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作者:潮汕民間故事

虱母仙,化名何野雲(1325年-1393年),名揚潮汕,大家都知道他是陳友諒的軍師,但是其具體來潮的時間,一直沒有定論。偶然間,發現沙隴(現隴田)的兩座寺廟,詳細記載了何野雲來潮的時間,這兩座寺廟都是曆史悠久,都是汕頭市文物保護機關,潮南電視台也都報導過這兩座寺廟。而且這兩座寺廟的距離還非常近,距離4千米左右,屬于一村之隔的距離。這兩座寺廟,就是五皈寺和華古岩寺。從這兩座寺廟,我們不僅可以知道何野雲到潮的具體時間,還可以了解何野雲和宋丞相文天祥兩人惺惺相惜的故事。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衛星圖看兩座寺廟的位置

據記載,這兩座寺廟,都是在洪武一年(朱元璋年号,1368為元年),跟虱母仙何野雲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何野雲到潮的時間,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自從兵敗後,何野雲開始流落潮汕,為民謀福,寄情山水,閑雲野鴨,國不介慮,家無牽懷的流浪生涯。

潮陽沙隴鎮溪西村五皈寺

五皈寺俗稱“五保寺”,是曆史悠久的庵寺。據鄉民相傳和碑記可知,相傳文天祥1278年前來五皈寺禮住持并步上沙丘望幼主,明洪武一年(1368年)“虱母仙”何野雲也到此,效法文丞相登沙丘觀帝。

相傳南宋末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志定和尚到此,觀察地勢,見西南山的大龍溪、水龍溪兩溪水浩大長流,東鹹水溪流通至海,沙灘平坦,是為寶地,遂于此築宇建寺。名為“五皈”,其意是常住要有“五戒三皈”。後來,沙隴人多,分為五片,稱“五保”,故俗稱之“五保寺”。古寺肇于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南宋景炎三年(1278)僧人志定釋續開擴建,清鹹豐七年(1857年)重修。相傳文天祥前來禮住持并步上沙丘望幼主,明洪武一年(1368)“虱母仙”何野雲也到此。1984年起由住持釋惟振重興,文物頗多,為潮陽潮南的古迹勝地之一。

五皈古寺,也曾稱“七星寺”。寺坐北向南,後倚兩髻峰,前瞻雙石尖峰,有“可以遠眺”匾額懸挂寺前。惟取寺名“五皈”者,此系志定和尚願望,蓋為信持僧尼具經三皈五戒,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志而定其名。世人有“未有沙隴先有五皈寺”之說,可見五皈寺建立之久。

文天祥步上五皈寺沙丘望幼主

相傳南宋末年1278年抗擊元兵到潮陽,文天祥前來禮住持并步上沙丘望幼主(鄉民相傳和碑刻均有記載)。據說明朝剛立,即洪武一年(1368年),陳友諒軍師“虱母仙”何野雲,兵敗流落到此,為高姓建祠,步至寺。因聞宋末丞相文天祥曾經到此地,登上沙丘望幼主,虱母仙何野雲效法文丞相登丘懷主。他登上沙丘,效法文天祥其志舉步上沙丘,感念緬懷舊主陳友諒。面向于海,眺望環周七座沙丘繞寺,故對寺前最大的沙丘命名為“七頭埔”(今遺存最大沙丘“七頭埔”),并将該寺易名為“七星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圖一:寺内碑刻載文天祥和何野雲,落款明洪武二年,即何野雲到此第二年立碑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拍攝 落款洪武二年的碑刻 此碑刻為圖一的碑重新貼了金箔

寺内有碑刻記載文天祥和何野雲的事迹,碑刻原文是:“文天祥承聞前來禮拜師 步上沙丘望幼主 明何野雲至此較宋相登丘觀帝 碑刻落款時間為洪武二年”。五皈寺讓兩位不同時代的人有了交集。我們可以想象,當年何野雲來到五皈寺,聽聞95年前文天祥登上沙丘,心中牽挂遙望宋幼帝時的心情,與當時何野雲的心情(當時陳友諒兵敗不久),是不是有一種強烈的不謀而合,感同身受的震撼和共鳴。是以何野雲效法宋丞相文天祥,舉步登上沙丘,感念緬懷舊主陳友諒。

