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作者:古月有趣科普

植物愛好者變成“水果獵人”

眼前的“金光果”布滿了尖刺,外形看起來俨然是一個流星錘,壓根與“好吃”兩個字毫無關聯。但當楊曉洋伸出手指試探性地觸碰後,才發現這個“流星錘”的質地居然出奇地柔軟光滑,一口下去,獨特而豐富的味道充斥整個口腔,不僅甜度适口,而且果香濃郁,久久不能散去……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這不是小說或影視劇裡的虛構場景,而是來自中國的植物學家楊曉洋在百家号上分享的親身經曆。你很難想象,外表白淨瘦弱的他能與“獵人”這個詞挂上勾,但他卻是中國最出名的“水果獵人”之一。水果獵人,顧名思義,狩獵的目标自然是水果。保守估計,今年32歲的他,已經吃了超過700種水果,拍下幾十萬張植物照片,親眼見過3萬多種植物,俨然一部“水果百科全書”。

從小就熱愛植物的楊曉洋,天生對各種植物有着過目不忘的天賦。在新加坡的求學期間,很多從未見過的植物,引起了他巨大的鑽研興趣。親眼目睹稀有植物的滅絕讓他痛心疾首的同時,也促使他放棄工程師的工作,投身到植物引種育保事業。

就是這樣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植物學家,硬是憑借愛好的力量,成為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聘請的東南亞植物引種保育專家,還承擔了為中國自然标本館進行東南亞植物中文名的拟名重要工作。

從“水果獵人”到百家号科普達人

想要做科普的初心,從楊曉洋親眼目睹稀有植物滅絕之時就産生了。然而他的植物科普之路,卻并非那麼一帆風順。他曾經在很多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植物學知識和科普内容卻收效甚微:大家對這類小衆的科普内容幾乎完全不感冒。

一本朋友帶來的外國傳記《水果獵人》徹底敲開了他新思路的大門:如果植物學與大衆生活過于遙遠,那麼日常可見的水果會不會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從此,楊曉洋搖身一變,化身水果獵人在百度百家号上開啟了自己的内容創作之旅。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為什麼選擇百度百家号作為自己的首要内容産出平台?楊曉洋認為,隻要是在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大家有任何問題,都一定是打開百度搜尋框查找答案,這幾乎成了一種全民習慣。而且與很多知識付費内容平台完全不同的是,百度上的内容除了專業深度外,還面向大衆全面免費,任何人在百度都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是以,百度作為深度知識傳播平台擁有将知識傳遞到更遠的地方的獨家優勢。

就像楊曉洋在百家号特别節目《大咖請回答》中所說的那樣:“真正的科普是沒有界限的,我們在百度百家号釋出的視訊,就是希望用更生動的語言,讓更多人了解水果,認識水果,因為水果給人最強大的語言就是幸福。哪怕山村的一個小孩子,也能夠通過百度看到這些,學到知識。如果我的視訊能在每個人心裡播撒一顆水果的幸福種子,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為了将好内容觸達給真正需要的使用者,百度還結合了搜尋的先天優勢,建立了專屬的内容生态體系。百家号創作者的内容個人釋出後,系統将自動分發給百度旗下多個管道。這種搜尋、百科、資訊流等不同體系的打通,滿足了使用者在不同場景下,對于内容的不同需求。比如,當你打開百度百科或問答,搜尋有關水果的相關問題,就極有可能看到水果獵人楊曉洋的科普小視訊。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科普“碩果”初現 好奇仍在繼續

現在,楊曉洋回顧自己在百家号釋出的視訊總是倍感欣慰:“這個是什麼科的水果?”、“這個水果甜度如何?”視訊評論區活躍的求知氛圍正是楊曉洋理想中的樣子,這也是他曾經的目标:“在科研的同時,也一定不能忘記科普。”

值得慶幸的是,他做到了。如今,在他釋出在百家号的每個視訊下面,都吸引着大量植物愛好者的探訪浏覽,他們跟随楊曉洋的腳步,走過亞馬遜雨林、新加坡的原始森林、蘇門答臘的荒野……在一個個精彩的視訊裡,透過一顆顆果實,見證着自然界的魅力。

楊曉洋在植物學家和“水果獵人”角色互通的同時,也借助百度号的優勢,用水果聯結了人與自然之間最純粹的熱愛,将屬于植物和水果的魅力,傳遞給無數人。

世界上最自由的植物學家——水果獵人楊曉洋

屬于“水果獵人”楊曉洋的科普之路從未結束,他在百度内容生态的深度耕耘,不斷朝向更新潮、更普世的方向發展。在剛剛結束的百家号“好奇心實驗室”特别直播活動中,楊曉洋在他的專屬「好奇生活實驗室」專場裡,帶着他從全世界各地搜集到的珍奇碩果,在直播現場與無數人分享了水果的神奇魅力,也将專屬于水果的幸福種子,埋進每個人的心裡。

曾經,任何不同地域年齡的人,都可以“有問題上百度”,而現在,百度将“好奇”的力量徹底釋放,不僅吸引了無數像“水果獵人”楊曉洋這樣的優質内容創作者,更是再度吸引無數普通人求知的目光。未來,屬于他們的“科普”之路,将始終散發“好奇”的獨特光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