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奧密克戎更“72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了。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BA.1、BA.2、BA.2.12.1……還有BA.1 和 BA.2組成的XE,最近美國等地又出現了BA.4、BA.5。
而随着奧密克戎的不斷變異,部分國家看起來又迎來新一波疫情。
那麼,奧密克戎到底有多少個變種呢?對疫情又有怎樣的影響?
主要的5種亞型變異株
自2021年11月被檢測發現後,奧密克戎進化出至少5種主要亞型毒株,分别是BA.1、BA.2、BA.3、BA.4、BA.5。其中,BA.2亞型毒株是目前全球占比最高、流行最廣的。
根據世衛組織4月中旬的調查,在其采集的40多萬個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中,奧密克戎的占比已達到99.8%,其中超過95%為BA.2亞型變異株。而BA.1與BA.3亞型毒株的占比則相對較少,均不到0.1%。

BA.4與BA.5分别是在今年1月與2月在南非被檢測到,是具有新突變組合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它們與BA.1、BA.2共享突變,并與BA.2最為相似。
4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已将BA.4與BA.5變異毒株列入監測名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21個國家出現這兩種毒株。
除了上述5種亞型毒株,BA.2也在不斷進化,演變出例如BA.2.12.1與BA.2.3等新型毒株。
BA.2.12.1最早于3月23日在英國被檢測到,此後澳洲、以色列、新加坡、丹麥、奧地利、南韓等8國也先後出現相關确診病例。其中,BA.2.12.1在美國的上升勢頭最為強勁。
而在4月25日,山東煙台則發現了16例感染奧密克戎BA.2.3進化分支的患者。該進化分支還曾在泰國、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國出現,但占比較小,不易成為優勢毒株。
此外,奧密克戎也通過重組産生新毒株,包括XE、XD與XF。
XE是奧密克戎BA.1和BA.2重組的結果,它最早于2022年1月19日在英國被檢測到。據英國安全衛生局的最新資料,截至4月5日,英國有1179人感染了XE變異毒株,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倫敦和英格蘭東部地區。
XD和XF則是德爾塔和奧密克戎BA.1的重組結果,是以又被稱作“德爾塔克戎”。其中XF是英國BA.1和德爾塔重組的結果,XD則是法國BA.1和德爾塔重組的結果。
部分毒株傳播力提高
奧密克戎在進化過程中,傳播力也在不斷提高。其中,BA.2.12.1最為明顯。
BA.2.12.1目前在美國迅速擴散。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最新資料,雖然美國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仍為BA.2,但與此同時,BA.2.12.1所引起的感染病例比例也在快速上升。截至4月30日,BA.2.12.1在美國的占比已達到36.5%,而在此前3月12日,這一占比僅為0.5%。
從病例攀升速度上來看,BA.2.12.1的傳播力與BA.2不相上下。兩者都在7周的時間内達到40%左右的病例占比。根據CDC的預測,BA.2.12.1的傳播力似乎更快,比BA.2還要高出23%-27%。
美國衛生部将美國劃分為10個區域,并統計各區域毒株的占比。其中,紐約、紐澤西、波多黎各以及維爾京群島這一區域目前是BA.2.12.1變異毒株占比最高的。截至4月30日,該區域BA.2.12.1的感染病例占比達61.93%,而BA.2僅占37.61%。
BA.2.12.1的快速傳播導緻紐約确診病例數再度攀升。在3月初,紐約風險等級一直處于較低檔,單日新增病例最低時為296例(3月12日的)。而受到BA.2.12.1的影響,該市每日新增确診病例在3月21日後開始逐漸上升,并在4月25日達到高峰(3316人)。
這也導緻住院人數的增加。紐約市住院人數在3月與4月處于上升階段,4月22日因新冠病毒住院的人數為81人,為3月和4月的峰值。
