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勞動最美

夜讀|勞動最美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主播淑娴,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今晚與您分享文章《勞動最美》,獻給努力的你。

勞動最美

文|付春生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當一樹一樹的繁華被吹落後,那藏在花蕾後面的果實就急急地生長起來。

這是樹在勞動,花兒在歌唱。當它們一路風塵,艱難跋涉的時候,它們知道追尋的目标不能停歇——夏天黃橙橙的杏子,秋天圓溜溜的核桃,初冬紅彤彤的柿子……所有這一切對豐收的渴望,淹沒了成長道路上的艱辛和創傷,萦繞在心頭的隻有充實和滿足。

夜讀|勞動最美

這是一幅最美的圖畫。當秋風搖落了樹上的葉子,累累果實就一個個呈現出來,它們不再是那樣青澀和稚嫩。一次次風的磨砺,雨的滋潤,時間的沉澱,讓它們從幼小走向成熟,顔色變得濃重而沉穩,氣質變得高雅而幹練,滿滿的自信挂在枝頭,一根枝的纖細承受起了生命之重!

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交替着上演。大地上,一幢幢高樓,一座座橋梁,一條條道路,共同編織着地球上的五光十色。尤其華燈初上,那閃爍在一個個建築上的霓虹燈跳動着夢幻般的光芒。風情萬種,在天空書寫;流光溢彩,在樹梢傾瀉,呈現着一種時尚和現代之美。朝氣蓬勃的人們行走在這五彩斑斓之中,渾身的力量和精神也在煥發,步子變得輕盈而歡快。

夜讀|勞動最美

勞動創造美。當焊工師傅拿起焊槍在器物上焊接時,他們的神情專注起來。人與器物融為一體,通過一根根焊條,将鐵的心靈打開,紅紅的火花四濺,迅速點亮明淨的天空。這是一次人與器物的對話,他在把真誠和執着交給器物時,器物也把最美的回饋交給了他。水紋一樣的圖形從焊口處慢慢蕩漾開來,一圈一圈,靜靜地守護着一份職責,讓曾經的分離永遠粘合在一起。

我曾看到電工師傅排列的線路,那鋪排絕非簡單地讓電流通到每一台裝置,而是讓它們看起來更加美觀、大方。顔色的搭配,轉向的曲度,線路的固定等等,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和自然,好像美學專家經過精心設計一般,那麼有層次感,疏密感和韻律感,看起來是那樣整齊,有序和賞心悅目。能把工作做成一項藝術,這是在勞動中發現美,創造美和享受美。

夜讀|勞動最美

我曾看過建築勞工在高空搭建鋼管,一排排,一行行,一列列。攝影師給出的作品名字叫“織”。是啊!從遠處看,多像織啊,一根根管就是線,是絲,是經,是緯。他們把堅硬的鋼材組成建築的骨骼,讓高樓大廈很快拔地而起。勞動者在攀援,他們是高空王子,是最美舞者,扳子和鉗子就是他們的指揮棒。從一根根螺栓到一根根鐵絲,他們不斷地連接配接和加強,一部宏偉的作品正在上演。很多人在仰望他們,投去贊許的目光,還不時竊竊私語:“他們上去腿不抖才怪哩,恐高症肯定幹不了這個……”但建築勞工根本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也無心聽,隻是默默地把每一個細節做好。

勞動創造美,也在創造美好生活!

作者簡介:

付春生,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邯寶焦化廠綜合科進階政工師,長期從事文學創作。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邯鄲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曾在《美文》《草原》《天津文學》《散文百家》等報紙雜志發表文章多篇。作品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讀者》《特别文摘》《獨幕喜劇文選刊》等雜志轉載,入選《2017、2018中國年度精短散文》等多個選本,多次編入中學生輔導讀物和閱讀試題。曾獲第二屆吳伯箫散文獎一等獎,第二屆中國冶金文學獎二等獎等多個獎項。出版散文集《大地的回聲》。

主播簡介:

夜讀|勞動最美

武城縣融媒體中心主播 任淑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