宋丞相文天祥和陳友諒軍師何野雲,兩位雖然是不同朝代的人,但是兩位有共同點,兩位都是抗元名臣,都是壯志不得酬,且都是良臣不事二主,文天祥是抵抗元兵的統治,而何野雲是為了推翻元朝的統治。何野雲洪武一年(1368年)來到五皈寺,此時必與文丞相有強烈的思想共鳴,英雄惺惺相惜。由此可知,何野雲為什麼要效法宋丞相文天祥登沙丘觀帝,他們的心境是一緻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文天祥和何野雲畫像

另外,虱母仙何野雲其遺作《何野雲潮州名地鉗記序》結尾處的詩曰:

何人曉得是神仙,

野鶴孤飛年又年。

雲開露出牛眠地,

留與人間種福緣。

此詩是一首藏頭詩,每一行第一個字連起來,即“何野雲留”,表明是何野雲留的詩句,亦表明仙師在潮汕地區的作品,是留給潮汕地區的一筆文化遺産财富。第二句“野鶴孤飛年又年”,表明何野雲自從陳友諒兵敗後,多年孤身一人的落寞心情。第三句的“牛眠地”,比喻風水寶地,何僊幫潮汕各村各寨做的各項工程建築,都是其高超技藝的結晶。最後一句,表明何僊與潮汕人民的緣分,勸誡世人為善結善緣。

其中這首詩的第二句“野鶴孤飛年又年”,表明何野雲自從陳友諒兵敗後,多年孤身一人的落寞心情。何野雲在五皈寺登沙丘懷念舊主時候的心境,跟這首詩第二句“野鶴孤飛年又年”表明的心境,兩者是一緻的。可以看出何野雲是忠臣不事二主,至情至性之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五皈寺

五皈寺 曆經滄桑見證時代變遷,近幾年來,在黨的宗教政策落實之下,寺歸僧尼管用,在區鄉的重視下,從保護曆史古迹出發,由寺僧釋惟振及沙隴鄉衆重新修葺,成為一鄉民休閑及旅遊勝地,遊人到此,必能感受到此地的曆史人文氣息和愛國情懷。

-

-

潮南區隴田鎮田心鄉華古岩寺

據鄉民相傳和柱石可知,陳友諒死後第四年左右何野雲來到華古岩“石穴洞天”隐居。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何野雲在石穴洞天隐居時書寫對聯,後刻于柱石

*

華古岩人文八景之一的“石穴洞天”記載,“友諒......,與明太祖戰,中流矢死,凡四年,何野雲逃亡粵東,輾轉至華古岩隐居”。這句話是古文,其中的“凡四年”,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是:大概4年, “凡”是年頭的概數。

*

何野雲在潮時間的答案:

陳友諒死于1363年10月3日鄱陽湖之戰,友諒死後四年就是1367年,是以何野雲是1367年左右到華古岩“石穴洞天”隐居的。我們把附近的五皈寺的記載綜合一下,何野雲是1368年到附近的五皈寺,有碑刻。結合兩座寺廟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準确的答案:1368年,洪武一年,何野雲已經在五皈寺和華古岩一帶隐居。這是何野雲來潮早期的活動地點。

-

***此時,離兵敗隻過去了4-5年時間,何野雲還沒從鄱陽湖一戰失敗的陰影走出來,心情郁郁。是以就有了“五皈寺”何野雲效法文天祥登丘望帝,“華古岩”效法文天祥題詞抒懷。

-

-- 華古岩 --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田心鄉尖石坪東北麓華古岩,創于宋,元代擴建,1993年10月被列為潮陽市文物保護機關,1983年起由住持釋成果修建,并新築外山門,以岩處山泉,峰巒重疊,有報子鑼瀑布等奇觀而分外迷人。它位于田心鄉西側,大南山餘脈至此驟化平原,故山勢峻峭。由獅、象兩峰拱護,自然景觀、曆史文物豐富。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華古岩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主體建築外“觀蓮亭”

岩寺依山構築,主體結構面積1300平方米,分上下兩殿,南北兩廂,下座佛堂内有如來佛雕像,佛堂四周金漆木雕古色古香,有明皇上禦賜“恩榮”漆金牌匾。主體建築外有“觀蓮亭”和供遊人小憩的涼亭,還有噴水池等人造景觀。岩前有油燈一盞,光明不熄,成為海上漁舟引航标志,民間稱“古燈引向”。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古燈引向” 的佛燈

