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手機市場中都沒有給成本效益手機定下基本的範圍,大多數都是覺得性能很強,然後在同價位附近的價格比較低就可以稱為是成本效益手機産品。
隻不過現在的市場新機真的太多了,幾乎每個價位中都會帶來很多主打成本效益方面的機型,這讓手機使用者進行選擇的時候變得非常糾結。
但還好的是,市場中傳出了四月份手機成本效益榜單,其中分為五個不同的價位,并且還列舉了很多的機型,參數價值還是蠻大的。

5000元以上價位段
雖然有很多使用者覺得高價機型的成本效益都不是特别高,但需要了解的是,隻要是在同價位附近的成本效益足夠高就可以了。
從在如此高的價位中,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确實獲得了不錯的表現,而且正面6.7英寸AMOLED柔性屏,2K分辨率,支援120Hz高刷,後置十億色雙IMX766主攝,同時支援80W閃充和50W無線閃充,再加上天玑9000處理器,整體的實力很強。
當然,除了這款機型之外,vivo X Note、榮耀Magic4 Pro等機型也上榜了,可以說不僅僅是成本效益的較量,也是實力的比拼。
4000-4999元價位段
這個價位附近的機型也不少,而獲得成本效益第一名的是遊戲手機,也就是黑鲨5 Pro,身為遊戲手機的實力不言而喻,不僅采用磁盤陣列系統2.0,還在硬體上增加了一塊SSD固态存儲硬碟。
同時從這份榜單可以看出來,上榜的前三名都是主打遊戲方面的機型,看來這類機型的性能調教都非常激進,這也是使用者體驗變得很優秀的關鍵。
遺憾的是,小米12 Pro雖然上榜了,但并沒有進入前三,也變相承認自身的成本效益已經沒有辦法和當年的1999元進行比較了。
3000-3999元價位段
旗艦市場中的新機蠻多的,但大多數都是很多高端旗艦手機Pro版的标準版,在很多參數上會進行一些閹割,比如小米12、vivo X80等機型。
而在這個價位上榜的機型是realme GT2 Pro,作為一款直面屏手機,不僅采用了二代LTPO屏,2K分辨率,還可以做到1-120Hz的自适應重新整理率。
再加上後置5000萬主攝、5000萬超廣角和顯微鏡頭,主攝支援OIS光學防抖,電池為5000mAh,支援65W有線閃充等參數,整體的實力并不弱,或許這也是榮登成本效益榜單第一的關鍵因素。
2000-2999元價位段
中端手機産品的機型幾乎都在以成本效益為主打方向,隻是沒有想到紅米K50、realme GT Neo3等機型沒有奪得榜首的位置。
要知道這些機型的實力并不弱,不僅帶來了2K分辨率,還帶來150W快充,但第一名卻是realme GT。
這款産品搭載骁龍888處理器,同時滿血版LPDDR5+UFS 3.1都不缺,但筆者覺得還是紅米K50或者是realme GT Neo3更有選擇價值一些。
0-1999元價位段
可能很多使用者都覺得以前的千元手機在做工以及核心參數上都非常差,但是摩托羅拉Edge S30還是改變了很多使用者的看法。
這款産品不僅采用了一塊144Hz高刷屏,還搭載了骁龍888 Plus處理器,以及配備LPDDR5記憶體+ UFS 3.1閃存,加上一億像素主攝,實力不容小觑。
感覺随着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摩托羅拉已經逐漸靠着成本效益吸引到了很多使用者,這也是實力的象征。
當然,成本效益并不代表選擇價值,而且以上榜單也隻是從性能和價格兩個角度來進行評估,隻是給大家一個很好的參考。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的手機在成本效益榜單中排第幾名呢?歡迎回複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