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齡兒童到學校學習是成長必經的階段,但有些孩子可能身體存在疾患無法正常接受教育,賓縣的龍龍就是這種情況,他的爸爸給新聞法治線上打來了求助電話。

龍龍今年8歲,正常應該上國小2年級了,但龍龍的爸爸卻說,龍龍現在仍然在上幼稚園。之是以無法正常上國小,是因為龍龍還不太會說話。
龍龍的爸爸這孩子到現在就會喊爸爸媽媽,簡單能說幾句,說話也說不明白。(你确定他能聽到是吧?)對,他能聽到,你說啥他都能聽明白,(那智力呢?)智力就是你和他說啥你發啥指令他都會做,照同齡小孩指定得差,差不少呢,五六歲的時候人家都會說話,他還不會說話呢,七歲的時候才會喊爸媽。
意識到龍龍語言發育遲緩後,龍龍的家人帶他四處求醫,但結果卻始終不如意。
龍龍的爸爸我給他看病花了十多萬了,将近二十萬塊錢了,醫生說語言發育遲緩,(有沒有告訴你們家長怎麼做呀?)告訴我讓等,語言教育訓練,咱家也沒這條件啊。
龍龍的爸爸說兒子性格還挺開朗的,但是智力發育确實不如同齡的孩子。家裡的經濟情況,龍龍的爸爸也無法繼續負擔孩子的治療費用,但也不能一直看着兒子繼續在幼稚園的教育階段停留,最起碼要具備簡單的自理能力。
龍龍的爸爸我尋思問問你們能不能幫個忙,給這孩子送聾啞學校去,讓他用手比劃也行啊,讓他能生活自理啊。龍龍目前的情況是具備說話功能的,而且聽力也沒問題,這種情況是不符合去聾啞學校條件的。根據龍龍目前這種情況,我們咨詢了賓縣的相關教育部門,他們給的建議是讓龍龍上特殊教育學校,但前提是學生要有殘障人士證明。龍龍沒有這方面的證明,是以下一步需要給龍龍辦理一個殘障人士證明。但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業務都延緩辦理了,是以龍龍爸爸隻需要等疫情過去後,就可以帶龍龍辦理殘障人士證明,就可以順利入學了。
記 者:沙 茉
(龍視新聞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