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澎湃新聞獲悉,5月3日,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重磅推出“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特展,展覽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将北大考古100年發展史分作四個單元,内圈展線為學院大事記,回顧北大考古峥嵘曆史;外圈展線則通過考古發掘标本、老檔案、發掘報告、器物卡片、老照片等百餘件組展品與圖文展闆,展現北大考古參與的重要考古工作,闡述北大考古對學科理論方法發展的貢獻,緻敬做出突出貢獻的前輩學者。據悉,根據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展館目前暫停對校内外觀衆開放。

1922年,現代考古學剛剛傳入中國之際,北京大學即在研究所國學門設立考古學研究室,迄今已有百年。

1952年,北京大學成立中國高校中第一個考古專業,迄今已有七十年。

1957年,北大考古開始獨立開展田野考古教學實習,在實際考古工作中緊密結合教學與科研,并始終視之為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北大考古在曆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累計獲評三十四項,在“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獲評十六項。圍繞曆次重大考古新發現,北大考古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方面,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及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百年來,北大考古大師雲集:馬衡、向達、蘇秉琦、宿白、鄒衡、呂遵谔、嚴文明、俞偉超、李伯謙……他們桃李滿天下,使北京大學成為中國考古學家名副其實的搖籃。現在的考古文博學院學科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青年學者已經成為國内考古學各相關領域的中堅力量。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特展現場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特展現場

據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相關資料介紹,展覽由序廳拉開帷幕,由尾廳總結升華,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将北大考古100年發展史分作四個單元,内圈展線為學院大事記,回顧北大考古峥嵘曆史;外圈展線則通過考古發掘标本、老檔案、發掘報告、器物卡片、老照片等百餘件組展品與圖文展闆,展現北大考古參與的重要考古工作,闡述北大考古對學科理論方法發展的貢獻,緻敬做出突出貢獻的前輩學者。

序廳簡明概述了北大考古專業的曆史與現狀,涵蓋北大考古專業史上的重要節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現行機建構制、北大獨立開展田野考古實習曆程、曆年主持或參加“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及“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項目清單。這一部分的展品,主要為此次展覽的文物精粹。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叔虞方鼎 西周早期 山西省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M114出土

是2000—2001年北大考古在山西北趙晉侯墓地田野實習時發現的青銅重器。立耳,直腹,平底,四柱足。腹部飾以雲雷紋為地的大獸面紋,四角及腹中部有“F”形扉棱,柱足飾雲紋及蕉葉紋。腹内壁鑄有銘文8行48字,作器者可能是周成王之弟唐叔虞。該器見證了西周王朝在晉南實行分封的重要史迹。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卵白釉印花“太禧”銘盤 元後期

圓唇,敞口,淺曲腹,闊底,矮圈足。卵白色釉光潤,局部有小塊縮釉現象,外壁積釉處呈青綠色。平砂底,胎質細膩,色白稍泛灰。外壁刻“八大碼”紋。盤内印花,盤心印獨龍戲珠紋,内壁腹部印陽紋變形纏枝蓮花,上托八寶,紋間印有對稱的“太禧”二字,是太禧宗禋院的祭祀用器,同款器物現僅存世三件,極為珍貴。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中國考古學科的早期探索

第一單元回顧了1922—1952年間中國考古學科的早期探索。以新文化運動為背景,疑古思潮的沖擊使中國傳統史學體系顯得不再穩固,不少學者試圖借鑒西來的考古學,通過對地下材料的發掘、解讀來重建古史體系。“北京大學為揚闡吾國文化,兼改定往史之計”,于1922年在研究所國學門成立考古學研究室,倡導“用科學的方法調查、儲存、研究中國過去人類之物質遺迹及遺物”,并制定考古計劃,開展田野工作。雖然許多計劃因時勢所限未能完全實作,但北大考古于逆境中經營,于坎坷中發展,在學術研究、課程建設、學生培養以及标本室、博物館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積累。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正始石經殘片 曹魏正始二年(241年)

