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NO.12980

春天,遂想起

作者:余光中

朗读者:舒歆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

想起,太湖滨一渔港

想起,那么多的表妹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

在圆通寺喊我,

在海峡这边喊我,

在海峡那边喊我,

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

多亭的江南

多风筝的江南啊

钟声里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诗文品析

《春天,遂想起》表现的是对江南浓浓乡愁。由于海峡两岸长时间的隔离,作者有种被流放的感觉。少年时生活于江南的记忆日复一日烈火般烧灼着他,于是时时梦回江南。诗中的江南不仅珍藏着他的少年时代,而且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所以是“唐诗里的江南”,是古典美人西施和越国名臣范蠡泛舟共游的处所,是清代乾隆南下畅游的胜地。诗人由怀旧而怀古,文中处处飘散着古文化的清芬,而诗人的乡愁,也就成为了一种以民族灿烂古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文化乡愁。

朗读心语

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说:余光中先生是众人汲饮的井,对先生的作品尤为钟爱。相比其它乡愁诗,我更喜欢这首《春天,遂想起》。先生笔尖流淌的灼热、沧桑、淡雅、温暖,让人动容。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朗读者

舒歆

怀化市洪江区横岩中心小学校长,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湖南赛区获奖选手,荣获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湖南赛区“伯乐奖”,2019年怀化市普通话测试员演讲比赛特等奖。

专家点评

在春天里,往返于江南

周福雄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在读博士。

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诗《春天,遂想起》,借用诸多的东方古典意象,勾勒了诗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江南美景,又在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却又求之不得。在无法排解的矛盾中,抒发了诗人内心无比的惆怅、思念和痛苦的乡愁。朗读者正是在充分理解了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用柔美、温婉、细腻的有声语言,很好地再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用声自如,气息平稳,张弛有度,情景交融,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来源:湘语时光

热门

···································

部分洪江人专题

···································

联系

··································

投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