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血動物(ID:staywarmblood)
最近,被手工耿的一款良心發明種草了。
真的,太需要了。
他給這款帽子取名為:
「一個讓你随時随地都能靜靜的帽子」。
當你不想面對不想看到的人時,
你可以随時随地自閉。

我願稱之為「社恐安全帽」
社恐很可怕嗎?
有朋友是這麼形容的:
“鼹鼠是一種不見天日的動物,
它們視力完全退化,一旦長時間接觸陽光,
就會因為中樞神經錯亂死亡。
社恐,就是鼹鼠被放在水泥地面上曝曬。”
今天這篇關于「社交障礙」的推送,
是社恐朋友們偷偷躲在安全洞裡寫的。
小時候去米粉店吃早餐,
在碗裡發現了一隻蒼蠅。
我端着碗去找老闆,
老闆态度很惡劣,讓我不要沒事找事。
我跑回去哭着跟我爸講這件事。
我爸并沒有替我主持公道,
還嘲笑我說:“現在知道外面的東西有多髒了吧?”
後來,我就算在餐館裡吃到了蒼蠅,
都隻是默默地挑出來,
不敢找任何人算賬。
弱小是原罪,
社恐不是,膽小也不是。
我以前會想:
如果我真的是個有錢人的話,
應該會勇敢強大一些吧。
戀愛、親情、友情,各方面。
上大學時,不敢進那種檔次很高的商場,
一聞到那些奢侈品香水的味道,
就會覺得喘不過氣來。
不敢離潮牌店門口太近,
不敢随便打量,
怕人家上來熱情地問我:
“先生,需要什麼?”
我會面紅耳赤。
覺得在光鮮亮麗的地方一刻也待不下去。
我用社恐這個詞,
來裝飾我們表面上的自卑。
好像我們隻是害怕跟陌生人說話。
而不是因為沒錢。
畢業旅行的時候,
室友們問要不要一塊去西藏玩。
問了我很多次,
讓人幾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我隻好說實習沒空,各種推脫。
那段時間我特别不願意見到他們,
在路上遠遠看到了,
要麼繞道躲開,要麼低頭假裝沒看見。
他們會覺得,
我性格孤僻,難以交往吧?
其實說白了,沒錢出去玩罷了。
年輕的時候,
連我自己都以為自己是社交障礙。
直到工作後三四年的某一天,
我在商場買衣服,
挑了幾件都覺得不合适。
店員還在極力推銷,
我很淡定地搖頭說:
“謝謝,不用了,
我再去别處看看吧。”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沒那麼緊張了。
換作以前,
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這麼自然地拒絕。
甚至連對方一個不高興的表情,
都會讓我難堪到無地自容。
承認這一點很庸俗,
我的社恐,的确被錢治好了。
錢不能決定對錯,
但可以粉飾很多問題。
有錢不能讓你的靈魂變得高貴,
但可以赢得别人對你表面上的尊敬。
你可以完成很多想要做的事情,
就不會覺得自己那麼卑微了。
回過頭去看年少的自己,
并不會覺得自己不勇敢,
而是我缺乏失敗的資本。
當衆講PPT失敗了,
可能這門課就會拿低分,
以後績點不如别人,
就找不到好工作。
我活的如履薄冰,
是因為生活容不得一點錯誤。
甚至連被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不喜歡,
都會讓我覺得特别恐慌。
人生很快就會迎來很多機會,
這些機會讓我特别抗拒。
我不想跟上司聚餐喝酒,
我也不想在會議上發表講話,
我甚至會因為一個月之後的一次活動,
焦慮到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
我會為了保住飯碗,
為了掙更多的錢,
硬着頭皮去做那些社恐最排斥的事情。
最後,我得到了一些正面回報。
最主要的是,
我能掙到一點點錢了,
我也終于成年了。
一個因為沒錢而社恐的人,
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因為膽怯、猶豫、敏感,
會讓我們錯失很多掙錢的機會。
我也是在沒錢交房租的時候,
漸漸忘記了自己是個社恐這件事。
四處面試,積極工作,
好像反而多了一些破釜沉舟的勇氣。
——用世俗眼光中的成功,
去治愈世俗眼光給我留下的傷害。
錢,能治好多病。
何況去哪看病不要花錢?
