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NO.12980

春天,遂想起

作者:餘光中

朗讀者:舒歆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詩裡的江南,九歲時

采桑葉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從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蘇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吳王和越王的小戰場

(那場戰争是夠美的)

逃了西施

失蹤了範蠡

失蹤在酒旗招展的

(從松山飛三個小時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

想起,太湖濱一漁港

想起,那麼多的表妹

走過柳堤,那許多的表妹

就那麼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噴射雲三小時的江南)

即使見面,她們也不會陪我

陪我去采蓮,陪我去采菱

即使見面,見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

何處有我的母親

複活節,不複活的是我的母親

一個江南小女孩變成的母親

清明節,母親在喊我,

在圓通寺喊我,

在海峽這邊喊我,

在海峽那邊喊我,

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

多亭的江南

多風筝的江南啊

鐘聲裡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作者簡介-

餘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

詩文品析

《春天,遂想起》表現的是對江南濃濃鄉愁。由于海峽兩岸長時間的隔離,作者有種被流放的感覺。少年時生活于江南的記憶日複一日烈火般燒灼着他,于是時時夢回江南。詩中的江南不僅珍藏着他的少年時代,而且也象征着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是以是“唐詩裡的江南”,是古典美人西施和越國名臣範蠡泛舟共遊的處所,是清代乾隆南下暢遊的勝地。詩人由懷舊而懷古,文中處處飄散着古文化的清芬,而詩人的鄉愁,也就成為了一種以民族燦爛古文化為精神背景的文化鄉愁。

朗讀心語

台灣著名作家張曉風曾說:餘光中先生是衆人汲飲的井,對先生的作品尤為鐘愛。相比其它鄉愁詩,我更喜歡這首《春天,遂想起》。先生筆尖流淌的灼熱、滄桑、淡雅、溫暖,讓人動容。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朗讀者

舒歆

懷化市洪江區橫岩中心國小校長,省級國語水準測試員,第四屆“夏青杯”朗誦大賽湖南賽區獲獎選手,榮獲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湖南賽區“伯樂獎”,2019年懷化市國語測試員演講比賽特等獎。

專家點評

在春天裡,往返于江南

周福雄

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國家級國語水準測試員,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在讀博士。

餘光中先生的這首鄉愁詩《春天,遂想起》,借用諸多的東方古典意象,勾勒了詩人心中魂牽夢萦的江南美景,又在可以“從基隆港回去的”“從松山飛三個小時就到的”,卻又求之不得。在無法排解的沖突中,抒發了詩人内心無比的惆怅、思念和痛苦的鄉愁。朗讀者正是在充分了解了詩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用柔美、溫婉、細膩的有聲語言,很好地再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用聲自如,氣息平穩,張弛有度,情景交融,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來源:湘語時光

熱門

···································

部分洪江人專題

···································

聯系

··································

投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