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聶一堯
出品|汽車大觀
打着情懷牌的《聲生不息·港樂季》火了。
在時下并不容易的綜藝節目市場環境中,《聲生不息·港樂季》取得了不錯的播放成績。
貓眼App顯示,《聲生不息》在4月24日首播當天,6小時内就拿下全網熱度第三,首日播放量累計達2.03億。
酷雲資料顯示,《聲生不息》首播直播關注度位居衛視黃金檔綜藝首位,全網熱度突破 2萬。微網誌上,第一期結尾女歌手們合唱《海闊天空》的視訊,收獲了超過4萬轉發。
當然,這檔音綜爆火,與其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一定程度上承擔着弘揚港樂文化使命,因而制作班底精良有關。
不過,真正的流量密碼,離不開《聲生不息》從頭至尾的懷舊。成為爆款,還因為新老歌手們的穩定發揮和亮眼表現,碰撞出了港樂複興大潮的爆款特質。
當74歲的林子祥嘶吼着“長路漫漫伴你闖,帶一身膽色與熱腸……”,唱功依舊铿锵;61歲的葉倩文一首《祝福》一洗36年前的少女青澀,唱出經曆人生後的釋然壯闊,一代人的記憶被點燃。
好風憑借力,享受《聲生不息》大IP流量紅利的,有再度翻紅的經典粵語歌曲,也有包括岚圖汽車、京東、君樂寶簡醇、美贊臣藍臻等在内的9個贊助商。
其中,岚圖汽車為《聲生不息》節目組贊助的車型,是其還未正式上市的第二款車型:岚圖夢想家。在岚圖夢想家露出畫面和鏡頭中,節目組給足了這款車作為《聲生不息》指定座駕的特寫。
顯然,岚圖汽車砸在《聲生不息》的這筆贊助費,花到位了。站在岚圖夢想家即将正式上市的時機節點來看,這筆錢花得也值:綁定大IP、押對爆款,收割情懷和粉絲關注;“《聲生不息》指定座駕”的title,強化了品牌和産品閱聽人層次,為岚圖夢想家的消費者畫像和産品價格做足鋪墊。
怎麼看,這都是一次成功的汽車跨界營銷,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岚圖夢想家的營銷,開局不錯。
不過,從太多的汽車跨界營銷案例來看,押對了爆款、擁抱了大IP,未必就能實作品牌連接配接和閱聽人轉化;實作了閱聽人轉化的,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在殘酷的市場競争中,時下流行的汽車跨界營銷,具有太多的是是非非。
崔健帶不動極狐,為什麼?
岚圖汽車押對《聲生不息》之前不久,極狐汽車剛押對過崔健。
之是以在此提及,因為相比于岚圖與《聲生不息》,極狐與崔健的這次跨界營銷,更堪稱現象級。
4月15日,一場名為《繼續撒點野》的崔健線上演唱會,在騰訊視訊号持續了近3個小時。
在這3個小時裡,崔健一共唱了20首歌,累計吸引了近4600萬觀衆觀看,點贊突破1.1億,評論數超過200萬條。這場演唱會微信生态内曝光量12億+,喝彩次數1.2億+,直播間被分享270萬次。
這是當之無愧的一次爆款線上演唱會,崔健本身就是一種情懷,他定義和記錄了一個搖滾時代,是不止一代人的時代記憶。
而這場線上演唱會正好播出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時,無數需要釋放的靈魂和情緒在崔健老歌新唱的嘶吼中,找到了出口和共鳴。
懷舊與現實的碰撞,完美制造了這一次爆款。崔健讓騰訊視訊号在繼西城男孩、五月天、張國榮之後,又火了一把。
同時火了一把的,還有極狐汽車。
作為這場線上演唱會獨家冠名商,極狐得到了絕無僅有的品牌露出機會。在演唱會節目單最下方、朋友圈轉發頁面上,極狐的logo和廣告很醒目。直播間觀衆送給崔健的禮物,是一台紅色極狐車型,同時展現極狐汽車字樣。
僅僅3個小時的演唱會,極狐廣告直接觸達4600萬觀衆。在觀衆送出104萬次“極狐汽車”禮物時,極狐品牌再次實作強化認知。
不過,這樣一次踩着爆款的精準跨界營銷,令極狐實作品牌認知或銷量轉化了嗎?或者說未來會實作嗎?