文天祥登華古岩寺後尖山再次望帝

南宋末年忠臣文天祥路過駐軍于此(景炎三年,1278年),住僧索筆,他題“南天獨秀”以贈,後刻于岩西約400米尖石坪的尖石向西面壁上,今石刻字和文天祥印章,清晰可辨。相傳,宋末文天祥抗元移兵路過,登古岩寺後尖山之後再次望帝(第一次望帝在五皈寺),把尖山踏平成坪,故有“尖山坪”之稱。遊人立于尖山坪之上,憑吊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之忠義氣節,眺望南海之萬千氣象,自會産生一種崇敬的心情、曠遠的心思。

華古岩八景之一的尖石坪為南山餘脈,山勢雄輝,逶迤東下,主峰山峰險峻,山腰緩平,是駐兵要地。峰上有一塊石頭刻着“南天獨秀”四字,而這塊石頭的來曆與文天祥有關。據說,文天祥曾在此駐兵,有一日巡視駐師營地時,見身邊青山綠水、蒼松翠柏,風光無限,又想起元兵入侵中原,大好河山僅剩南天一片淨土,于是文天祥取筆疾書“南天獨秀”四字,寄托他丹心扶國,贊美祖國大好河山之情。後來,華岩古寺的高僧就把文公的墨迹陰刻于尖石坪西邊的一面,流傳後世。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宋丞相文天祥 題“南天獨秀”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潮南電視台報導“南天獨秀”

元末明初(1368年)陳友諒軍師虱母仙何野雲曾留足岩中,在這裡,何野雲聽聞95年前文天祥登古岩寺後尖山之後再次望帝并留有題詞“南天獨秀”四個字。何野雲也登上尖石坪,緬懷舊主陳友諒。何野雲随後增建了内山門,并題寫“山勢突兀名華古,勝迹永留南山上”的詩句。文丞相和何野雲,兩人當時的處境都是無限悲婉凄恻。何野雲對宋相文天祥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和共鳴,惺惺相惜,兩人都是壯志不酬,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以何野雲在華古岩亦效法文丞相,留了題詞。

兩人的題詞中,文丞相用“南天”指代華古岩所在地“南山”,何野雲留的詩中亦有“南山”。因為華古岩位于潮汕的南山東麓。文丞相用“獨秀”兩個字,贊美南山的風光無限,而何野雲用“山勢突兀”也贊美南山山巒的奇美。兩人的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位不同朝代間隔90多年的文丞相和何野雲兩人,此時他們仿佛是多年的摯友心意相通。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何野雲增建内山門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80年代的記錄:何野雲題“山勢兀術名華古,勝迹永留南山上”留于柱石

嘉靖四十三年(1564)僧續建後座,康熙五十九年(1720)住持重修并擴建兩廊,嘉慶丙子二十一年(1816)重建,後重修。從1983年至今,由住持釋成果募資修葺、擴建,現寺分三進;彌勒殿、大雄寶殿、念佛殿(2001年正月動工),總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總投資約100萬元。1995年至1997年連續三年寺被潮陽市文化局評為文物保護先進機關。

華古岩為南山東麓勝迹。華古岩倚青山為屏,面滄海為局。獅象兩座峰巒聯袂拱抱,清泉遷回,曲往通幽,山光水色,蔚為奇觀。古寺風景秀麗,曆史悠久,現列市級文物保護機關。其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傳說,也成為人們旅遊的好去處。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

-

-

陳友諒軍師,化名何野雲介紹:

何僊者,俗稱虱母仙,化名何野雲(公元1325~1393年)。公元1360年,何野雲事助陳友諒,揭西金和鎮仙坡村楊氏二世祖仕崇公跟何野雲一樣同在陳友諒的陳漢政權為官。這就是何野雲與楊仕崇公同朝為官的來曆。後來1363年鄱陽湖一戰陳友諒敗亡。陳友諒兒子陳理摔殘部投降朱元璋,楊仕崇公随陳理投降朱元璋。後仕崇公跟随朱元璋轉戰江浙與元軍作戰,屢立戰功。後在一次戰役中,仕崇公與元軍作戰力竭而死,後白馬駝回其屍體。公去世後,馬絕食而死。戰馬葬于公墓右側,稱義馬墳。現墓仍完好。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封諸将,楊仕崇公被追封為兵部侍郎。(揭西仙坡村楊氏族譜有載,後人可證明)。

