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世界》成過去?紙媒的路在何方

《計算機世界》成過去?紙媒的路在何方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黴趣

2015年的樂視正處于發展的巅峰期,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成為繼“BATJ”之後第五家市值超千億的網際網路公司。

當時,意氣風發的樂視CEO賈老闆似乎想要革APP的命,在宣傳樂視新産品時,在微網誌發文表示:“蘋果通過APP引領了人與裝置的互動體驗。但使用者趕場子般在應用間不停切換,生活被孤立的APP割裂,這種孤島體驗難道隻能通過獨立的APP來解決?”

賈老闆想通過新的系統UI,打破資訊孤島和割裂的APP互動問題。但APP作為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載體,時至今日仍是行業主流,即使是微信/支付寶小程式,也沒能革APP的命。

另一方面,APP“吸萬物”的屬性,也在革許多傳統行業的命。

4月27日,國内老牌IT刊物《計算機世界》釋出通告稱,“自2022年4月27日起,公司将停工停業,全體員工安排待崗。”其實早在去年年中,《計算機世界》就宣布停止發行紙質刊物,轉向自家APP和各大新媒體内容平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世界》消失的隻是紙,其品牌還會一直服務下去。

《計算機世界》成過去?紙媒的路在何方

《計算機世界》現在的遭遇,正是許多紙媒發展的真實寫照,要麼仍在頑強地堅持、要麼斷臂求生積極轉型,要麼宣布停刊,與讀者和自己的過往揮手告别,正式成為曆史的一部分。

01 逐漸消失的紙質報刊

創刊于1980年的《計算機世界》,在那個計算機還沒普及的年代裡,是許多人了解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重要管道。相信就有不少讀者,是因為初高中時無意中看了《計算機世界》,進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最後走上了泛IT類行業的道路。

在當時,與《計算機世界》一樣比較火的IT類刊物還有《中國計算機報》、《電腦報》和《電腦商情》等,都擁有許多忠實的讀者。

因為内容品質較高和市場需求量大,不少IT類刊物受到了品牌方的青睐。《計算機世界》也不例外,一份報紙内夾雜有許多廣告版面,使得整份報紙變得很厚。一個比較有趣的說法是,一份《計算機世界》買回來看完再當廢品賣出去後,得到的錢與買的錢一緻,相當于免費讀了一份報紙。

面對報紙中的大量廣告版面,讀者們同樣也很反感,隻是考慮到當時國内市場裡IT類期刊讀物的稀缺性,他們沒得選罷了。同樣的,在内容層面,不少IT類報紙在發展的中後期存在内容品質下滑的問題,但部分讀者首先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故而多隻能選擇被動接受。

随後,在經曆了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沖擊下,IT類内容在内的許多紙質報刊的市場定位變得愈發尴尬。

一方面,在管道影響力和資訊傳播媒體上,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沖擊了傳統紙質期刊管道,讀者能更便捷地擷取更豐富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媒體話語權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帶動了自媒體的發展,人人都有可能成為KOL和KOC,讀者每天有限的注意力和傳統紙媒的行業話語權被分散。

許多老牌紙質IT類内容媒體的影響力,在PC/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大浪潮中被逐漸稀釋,一些轉型較慢的媒體,也隻能淪為新媒體發展的時代背景闆。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就有多家報紙、雜志社釋出停刊或休刊的消息,其中不乏有城市當地較為知名的地方報紙。上遊新聞的報道稱,去年年末共有《貴陽晚報》、《宜賓晚報》、《河北科技報》和《洛陽商報》等至少八家報紙或雜志釋出停刊或休刊公告,不再推出紙質版報紙。

此刻,擺在傳統紙媒面前的,無非是選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各大新媒體内容平台上開設賬号,以另一種形式為讀者服務。

02 誰是赢家?

公衆對于新資訊的擷取,如消費發展的脈絡一樣,都經過物資匮乏(期刊匮乏)的時代,在此階段人們多是有什麼讀什麼,以滿足基礎物質/精神需求為主。

到了消費發展的品牌式與體驗式發展模式之時,人們的資訊擷取同樣也經曆了門戶網站與内容聚合APP的發展。差別在于前者側重資訊的收集和标簽式分類,使得使用者在一個版面上看到更多資訊,後者則在原有基礎上帶來了智能算法與多元度互動能力(表情和文字評論等),提升内容的分發效果和使用者浏覽體驗。

說到底,技術的更新并未直接決定内容的品質,但更普惠的技術讓讀者便捷地擷取各種資訊的同時,也在側面推動着内容供給量的增加。

以網絡文學為例,《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指出,2016至2021現實題材作品五年内複合增長率超過30%。不僅如此,各大内容資訊平台上自媒體每日生産的内容更是數不勝數,以前是找内容看,現在則是自己或AI幫我們在浩如煙海的内容庫中,尋找自己想讀的内容。

《計算機世界》成過去?紙媒的路在何方

而在新技術的推動下,傳媒行業關于誰是赢家的問題,則要分兩個層面來看。

其一,在内容産出層面上。正如前文所言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傳統媒體的空間,但主要影響的是地方性的傳統媒體和非公有制性質的各類型期刊,部分具有先發優勢的頭部自媒體無疑會是赢家。

正如部分網友所說的:“有的賬号發的内容不見得有多優質,隻是賬号起步得較早吃了時代的紅利罷了,積累了大量關注者。”

其二,在讀者角度看來,内容供給數量暴增但品質參差不齊,多數非公有制媒體與私營企業類似,具有明顯的逐利性,追熱點、搞噱頭多是為了博取市場關注,增加了讀者辨識新資訊的成本。

其三,智能算法的内容分發模式,一方面使許多使用者深陷資訊繭房之中,另一方面部分自媒體會猜測什麼内容或關鍵詞更易獲得機器推薦,助推各種标題黨文章的出現。

讀者夾在技術發展的浪潮中,表面上是赢家,也有可能最終轉變為失利的一方。

03 尾聲

對廣大讀者而言,好内容才是根本。令人唏噓的是,《計算機世界》公衆号近幾篇文章閱讀量最高的是關于“紙媒退場,擁抱未來”的宣告文,而其他推文的閱讀量多在幾百到一千不等。

另一家老牌IT紙媒《電腦報》的公衆号資料較好,但仍不敵同類型主流自媒體賬号,本文截稿時其新榜指數為711,在新榜科技類中排名第100。

或許對于許多轉型的傳統紙媒來說,擁抱新媒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在賬号營運思維上比新媒體要慢一拍甚至慢幾拍,還要在保證内容品質的同時尋找爆點,争取在網絡上吸引到更多讀者的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