答案是不一定。
從事後有人調查的結果來看,在4月15日演唱會當時,不少觀衆并未關注到極狐,“極狐?沒注意,幹嘛的?如果是奔馳寶馬就注意了”。
在4月15日演唱會結束後,極狐在大學營北京的線下門店也并未迎來太多客流。之後由于北京突發疫情,和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估計極狐北京的線下門店也很難借力崔健來引流了。
情懷易逝,流量一波又一波,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但是,這仍然是一次非常成功和值得的汽車跨界營銷。“4600萬人看過,有1%的人能記住極狐,這個效果就非常牛了。”有人評價。
崔健帶不動極狐,無關崔健,更無關情懷和爆款,而是極狐本身在市場上的聲量就太低的緣故。
2021年,極狐全年銷量4993輛,這比幾乎同一時期創立的蔚來、小鵬、理想、廣汽埃安遜色了不止一星半點。
銷量是品牌聲量的直覺反映,極狐的産品力和口碑都不差,然而太沒有存在感了。極狐品牌定位不低,目前在售的兩款車型處于25萬元到35萬元細分市場,這個價位的車型想要捕獲使用者,需要鮮明的核心競争力和産品特點為品牌賦能,需要讓使用者從品牌核心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精神上的共鳴。
說到底,極狐缺乏令消費者掏錢的品牌價值和使用者認同。改善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就能實作的,也不是搭乘崔健的一次爆火就能起飛。
除了營銷,這些更重要
汽車跨界營銷,近幾年格外的火。
當傳統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理論,放在當今不再成立時,任何優秀的産品想要成功,都需要在營銷層面加大力氣。跨界營銷,就是其中最佳“借粉”方式之一。
通過擷取更多的流量,讓産品或品牌更多地出現在公衆視野中,讓更多人對品牌産生認知和記憶,好令消費者有購買需求時更容易想起你。或者找到營銷新突破口,實作品牌年輕化。再或者引爆市場話題,突破流量場景。這就是跨界營銷的目的。
汽車跨界營銷是以應運而生,“聯姻”形式也五花八門。近年來最常見的形式有:跨界影視作品、綜藝節目、熱門遊戲、文創、國潮,或是其他産品。
汽車行業自主品牌在跨界營銷方面堪稱高段位選手。比如2020年疫情期間C位出道的五菱宏光MINIEV,被人稱為跨界營銷的“聯名狂魔”。
“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五菱用營銷跨界兌現了這句承諾。聯名盒馬推出螺蛳粉粽子,聯名喜茶擺起「喜小茶飲料廠」移動攤位,疫情期間生産了100萬隻五菱牌口罩送往前線…
4月12日,五菱宏光再次跨界100家品牌,為宏光MINIEV GAMEBOY上市造勢。在這次跨界營銷的微網誌抽獎頁面,五菱獲得1.5萬次轉發。100家品牌也在該微網誌下玩梗造勢,提升自家品牌的好感度。
人人感歎五菱宏光跨界營銷玩得好,但如果抽絲剝繭就會發現,對于品牌和産品來說,營銷終究是錦上添花,是基于品牌和産品本身1+1>2的操作。
歸根結底,品牌和産品本身,才是五菱宏光MINIEV一炮而紅的法寶。
在宏光MINIEV推出之前,五菱宏光已有“秋名山神車”的雅号,品牌知名度和口碑都有積澱。而宏光MINIEV的推出,既恰到好處地抓住了風口,了解消費者需要什麼,又有極具競争力的價格,同時又會玩,造型設計和營銷都比競品更顯個性、年輕、時尚。
宏光MINIEV重新定義了嚴格區分于“老頭樂”的微型電動車。說到底,宏光MINIEV的成功,是一次汽車品牌“放大優勢、弱化短闆”的經典操作。
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商業理論,任何時候都不過時。比起單純的營銷,用心挖掘、塑造、展示和強化品牌和産品的優勢,尤其是核心優勢,是現代商業競争中最持久有效的打法。
就像寶馬的操控、奔馳的豪華,久經打造,經久不衰。而新勢力們,特斯拉是智能引領者,蔚來是高端,小鵬是科技,理想是沒有裡程焦慮的精英奶爸車。
回到極狐的問題,作為新能源高端品牌,極狐不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條,還是缺乏核心優勢。沒有核心優勢的品牌形象,面目相當模糊。
同樣作為傳統車企孵化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岚圖的核心優勢是什麼?岚圖夢想家這款價格不菲的高端電動MPV的核心優勢是什麼?還需要持續挖掘、塑造、提煉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