于是,我們新年伊始,
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是恭喜發财。
我男朋友有一幫哥們,
以前經常線上打遊戲的那種。
他們線下也經常組織飯局,
但我男友幾乎都不去,
每次去了,也是第一個跑掉的。
我以為他讨厭社交,
後來我才從他哥們前女友口中得知,
他們聚在一起除了喝酒唱歌洗腳按摩,
還會去搞特殊服務。
正因為如此,我男朋友因為很少加入,
在那幫哥們圈子裡,
混的比較邊緣。
因為這件事,
我得出了結論:
男孩子社恐一點也沒什麼不好的。
畢竟社會本身就很恐怖。
社恐都是蠻顧家的人。
因為他們除了家裡呆着,
哪都不想去。
雖說男友不喜歡社交,
但他這個人談吐是正常的。
壓根就不頹廢,也很幽默,
偏偏就是不愛跟不熟的人打交道。
他不喜歡跟别人讨論天氣這種話題,
不喜歡說廢話,不愛看熱劇。
胸無大志,不關心時事,
平時喜歡跟我們家的狗聊天,
他甚至可以不聯機,
玩兩年的動森(一款社交遊戲)。
但每次到了人多的地方,
比如迪士尼這種,
他就會煩躁不安。
對他而言,
全世界最快樂的地方裡最讓他快樂的地方是吸煙區。
他說:“這裡人好少,真好。”
他也有朋友,
無數次跟我講他們念大學的時候經曆過什麼好玩的事,
說他們感情有多麼深厚。
但讓他翻開聊天記錄,
上一次跟他這輩子最鐵的哥們聊天還是一年前。
我說你們好朋友都不聯系的?
他說你不懂,好朋友才不用聯系。
可能隻有社恐才懂吧。
他确實是一個抗拒社交的人。
更準确的說,他是一個抗拒被社會化的人。
他說:“我跟你,還有毛球(狗)生活在一起就很好啊。”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大部分人還有安全、社交、尊重、求知、審美需求,
他直接從生理需求跳到了自我實作。
簡單點說:“他吃飽了就舒服了。”
我曾經問他,
為什麼如此讨厭社交。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并不是讨厭交朋友,
我隻是太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
從小就這樣,
自己蹲在牆角摳泥巴能玩一下午。
我也是一個很懶的人,
能讓我願意花精力照顧的人一兩個就頂天了。
至于朋友,不來找我說明他過的挺好的,
我就蠻滿足的;
我這個人喜歡規律的生活,
而且特别不想要被打破。
如果有人想要用他們的标準來試圖改變我,
通常都會失望。
裝都懶得裝。
我知道我蠻讓人掃興的,
但也不想改變。
不想社交,隻是不想讓别人受傷害罷了。”
我說:“好了知道了,
你是帶刺的玫瑰。”
總而言之,
有一個社恐男友,其實挺好的。
因為他把恐懼留給了世界,
然後大部分的喜歡都留給了我。
去年我們家狗過生日,
他說作為一隻雪橇犬怎麼能沒看過北方的雪,
然後我們開車來回兩千多公裡,
說要帶他兒子去玩雪。
酒店不讓狗進,
他怕狗晚上在車裡叫會擾民,
就抱着它睡在車裡。
社恐都是這麼擰巴,
極力避免任何與外界發生糾紛的可能性。
他怕我睡不好,讓我一個人住酒店,
我不願意去,
那天還下着小雨,
一家三口窩在車裡好溫馨。
《海上鋼琴師》裡有一段台詞:
“我在這艘船上出生,
這世界在我身邊不斷更替變化,
但從不超過艏艉的之間。
在有限的鋼琴上自得其樂,
我隻學會了這樣的生活。”
能保持社恐,拒絕誘惑,
也算是一種與生活的抗争吧。
在柴米油鹽裡負重前行,
能不沾染油膩,絕沒那麼容易。
誰向孤舟憐逐客?
——社恐至死是少年。
- END -
*文章來源:溫血動物(ID:staywarmblood)。
關于壹課
壹課是一家專注于高校群體的内容知識平台,是目前國内專注于大學生的内容知識生産團隊,這裡聚集了一批愛折騰的年輕人,用心打造幹貨類、技能類的課程生産,關注我們,和你一起學習和成長。星标“壹課”,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