1924年國學門考古研究室教授馬衡在洛陽搜得。1922年,洛陽城東南朱圪檔村(原漢魏洛陽城太學遺址所在)陸續出土百餘塊大小不一的石經殘件。這些石經被稱為正始石經(又名三體石經),開刻于曹魏正始二年(241年),内容為古文、小篆、隸書三種字型寫成的《尚書》《春秋》《左傳》等經典。石經原立于曹魏都城洛陽城南郊太學講堂的西側。此後,朝代更替,石經疊遭破壞,原碑已不存在。自宋以來,時有殘石出土。此件殘片現存二十餘字,為《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至僖公三十一年的部分内容。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饕餮紋瓦當 戰國 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出土

1930年,北京大學考古學會與北平研究院、古物保管委員會組成燕下都考古團,馬衡為團長,發掘老姆台遺址。燕下都遺址發掘與西陰村遺址發掘、殷墟遺址發掘和鬥雞台遺址發掘是中國考古學史上最早、最重要的四次工作,是對“中國文化的原始問題”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後的中國考古學走向。

燕下都饕餮瓦當,為建築構件。泥質灰陶,呈半圓形。筒瓦身部分殘斷。燒制略有變形。飾饕餮紋。饕餮紋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主體花紋,至春秋、戰國瀕于絕迹。燕國瓦當中仍使用這種紋飾,似乎表明燕國較多地保留了傳統紋樣。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中國考古學科體系的建立曆程

第二單元講述了1952—1983年間中國考古學科體系的建立曆程。1952年,在文化部、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支援下,北京大學成立考古專業,率全國高校之先。專業的根本任務是建設高校考古的科研、教學體系,培養專業人才。因無先例可鑒,建設過程艱辛曲折,展現了北大考古人的睿智和百折不撓。專業開辦伊始,即與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共同舉辦了四屆考古人員訓練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考古和文物工作者。其後,北大考古在艱苦探索中逐漸形成了基于自主田野考古教學實習,提升教學水準,産生科研成果的發展模式,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1952年8月,第一期訓練班開學典禮合影 展現了北大考古專業初設之情形。坐排右起:郭寶鈞、尹達、韓壽萱、啟功、張政烺、夏鼐、鄭天挺、裴文中、鄭振铎、郭沫若、沈雁冰、丁西林、唐蘭。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北京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 教學計劃讨論會記錄摘要 1952年12月9日 該會議奠定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教學計劃的基礎,蘇秉琦先生亦前來參加。當月,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正式成立,蘇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蘇秉琦先生日記 1952年12月24日 記當天上午鄭振铎講授考古專業第一課《美術史》,下午召開考古專業小組會,讨論教學工作。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朱繪陶華蓋圓壺 戰國早期 河北省邯鄲百家村M43出土

1957年北大考古在邯鄲田野實習所獲。該次實習是北大考古首次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在本專業教師指導下安排的獨立實習,由宿白、鄒衡等先生帶領,涵蓋田野調查、田野發掘、室内整理、報告編寫一整套訓練,确立了中國田野考古教學的“北大模式”,對日後考古專業教學模式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并被國内高校考古學科廣泛學習和采用。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1957年邯鄲武安龜台發掘區開工照 (後排右五為宿白先生,右三為鄒衡先生)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陶豆 新石器時代晚期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 河南省洛陽王灣遺址第487号灰坑出土

1960年北大考古在王灣遺址田野實習所獲。泥質黑皮灰胎陶。手制。慢輪修整,敞口折腹,喇叭形圈足。器表磨光,豆柄飾圓形镂孔紋。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鳥形鬹 新石器時代晚期 山東省長島北莊遺址出土

1984年北大考古在北莊遺址田野實習所獲。夾砂和滑石粉灰褐陶,手制。器作鳥形,首尾分居器腹兩端,首部作鳥喙狀流,尾部上翹,略作喇叭形口。器腹橢圓形,前部兩側分别附一弧形短翼,下部有圓錐形三足。全器飾鋸齒形帶狀堆紋。頸、腹與脊部的堆紋皆系在附加的泥條上刻劃而成。底後部與後足殘失。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鄒衡先生制作的器物卡片 鄒衡先生治學素以嚴格的條理和紀律著稱,這可展現于器物卡片的制作、歸納。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中國考古學科體系的逐漸完善