但與前一輪疫情相比,住院人數還處在較低位。上輪疫情峰值出現在1月2日,當日住院病例達到1316人,是目前住院人數的16倍之多,并且,5月初住院人數有下降的趨勢。
從目前死亡人數來看,BA.2.12.1并未帶來太大影響。紐約市單日死亡人數仍處于波動下降的趨勢,4月單日死亡人數不超過10人,而此前峰值為1月11日的131人。
在重組變體中,XE的傳播速度較快。
英國安全衛生局通過統計模型計算了1月15日到3月30日采樣資料,對比了基因中XE和對照組BA.2的機率,發現重組毒株XE的中位數周增長率比BA.2高12.6%,而在最後三周其增長率更是高達20.9%。
而XD與XF這兩個重組變體的傳播速度不如XE。
相比于XE,XD含有德爾塔的結構蛋白,更多地繼承了德爾塔的特性,傳播速度相對更慢。4月7日前,全球資料庫共報告了49例XD病例,且大部分在法國。
XF的序列大部分與BA.1相似,BA.1的傳染速度又要低于BA.2,是以XF的傳染速度也未超過BA.2。英國目前累計确診XF病例有38例,樣本最早的是1月19日,2月中旬以來沒有繼續發現病例。是以XD和XF的傳播範圍并不廣泛。
存在免疫逃逸
盡管尚未有相關研究表明這幾種新毒株的毒性更強,但包括BA.4、BA.5與BA.2.12.1在内的三種毒株,存在免疫逃逸的特性,這或将導緻疫苗的有效性降低。
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生物資訊學教授Tulio de Oliveira表示,由于BA.4與BA.5在允許病毒逃避免疫的譜系中發生突變,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它們能夠躲避曾經已感染奧密克戎或接種疫苗所建立的抗體系統。
據Tulio de Oliveira估計,南非目前已有90%以上的人口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但從資料上來看,南非近期确診病例卻再度增加,正進入第五波疫情。
在4月初,南非第四輪疫情已趨于平緩,單日每百萬人中新增病例數在20人左右,比單日每百萬人中新增390例病例的峰值下降不少。
但從4月中旬,南非單日新增病例數再度攀升。5月3日,南非每百萬人中新增病例數達到76人,是4月2日(每百人中新增15例)的5倍之多。
截至4月29日,在南非所有省份檢測中,BA.4的占比已超過35%;而截至4月22日,BA.5則在南非豪登省、林波波省、姆普馬蘭加省等6地被檢測到,占比約為20%。
根據非洲健康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對于感染過奧密克戎BA.1而未接種疫苗的人群而言,在接觸到BA.4與BA.5時,其血清中的抗體下降相比正常水準,下降超過七分之一;而對于已接種過疫苗的人群而言,體内抗體下降程度也達到三分之一。
根據北京大學的最新研究,疫苗對于BA.4、BA.5與BA.2.12.1的有效性也有所下降。研究發現即使接種過三針疫苗,與BA.1相比,人體在面對BA.2.12.1時,體内中和抗體水準下降了3.7倍;而面對BA.4與BA.5,中和抗體水準更是下降了8倍之多。
此外,對于XE重組毒株的毒性判斷,英國衛生局首席醫藥顧問蘇珊·霍普金斯表示尚不明确,未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嚴重性。根據它的構造來看 ,它的刺突蛋白都來自子變體BA.2,是以其疾病嚴重程度應該也與BA.2相似。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這些新出現的變異毒株都表現出較強的傳染性,并且尚未造成較大影響。但由于死亡情況、重症情況都有一定的滞後性,尚不能掉以輕心。
對于病毒變異的方向是否一定是“毒性持續減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病毒學家溫迪· 巴克利在采訪中表示否定,她認為病毒将通過重組快速演化,這很有可能産生既能免疫逃逸又能導緻更嚴重疾病的新毒株。
是以,雖然全球新冠感染的病例數在持續下降,但疫情并沒有到宣布結束的時候。世衛也呼籲,所有國家應繼續保持對新冠病毒的監測:
“病毒不會因為各國停止追蹤而消失。它仍在傳播、仍在變化、仍在剝奪人們的生命。”
欄目主編:張陌、尤莼潔
來源:作者:連俊翔 仝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