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刊發文章,評論了最近發生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的恐襲事件。
俄專家格列布·馬卡列維奇表示,此次襲擊事件的組織有國際恐怖網絡的參與。
馬卡列維奇的意思是,雖然“俾路支解放軍”認領了此次襲擊,但背後可能不單單是這一個組織,而是有一張看不見的大網。
馬卡列維奇表示,近30年來,恐怖組織跨國化十分猖獗,各個組織的頭目之間,保持着緊密聯系,他們的物資、資金互相聯系。以前就有證據表明,“俾路支解放軍”與“巴基斯坦塔利班”、“東伊運”、“ISIS”有聯系。在此次對卡拉奇恐襲的調查中,有可能會發現新的證據。

按照俄專家的說法,此次卡拉奇恐襲事件恐怕很不簡單,“俾路支解放軍”可能隻是參與者之一。其背後恐怕還有“巴塔”和“東伊運”的參與,甚至可能跟“ISIS”也有關系。
而這些恐怖組織背後的支援者,主要跟兩個國家有關,一個是印度,一個是美國。
比如說之前在巴基斯坦發生的達蘇恐襲案,巴方調查之後發現,襲擊者是“巴塔”,獲得了美國支援的阿富汗傀儡政府和印度兩方的情報支援。
而這一次認領襲擊的“俾路支解放軍”,跟美國和印度兩國的關系也很密切。按照巴方的指控,該組織的人員,跟印度軍方走得非常近。
除了美國和印度之外,阿富汗也不容忽視。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直是國際暴恐活動的熱點地區。在阿塔重返喀布爾之前,美國通過對阿傀儡政府的控制,在背後資助恐怖分子,為恐怖分子提供情報。
現在美軍被阿塔趕走了,美國要繼續插手地區局勢,勢必會更加重視這些恐怖組織。
一方面,美國心有不甘,要阻止阿富汗重建;另一方面,制造暴恐事件,破壞中阿巴三國的關系。同時在西部,牽制中國國家安全。
最近,中國在安徽舉行了三個國際會議,都跟阿富汗有關,分别是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中美俄+”磋商會議、“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
三個會議的主題都是阿富汗議題。在這一系列會議中,巴基斯坦方面提出了中巴阿合作的願景。阿塔也表達了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憧憬。
會議開了還不到一個月,卡拉奇恐襲案發生。
巴基斯坦跟阿富汗的淵源頗深,尤其是跟阿塔的關系。美國能夠跟巴基斯坦結成盟友關系,也是因為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影響力。
而美國幹預阿富汗局勢,說是為了反恐,實際上,則是在中亞楔釘子,更具體一些,是在中國、伊朗、俄羅斯之間楔釘子。
現在,這根釘子被拔出來了,以後中巴阿繼續加深合作,美國在中亞地區就發不上力了,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是以,此次恐襲的背後很不簡單。
中方對此态度很明确,中國人的血不能白流,幕後黑手必将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