 疆 天 山

列入時間:2013

新疆天山,即天山山脈的東段,也是天山山脈的主體部分(西段位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等國)。

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的托木爾峰(阿克蘇地區)、喀拉峻-庫爾德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巴音布魯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達(昌吉回族自治州)4個片區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産,成為中國第44處世界遺産。

11 神 農 架

列入時間:2016

神農架林區地處武當山、長江三峽組成的旅遊帶上,2018年9月,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号。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神農架是中國首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産三大保護制度共同錄入的“三冠王”名錄遺産地。 2016年7月17日,神農架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成為湖北省第1處、中國第11處世界自然遺産。

12 可 可 西 裡

列入時間:2017

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環境儲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13 梵 淨 山

列入時間:2018

梵淨山(Mount Fanjing),得名于“梵天淨土”,位于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位于銅仁地區中部。

2018年7月2日,中國貴州省梵淨山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産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14 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

列入時間:2019

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蘇省鹽城市,主要由潮間帶灘塗和其他濱海濕地組成,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塗,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也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