楊仕崇公在明朝剛建立時已戰死。資料來源于揭西仙坡村記載,該村後人可為證。而冒認祖宗,攀附名人者,既然将楊仕崇公時光穿越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明朝的第三個皇帝期間。攀附名人者時光穿越的目的, 是為了安排楊仕崇公與他們的祖先同朝為官。真是荒唐,贻笑大方。

而當時陳理投降朱元璋時,何野雲一臣不事二主,不願投降朱元璋,是以他隐姓埋名流落潮汕。何野雲不事二主的品格,後來在潮陽五皈寺效法文天祥登沙丘望故主,并且在華古岩效法文天祥題字,再一次得到了展現。甚至到了何野雲臨終時,也囑咐養女趙氏和鳳崗主人盧寬公,墓碑打“元”字,即元朝人,認“元”不認“明”。寓意不向政敵朱元璋的明朝屈服之意。這是何野雲一臣不事二主品格的又一次表現。

後來何野雲雲遊到揭西仙坡村,在楊家逗留了三個月,感念舊時與楊二世祖同朝為官之誼,指點楊氏後人建了寨門和祠堂,留存至今。仙坡鄉鄉民因虱母仙幫助開創仙坡鄉大寨門有功,于大寨之東建“三山永峙”廟供祀虱母仙,廟中左邊祀隴尾老爺。

時間證明,符合陳友諒兵敗後的時間

何野雲在“五皈寺”附近為高氏建祠堂,步至寺遊玩,“五皈寺”碑刻證明,洪武一年(1368年)何野雲已經在潮汕,此時何野雲43歲,正值中年。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五皈寺碑刻載文天祥和何野雲,落款洪武二年,即何野雲到此第二年立碑

詳情可參考關于“五皈寺”的文章

陳氏始祖墓可以證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何野雲在潮汕。潮陽明朝陳氏始祖墓碑碣留有:“洪武六年國師何野雲”,此時何野雲應該是48歲左右,正值中年。由此可知,其事助陳友諒是其40歲左右的中年時期。他曾為陳友諒軍師,故碑碣為國師何野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明陳氏始祖墓碑碣留有:“洪武六年國師何野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再有,據清《鳳港盧氏族譜》載:“明四世祖,諱寬,字似鹄,号居士。寬公為鳳港四世祖。生于元朝至正癸未,卒于明朝洪武廿七年甲戍,即公元(1343年一1394年),公葬南山馬腳埔内觀音嶺(現兩英鎮新寮門村後,座坤向艮),一名飛鳳地,此墓相傳何諱野雲先生獻圖。先師常住我四世祖家中,後化身,骸骨埋鳳頸下手砂”。依據《鳳港盧氏族譜》可知,盧寬公終于1394年,而何野雲早一年仙逝于1393年(盧氏安葬何仙骸骨于鳳港鳳頸下手砂,即現在的何僊陵),而盧寬公墓是何野雲先生獻圖而造,不是何仙親做。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詳情可參考鳳港四世祖墓“䴔鹪飛”的文章

虱母仙何野雲在潮的時間證明

五皈寺記載,1368年,何野雲到沙隴為高氏建祠堂,在五皈寺效法文天祥登沙丘望帝,懷念故主陳友諒。1367年在華古岩隐居期間,亦效法文天祥,題字抒懷,留下了“奇峰突兀名華古,勝迹永留南山上”的對聯,刻在柱石上。1368年,何野雲建陳店山門村寨門,1369年,何野雲建陳店草尾村寨門。1373年,何野雲建潮陽陳氏始祖墓。種種這些事迹,從時間上證明,明朝剛建立的時候,1368年,何野雲已經在潮汕了,這個證明自古以來傳言的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從時間上來看是吻合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整理的部分有時間記載的虱母仙何野雲在潮事迹

詳情可以網絡搜尋相關的事迹

虱母仙何野雲在潮作品很多,由于年代久遠,大部分何野雲在潮的事迹都沒有時間記錄,或記錄不詳,上面表格整理了部分有時間記載的何仙在潮事迹,歡迎有相關資料的朋友補充,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被塵封的何野雲事迹和記錄不斷被揭開神秘的面紗,展現在人們面前。朋友們一起探讨,功德無量!

