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作者:熊style

蘇聯“格魯烏”成立的最初目标是對敵破壞工作:尋找/消滅敵人的飛彈系統、司令部、彈藥庫等。1950年3月,蘇聯國防部長朱可夫元帥指令在各大軍區内成立46個特種旅,它們由格魯烏上司—嚴格按照規定任務進行訓練,很快成為各個軍區的利刃部隊;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入侵阿富汗以後,蘇軍第40集團軍配屬了第469偵察連:駐紮喀布爾,主要任務是擷取反政府武裝上司人/軍官的情報并且予以消滅和逮捕;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不過,1981年之前,駐阿蘇軍對該連和其他特種部隊的使用方式不當:摩托化團上司們将“格魯烏”們當成警戒輸油氣管道/礦山/工業目标的警戒部隊——特種部隊的戰技無法發揮,士氣大受打擊!直到1984年,駐阿蘇軍才有所改變:格魯烏又向第40集團軍加派更多的特種分隊,為了保密,蘇軍将它們番号與普通部隊混雜。例如,第154特種兵分隊為獨立第一摩步營,獨立177特種兵分隊為獨立第二摩步營,在蘇軍内部檔案和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新番号,是以,格魯烏在阿富汗戰争中長期不為人知;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第154分隊在完成攻殺阿明的任務以後就回國了,直到1981年10月才進入阿富汗。它駐紮在阿富汗北部阿克奇市;1982年8月,它又換防到阿克巴市;1984年初,它才駐防賈拉拉巴德市,用于防禦巴阿邊境;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第177分隊成立于1980年2月,它由莫斯科軍區的第16特種兵旅和中亞軍區第22特種兵旅的精英組成,它在進入阿富汗的1981年9月才過得這個番号。1984年,它被調到加茲尼用于防護重要公路主線;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獨立第173特種兵分隊成立于1980年2月28日,它是依據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基諾夫元帥指令在外高加索軍區第12特種兵旅基礎上建立的,1984年2月14日,它進駐坎大哈——該市是阿富汗第二大城市,擁有衆多人口和工業,也是軍火走私商隊必經之路,它也是阿富汗與西南方向國家交往的接壤區;

獨立第668分隊于1984年8月21日建立,它在敖德薩軍區第9特種兵旅基礎上建立的,1985年初,它被賦予“獨立第4摩步營”的番号,它駐紮在巴格拉姆基地附近的舒夫拉村,由于靠近“聖戰者”控制的巴拉克古堡,該營被戲稱為“巴拉克營”;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獨立第334特種兵分隊成立于1985年1月,它在白俄羅斯軍區第5特種兵旅基礎上建立,同時吸收第2/9/14/22特種兵旅的精英——獨立第5摩步營。1985年3月29日,它進入阿薩達巴德的古納爾河岸邊,對岸就是阿富汗抵抗軍在巴基斯坦的基地;4月21-24日,該分隊犧牲29名官兵,分隊長被免職處理;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1985年3月,駐阿蘇軍特種兵分隊規模壯大,發展為8個特種兵分隊、一個獨立偵察連:除了以上5個分隊,又在阿富汗本土建立一個,再從蘇聯本土抽調2個,分别是獨立第370、185、41特種兵分隊,對外番号是獨立第6、7、8摩步營,主要部署在坎大哈、賈拉拉巴德、加茲尼。1985年4月,根據蘇軍第314/2/0208指令,對他們重新編組:分别在賈拉拉巴德、拉什卡爾加赫成立第15/22特種兵旅。第15特種兵旅包括獨立第154/688/177/334特種兵分隊;第22特種兵旅包括獨立第173/370/186/411特種兵分隊;

“格魯烏”在阿富汗特種部隊

蘇軍特種兵分隊編制結構與普通步兵營類似:3個特種兵連、一個噴火兵連、一個迫擊炮連、一個維修保障連、通信小隊和防空小隊,總人數在500人左右,蘇軍為它們配置4架米-8和4架米-24直升機,而且可以得到其他直升機團的支援——特種兵們徹底擺脫了重武器的束縛,而且統一了車輛,戰鬥力才得到釋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