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作者:第一讀者

“每個人都有義務感受生活的不容易,至少是需要一點點麻煩。”那些“生活裡的不容易”,造就了小說家阿乙,也填滿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日前,阿乙的新版随筆集《陽光猛烈,萬物顯形》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這本書,阿乙别出心裁地以詞典形式展開,依字母排序收錄了自己人生與寫作的關鍵詞:過往經曆、置身所在、讀書觀影、自我訓誡……經由遊走于現實與虛構之間的文字,阿乙完成了對于自己的檢索。歌手李健就把《陽光猛烈,萬物顯形》列入了閱讀書單:“阿乙的人有趣,作品精彩,這本随筆,寫得生動而精簡。”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保安躲在陰暗處。賣煎餅的汗如雨下。高架橋上車水馬龍。你拿着一張CT圖,想到醫生說,肺那裡密密麻麻,陰影有點重,我們醫院太小,你去大醫院吧。”随筆集《陽光猛烈,萬物顯形》中這篇名為《不真實感》的短文,雖然隻有短短67個字,但卻描寫出了日光之下的三種生活常态——保安、賣煎餅的小販、以及求醫的“你”。同時,從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探索和思考。事實上,在阿乙這裡,随筆作為一份時間的存根,它們的質地另有一種樸素和真實。

值得一提的是,随筆集《陽光猛烈,萬物顯形》的書名也源自于此。阿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陽光猛烈,萬物顯形’是本書其中一篇小文的标題,是寫我在醫院查出重症的事,那天天氣特别晴朗,就我一人走出醫院,周圍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我感到這一切都是僞裝,或者說隻是一種有意的呈現。世界是如此光鮮,然而實情是每個人每件事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阿乙是一個經曆豐富的作家,而經曆豐富同樣意味着他曾經曆過生活裡諸多不容易:辭去縣城體制内工作,輾轉于多個城市;寫作上升期卻突遭變故,疾病給寫作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大到職場、感情、疾病、理想,小到面試時的啞口無言、看話劇時無端響起的電話鈴聲、過完中秋還未吃完的月餅……書中那些“生活裡的不容易”,或許每個人都曾經曆過。2008年,阿乙出版了第一本小說集《灰故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單單就2010年一年,阿乙的四則短篇小說發表在《今天》春季号;他的第二本書《鳥,看見我了》出版;《意外殺人事件》獲得《人民文學》中篇小說獎,他本人獲得華國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到今天,阿乙又陸續出版有小說集《春天在哪裡》《情史失蹤者》《騙子來到南方》,中長篇小說《早上九點叫醒我》《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随筆集《寡人》。作品被翻譯成十三種語言在海外出版。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是他39歲時出版的第7本書。頗為有趣的是,如今這本書7年後再推新版,居然也有一個數字“7”。回頭再看自己幾年前的寫作,阿乙也是感慨萬千,他坦言:“不少作者在他的寫作生涯裡,都會經曆一個‘感情充沛—盡量克制’的過程。我更是如此。這本書恰好處在一個中間點。就是它既想克制住自己的感情,隻做一個客觀的描述,又想擷取讀者的了解和響應,是以并沒有完全克制住。”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其實,收錄在這本《陽光猛烈,萬物顯形》随筆集中的多篇文章都與《不真實感》極為相似,都是一樣的簡短、一樣的意猶未盡。比如《伏筆Ⅱ》一篇,隻有7個字,卻讓人長久地無法移開目光。值得一提的是,全書按照B-Z字母表的順序排列,每個拼音開頭的标題單獨放在一起也可以當小單篇來讀,而且很多拼音序列甚至有一種詩的感覺,這足以給人一種閱讀上的新鮮感。比如,N開頭的一組小标題:南方的黃昏、男人的漏洞、内在的恐怖、女孩、女神,這樣的句子充滿了詩情,讓人浮想聯翩。對于這種形式,阿乙解釋說:“按字母排列在韓老、米沃什甚至廣州的博爾赫斯書店都有傳統,是一種文學裡的編輯美學。那家書店按照作者姓名首字母從a排到z,很迷人。”

