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提及國内的智能家電産品,相信不少讀者的想法都會優先想到小米,作為國内最早進軍智能家電市場的廠商,小米憑借極高的成本效益和出色的産品力給消費者和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打開米家APP就會看到從智能鎖到床頭燈,從空氣淨化器到智能門窗傳感器,從智能插座到智能攝像頭……“小米全家桶”已經做到了對傳統家居的全方位替代。不難想象,随着AIoT新品類的開發疊代以及“全家桶”形成的高使用者轉化成本,小米有望憑借完善的小米生态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加入其中來。

那麼如今的小米AloT領域到底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小米又能否憑借這一優勢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奠定自己在市場中的上流地位嗎?

loT已是小米的主力軍

在正式開始之前,我想簡單給大家拆解一下AIOT到底是什麼意思,A指的是AI人工智能,說到底AloT的主要體驗都來自于裝置背後的AI算力,物聯網是一個非常複雜和非常進階的自動化過程,手機不單純是個手機,而是一個連接配接器。不過擅長AI的公司缺少裝置,它們更多的是在提供解決方案,着重于技術本身,無法自下而上地占有整個體系。

I即Internet,這一點其實很好了解,目前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自然都是IoT市場中的玩家。T即Things(裝置),網際網路缺少的硬體部分,硬體公司的大學營。正是由于AIoT中入口是裝置、資料收集器是裝置、應用場景需要更多的裝置,這才使得硬體公司有天然優勢就此展開布局,也正因如此,同時擁有網際網路企業基因和硬體基因的小米才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内成為國内首屈一指的AloT“大戶”。

在今年3月,小米對外公布了他們在2021年的表現,從财報中明顯看出小米如今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我們熟知的小米手機之外,AloT也成了小米的主力軍之一。從資料上看,AIoT業務全年實作收入850億元,同比增長26.1%,為小米提供了超過1/4的收入,這也驗證了雷軍前幾年在小米AloT開發者大會上的發言“AI+l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在未來也不會改變。”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當初的小米手機是依靠超高成本效益才能在競争殘酷的手機市場中站穩腳跟,但高成本效益的“優點”也意味着低利潤,小米手機的利潤遠比我們想象中低。當時的雷軍就意識到光靠賣手機很難讓小米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是以在2014年,小米副總裁劉德帶領一個小團隊打響了小米生态鍊企業的投資戰役。

首先小米圍繞手機周邊,在5年内投資了100家硬體生态企業,在萬事俱備後于2016年推出米家品牌,正式布局智能家居和消費生活領域,2019年正式将“手機+AIoT”設定為公司的雙引擎戰略,至此小米“1+4+N”格局基本确立。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而其所形成的生态鍊和産業鍊也讓小米的loT在國内市場中擁有絕對的優勢。據了解,截止目前,小米已經完成投資或孵化超過400家生态鍊合作夥伴,在國内絕對是一流水準。在小米手機業務暗淡的日子裡,這些loT産品所帶來的收入曾幫助小米度過艱難時刻。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不難看出,小米已經通過多年積累下來的合作夥伴共同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生态鍊,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繼續發力AIoT形成屬于小米自己的硬體生态,再憑借多年來累積下的硬體裝置和海量的MIUI使用者基礎,實作進一步的資料沉澱和生态鍊發展,也使得小米成為目前最接近物聯網生态企業的科技公司。

可以确定的是,手機x AloT作為目前小米的硬體生态戰略,将會是未來小米很長一段時間内最重要的戰略之一,而支撐小米這一戰略的背後是數量超過4.3億台的AloT連接配接裝置和多達5億的MIUI使用者。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但話又說回來,AloT到底能給小米帶來多少價值?在未來有沒有可能替代小米手機成為小米的又一塊金字招牌呢?

小米AloT,第二個“小米手機”?

雖說小米手機如今在手機市場已經徹底站穩了腳跟,在全球市場中也能常年保持前五,但縱觀近兩年的手機市場,不難發現手機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出貨量方面都已經進入到一個疲軟期,使用者不想換機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是以在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逐年負增長的情況下,小米加速拓展其他業務已成必然。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而loT則被業界認為是下一個時代風口,根據IoT Analytics的資料,2020到2023年全球AIoT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的複合增長率。龐大的市場規模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湧入,除了我們熟知的小米、華為、蘋果外,OPPO、vivo、谷歌、亞馬遜等知名科技企業都在積極鋪設屬于自己的loT生态,例如華為推出的“1+8+N”戰略、vivo通過Jovi物聯建立的IoT開放生态聯盟、OPPO 提出的“建構三圈模型”等等等等,都是為了之後的這場硬仗做好準備。

說回本文的主角小米,目前小米IoT産品矩陣已經實作智能品類全覆寫,産品種類達到2000多種。特别是在小米生态鍊企業中,像智能晾衣架、炒菜機、智能魚缸等适用生活角角落落的小衆品類也應有盡有。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一個成熟完善的智能生态系統,除了豐富的硬體産品,裝置與裝置的互聯互通、協同工作,軟體硬體配合度,都是支撐其智能化體驗的重要架構。其重要程度就像智能手機和網絡信号,缺一不可。作為重要的生态入口型硬體,除了手機之外,小米電視、小愛音箱、小米筆記本和小米路由器在業内皆處于重要地位。

小米官方曾在去年宣布小米電視在中國大陸的出貨量連續11個季度位居第一,在全球市場中也能保證出貨量排名前五。智能音箱方面,根據 IDC 的資料,國内智能音箱行業集中度高,2020 年行業Top3占據了近96%的份額,小米穩居前三,市場佔有率高達27%。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手機時代的小米,給大衆帶來的是産品,IoT時代的小米,給大衆帶來的是生活,是多服務品類聚合的完整生态。在這一過程中,手機作為物聯網終端、IoT作為物聯網應用,兩者不是簡單的疊加關系,而是互相促進、互相賦能,在網際網路流量資源寶貴、獲客成本攀升的當下,通過成本效益硬體生态吸引流量不僅在引流的同時擷取了利潤,同時完整的硬體生态還大大加強了使用者粘性。

不可忽視的小米IoT業務:最醇香的沉澱,更具上司者的實力

放眼小米的整個生态布局來看,硬體生态聚集網際網路流量,網際網路服務又向硬體導流,底層技術革新,帶來生态互聯互通性不斷加強,小米“手機X AIoT”戰略的基礎更加堅實。

不難想象,在未來小米能夠依靠AIoT持續保持與友商的差距,直至市場大爆發。如果小米還能通過手機×AIoT戰略,在未來能夠開發出類似于微信、拼多多這樣級别的同時兼具經濟價值、交流價值、社會價值的平台,到那時候的小米,那時候的小米,才算完成了從硬體銷售商到大資料、物聯網管理企業的轉型,才是投資者和米粉們心中的應有的模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