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婚姻,這個看上去最簡單卻最難的路

生育權是女性的一項權利。

我們都要接受一個現實:我們在行使一項權利的時候必然就會有相應的義務。那可能是我們完全不願意接受或者面對的另一種人生。

這個社會存在A面與B面。政治、經濟、時間、就業,這些都是社會的A面,而B面則是生命、育兒、看護、疾病、殘障等等。

男性都在A面,但是如果女性選擇了婚姻生育這條路,那麼她就不得不移動到B面。男性會因為殘疾和受傷而發生轉移,但除此之外,基本上一直都待在A面。

B面裡的付出,除了家庭成員以外不會被任何人看見。

衆所周知,大部分人對于家庭成員的付出,在自己過得不如意的時候是很難正視和珍惜的。

很多女孩兒因為成長時期在家庭、學業上受到了一些挫折,她們渴望通過愛情與婚姻能夠有另外一個同齡男性獲得拯救,于是在自己還沒有經曆過任何社會拷打,在年紀輕輕就走入了婚姻,以為自己走上了一條可以拯救自己、獲得幸福的路。

但是這個世界上容易得到的事情往往都是錯誤的道路。

不是說困難的道路就一定會有結果,就像西西弗斯那樣。但是簡單的路,一定是錯的,要不然,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這麼多被割的韭菜?就是因為他們總願意經受不住誘惑去走那個看上去特别容易的路。

而女性從發育那天開始就不停地經受這樣的誘惑。

學習不好不要緊,以後嫁個好男人就可以了。

工作太辛苦不想堅持了,回家生個孩子帶孩子就可以了。

投資領域都會告誡大家,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些時時刻刻想要退一步的女性就是放棄了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可以獲得不同籃子裡的機會,而選擇在一個籃子裡抱窩。

最後得到的,大機率也隻有雞飛蛋打而已。

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幸福,自己年輕的時候過得苦,那麼以後自己一定會得到一個疼愛自己的男人彌補自己,這是很多女生有過的天真想法,包括我。

但事實上,如果自己不努力爬出地獄,那麼她在未來的路上碰到的任何人都隻可能是撒旦的考官。最後,她們放棄了自己存活在這個社會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帶着一個自己根本養不起的孩子,看着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開始變得焦慮、憤怒,最後活成了自己最讨厭的她們母親的樣子。

走進婚姻,這個看上去最簡單卻最難的路

1、一切的無能和不重視最終都會影響孩子

很多女性在走入婚姻時沒有考慮過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生孩子。

很多女性被問道“為什麼要生孩子的時候”,回答都非常地離譜,“因為婆婆要我生”“老公要我生”“女人應該生孩子”“家庭就是應該有一個老公和一兩個孩子”等等。

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女性是發自内心地說,是“我自己想生孩子,我想享受這個過程。”在沒有做好準備又沒有意願的時候選擇了這件自己無法承受的事情,孩子出生以後帶來了那麼多麻煩最終讓這位女性成為了一名對自己生活失控的女性。

那為什麼很多女性還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因為他們想要把這件事的責任轉嫁到别人頭上,想要用自己的生育功能向對方讨要生活來規避自己在學業和工作中吃苦。

而對自己生活的失控,最終會釋放到毫無還手之力的孩子身上:我沒有能力掌控人生的其他方面,但是我可以掌控你——我的孩子。你隻有符合我定下的标準,我才承認你是我的孩子。不符合我期待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如果你反抗,我就會拿我生你的傷痛要挾你,讓你帶着痛苦和内疚走完一生。

你要乖,要聽話,我就愛你。

這就是一位對生活失控的母親控制生活唯一的方式了。

2、我們最終都成為了一個希望得到母親認同的重複版的母親

所有失控的女性一旦成為母親,就開始對孩子施壓。她們既是壓迫者,也是犧牲者。她們渴望自己的孩子實作自己曾經應該有的夢想,盡管她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因為她們離社會這個原始叢林太遠了。

她們對孩子發脾氣時常說的,“是誰供你吃飯生活的”“沒用就滾”,其實是母親自身的罪惡感,對需要别人的金錢來維持生活的内疚心理。

有的丈夫做得還不錯她們都會有這樣的心理,更何況因為一些機緣巧合親耳聽到這些話的沒有反抗能力的全職母親呢?她們将自己對于丈夫的不滿,發洩到了孩子的身上。而這些話本來應該是對着自己的丈夫所說的。

最後在這樣家庭出生的女孩子,不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做父母希望她做的事情。她們帶着自己的傷痛長大了。她們不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在碰到困難時沒有人引導着要學會面對困難。

最後抱着一顆想要被人拯救的心,帶着自己可以生育的子宮,因為外界的誘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後走上了跟她的母親一模一樣的道路。

3、我們需要的是引導對方正視自己的責任

很多女性在婚姻内對對方失望透頂,經常抱怨自己不能指望對方。

哪怕很多男性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也需要履行家庭義務時,女性也會因為不信任、不放心而不讓對方去做。

如果對對方連這種最基本的信任都失去了,那這段婚姻存續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明明兩個人溝通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很多女性卻不願意溝通。

除了那些毫無生存能力的女性外,那些擁有一些生存能力的女性呢?她們沒有選擇對丈夫說,而是向其他無關人員抱怨的原因仿佛是因為逃避麻煩。

因為一旦發生了什麼決定性的事情,自己也必須做出改變。而她們沒有餘力去應對那些改變,是以選擇了不去解決,隻是發洩。

我們可以選擇與另一半交涉,逐漸改變對方,但是這種行動需要消耗極大的能量和漫長的時間。有的男性值得女性投入人生的能量和時間,有的則不值得。

投資意味着愛,我們隻能去改變自己想改變的人。但是我們連基本的社會都沒接觸過,又如何能分辨出誰值得,誰又不值得呢?

愛情與婚姻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經過多少淬煉才能夠擁有和享受,卻被很多人拿出來當作必要且輕而易舉的事情。

也許這就是家庭生活一地雞毛最根本的原因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