“詞典”原是波蘭特有的文學形式,由短文(詞條)組成的松散文體,文章按詞條名首字母的順序編排。在1997年,已經86歲的波蘭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寫出了自己的回憶錄——一本特别的書,以詞典形式講述了自己想講的人與事,書名就叫《米沃什詞典》。在米沃什看來,詞典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成為一件替代品,替代一部長篇小說或回憶錄,替代一篇冗長的有關20世紀的文章,簡練,跳躍,無拘無束,随心所欲。而阿乙的《陽光猛烈,萬物顯形》,嚴格說來也不完全一本正統的散文随筆集,其内容既有記事、狀物、場景描繪,也有小說練習,有讀書看電影的劄記,也有雜感和思考,甚至還有詩。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阿乙把很多不再重複的話,毫無保留地寫在了這本書裡。字母下百餘個的詞條,一定有某一個讓你感同身受。比如字母D下的《等待》一篇,很短,寫一個70多歲的老教授在某雜志創刊60周年的聚會上走向劇場的中心,進行朗誦,朗誦進行至一半,門被推開,“穿着呢子料制服的死神走進來,摘下手套,坐在空蕩蕩的最後一排,一言不發的端詳着他。”而字母M下的《面試》,則是越讀越感覺熟悉。“2001年,我去天津某報面試。一張長長的會議桌,那邊坐着十數位衣冠楚楚的報社老同志及新聞學院教授,他們戴眼鏡,表情沉穩,看着我,偶爾有人用筆敲打幾下桌面,這邊隻坐着我,一位從江西來的縣城青年。他們還沒有問什麼,我便被壓垮了。我感覺我儲備的東西——知識、信念、觀點甚至是應試技巧——都被鎖了起來。我在他們傲慢的注視下紅了臉,手和腳不住顫抖。我浸泡在越來越濃的羞愧中,甚至想悲憤地站起來,拉開門就走,盡管我是從千裡之外的地方偷偷跑過來的。我等着他們宣布這場面試的結束。”字母J下的《節骨眼》一文,提到的是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的《克蘭比爾》,克蘭比爾是一位走街串巷的賣菜老人,警察來驅趕時,克蘭比爾因為想要等去取菜金的客人躊躇着不肯離開。克蘭比爾嘗試向警察作出解釋,但警察卻将克蘭比爾定罪。在這裡,阿乙強調了買菜人貝亞爾太太返身回店裡取錢,被顧客絆住造成的時間延誤,即而造成克蘭比爾為等菜金與警察起“沖突”。文章最後,阿乙寫道:“販菜者不知警察的尊嚴有多脆弱,警察不知販菜者的求生有多艱難。”還有字母W下的《王守義十三香》,講述了很多年前,“我”和未婚妻一起去她的外婆家,帶的東西不夠多,就到一家小賣部裡面去追買,結果那裡面拿的出手的就隻有王守義十三香,“我”就拿着十三香去送禮了。“如果我和她結婚,我們的孩子都有十幾歲了。”最後,未婚妻終究沒有成為妻。“情感會懶下去”的“我”,終究給不了女人安全感。阿乙用自己的筆做了CT機,把他的人生思索顯影給每個人。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也是一本私人閱讀和觀影史,一部值得借鑒的作家成長指南。寫作之路上讀過哪些書、看過哪部電影,小說的情節來自何處、同一個故事怎麼變換寫法、寫作時如何克服困難……成為作家要經曆哪些,阿乙都一一娓娓道來。寫讀書,海明威、福克納、馬爾克斯、毛姆、阿加莎·克裡斯蒂、博爾赫斯、芥川龍之介等等,都是名家,阿乙的視角不同于一般。“海明威像是市集的紀念品,福克納是攀爬艱難的孤廟。”法國阿爾貝·加缪的中篇小說《局外人》:“局外人是被動的,無為的,無所謂的,被扯入事件的,超然的。因為對他怎麼樣都可以,他被演繹為冷漠和陰險。”他也提到《茶花女》的基礎設定:“概念為美好,通過摔碎美好,使美好凸顯,分四步:A. 設定主角為妓女;B. 贈予瑪格麗特肺病;C. 将瑪格麗特在孤獨中弄死;D. 開啟棺材,讓讀者目睹風華絕代者眼窩空洞、臉布綠斑的遺容。”還有《左拉中短篇小說選》:“我挑讀了《陪襯人》、《廣告的受害者》和《昂什内娜》三篇,寡淡無味,就像慣坐馬桶的人挖掘出舊日的便壺,實在欣賞不起來。”

談到文學,“我想最終,我是它的仆人”,而且,“始終都得在自我賣弄與自我打擊之間取得一個危險的平衡。”“我寫東西,急切,一步到位,仿佛銷售員向家庭婦女介紹鍋的功用。處處賣弄事情的前因後果。而好的作者會停下來從情态入手,情态這個字是合适的,就是一種狀态,包圍你筆下人物的氣氛。好的寫作,文字明白、清楚,像陽光下的水流,但在文字之下潛藏着暗流。這股暗流模糊,不可狀,但實實在在存在。它是由讀者和作者一起完成的。這個是寫作的密碼。好的寫作是把文字清楚地傳遞給讀者,就像将蚯蚓慢慢伸到水裡。”“有很好的老師告訴我小說結尾的開放性,這是一個選擇。但是我自始至終不敢放棄終點。小說在我的了解裡,和電影一樣,有明确的終點。我害怕看到一部沒有結論的電影。”

阿乙:世界如此光鮮,然而每個人卻都在經曆自己的艱難

每一個選擇了孤獨的人,都走在少有人的路上。這雖是無盡世間裡的一小段,許多事物的根源,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他總是毫無憐憫地刻薄自己,但從未背叛自己。這個世界有一些人躺在泥濘裡,看着生活把自己踩扁,而有些人撥開霧障告訴我們:人有活在雲端的可能。自始至終,阿乙都将自己變成一個置身城市又永遠無法介入其中的外鄉人,他總是勤于記錄那些無法抹除、反複襲來的孤獨與清冷。與他的那些小說相比,這些随筆文字更像是他的私貨,表現得更真誠、更冷靜也更勇敢。(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