第三單元展示了1983—1998年間中國考古學科體系的逐漸完善。經過辛勤耕耘,北大考古專業具備了較完善的教學科研體系。基于此,考古專業在1983年7月11日獨立建系,北大考古立下重要裡程碑,開啟新的篇章。這期間,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科門類不斷豐富,新開辟了宗教考古、陶瓷考古、體質人類學、動物考古、環境考古、實驗考古、農業考古、冶金考古、定量考古等研究領域,開展了現代人及其文化的起源、中國文明形成及早期發展等大量前沿課題,教學科研,屢創佳績。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學院發掘的部分窯址窯具及瓷器标本 來源有越窯、龍泉窯、臨汝窯、洪州窯、磁州窯等。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花卉紋彩陶罐 新石器時代晚期 1996年河南省鄧州白莊村八裡崗遺址出土

盛儲器,泥質陶,手制。圓唇,斂口,鼓肩至腹中部以下向内收縮,小平底。紅色陶胎,器底部為深褐色。肩腹部繪彩處施乳白色陶衣,唇部及肩腹部用褐彩繪圓點及弧邊三角紋,圓點表現的是花蕾,露出的乳白色陶衣則看似花瓣,整個圖案運用陰陽紋結合的方式表現了連續的薔薇科植物的花瓣紋。該器物的形制和花紋均為典型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風格。

1990年—2011年間,學院在鄧州八裡崗遺址進行了長達22年共11次的發掘。該遺址是首次完整揭露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對了解仰韶時代漢水中遊地區的聚落形态和社會結構起到重要作用。發掘成果于1994年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這一單元的一大亮點是将北大考古曆年重大田野成果可視化。該項工作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北京大學智能學院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實驗室/大資料分析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可視分析中心合作完成,以可視化互動展示北大考古曆年主持或參加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打制石器、植物标本互動區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打制石器、植物标本互動區

1998年至今考古學科體系的拓展态勢

第四單元探索了1998年至今考古學科體系的拓展态勢。1998年,考古學系改為考古文博院,北京大學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李伯謙先生任院長。2002年5月4日,更名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高崇文、趙輝、杭侃、孫慶偉、雷興山、沈睿文曆任院長的統籌規劃下,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體系,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形成今日北大考古的學科布局和特色,拓展了中國考古學科體系的内涵。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通天洞遺址石器标本 距今4.6萬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出土

有勒瓦婁哇石核、盤狀石核、勒瓦婁哇石片、勒瓦婁哇尖狀器、莫斯特尖狀器、彙聚刃刮削器等。2016—2020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進行了五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合計241平方米,有洞穴、曠野兩個發掘區。發現了距今45000多年的舊石器中期向晚期過渡的文化層堆積,出土石器、銅器、鐵器等各類編号标本和動物化石3000餘件。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刻辭龜甲 商末周初 陝西省岐山縣鳳鳴鎮祝家巷北出土 2021.0021;C10:1

北大考古在周公廟遺址的工作确認了周公采邑所在,為研究周族曆史和先周至西周早期周人的社會結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這一單元特開辟區域,專門展示學院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實驗考古項目——伊川缸實驗室考古。文物保護專業教師将會運用實驗室考古方法,對出土自河南省伊川土門遺址的套缸和陶缽組合進行現場清理,綜合顯微形态,化學分析等多種手段,開展有機質文物殘體分析工作。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實驗室考古展示區域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實驗室考古展示區域

在中國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學最早設立了考古學科教學研究機構。自1953年的首屆5名學生畢業以來,北大考古開枝散葉,成為中國考古學與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展廳現場

北大考古一百年特展:顧視往昔,放眼未來

北大考古曆年教材

展覽名稱:“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特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3日—2023年5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本文綜合自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相關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