-

-

虱母仙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證據

-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官方書籍《貴嶼古今人物辭典》和《潮陽縣貴嶼鎮志》都有記載

-

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身份,兩本官方書籍《貴嶼古今人物辭典》和《潮陽縣貴嶼鎮志》都有記載,下面是内容.

何野雲臨終時情況,有詳細的說明記載。何野雲留有遺詩一首,說明了他的來曆: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貴嶼古今人物辭典》和《潮陽縣貴嶼鎮志》都有記載

我本漢室一丈夫,

鏖戰異族驅北胡,

鄱陽一戰失首領,

埋名匿姓來于斯。

這首遺詩,何野雲自稱漢室一丈夫,而漢室就是陳友諒的大漢政權。鄱陽湖一戰失去首領陳友諒後,隐姓埋名來到這裡。我們可以明确地知道,何野雲就是來自陳友諒的部屬。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貴嶼古今人物辭典》内容拍照

其二:虱母仙墓碑:“元”字,寓意何野雲不向政敵朱元璋的明朝屈服之意。

清《鳳港盧氏族譜》記載,何野雲化身後,骸骨埋鳳頸下手砂。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貴嶼古今人物辭典》:何野雲墓,是根據何野雲臨終前的囑咐安葬的。墓碑上的題字,也是何野雲授意的。現在的何僊陵裡,何野雲墓的墓碑,是古時流存下來的。墓碑上刻的是:“元地僊虱母山先生墓”。讓人奇怪的是,何野雲在潮做風水師,是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3年),并且終老于洪武25年,都是明朝時代。為什麼墓碑上刻的是“元”朝呢?《鳳港盧氏族譜》對此也有記載:““元”字,寓意何野雲不向政敵朱元璋的明朝屈服之意。”,何野雲的遺志是認“元”不認“明”。是以墓碑上刻的是“元”,而不是“明”。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此墓碑為文物保護機關,不是現代杜撰的新墓碑,即照片中間發黃的那塊為古碑留存至今。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

另外,照常理,墓碑應該寫的是姓名,仙師墓碑沒有寫姓名:何野雲,而是寫虱母山先生,是因為“何野雲”是化名、易名之故,不是虱母仙的真正姓名。何野雲兵敗後來到潮汕,何野雲對于他當初擇錯主人極度後悔,希望徹徹底底的跟舊時往事告别,不願再提及傷心往事。是以改頭換面,以另一個姓名出現在潮汕,重新做人,是以化名何野雲。就算到去世的時候,也不願将原來自己的本名打在墓碑上,他的心态是可以了解的。

-

除了貴嶼的官方和非官方的書籍文獻有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記載,胪崗鎮港頭《張氏族譜》也有類似的記載,何野雲曾經去拜谒參觀港頭二世祖墓。是以張氏族譜記載了何野雲這個事迹,并且記載了何野雲的生卒、生平簡介,還有何野雲墓。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胪崗鎮港頭《張氏族譜》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普甯西隴村石雕紀念何野雲的功績 表明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流落民間

西隴村曆史悠久,始創于宋,何野雲的到來,讓西隴的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對于真正的曆史,西隴是有記載的。西隴村也記載,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

-

小結

上面何野雲在潮活動的時間證明,還有何野雲的遺詩,還有何野雲墓碑上題的字,還有《鳳港盧氏族譜》,《貴嶼古今人物辭典》,《潮陽縣貴嶼鎮志》和《港頭張氏族譜》,這麼多證據,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同時證明了,何野雲是陳友諒的大漢政權的人物。這跟自古以來的傳言,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身份,是一緻的。

是以,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是毋容置疑的。質疑的人,一定是别有用心,利益驅使,颠倒黑白。

-

-

實事求是的《鳳港盧氏族譜》

鳳港四世祖嫲純一趙氏相傳是虱母仙何野雲的養女。趙氏生于1347年,而何野雲生于1325年,養父與養女相差22歲,古時結婚早,這是符合常理的。這也證明了,《鳳港盧氏族譜》是實事求是的記載的。虱母仙何野雲沒有子女,而隻有盧家媳婦這個唯一的養女,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現在的鳳港盧家子孫,就是虱母仙何野雲先師"無血緣"的後裔。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鳳港四世 祖公和祖嫲 生卒年份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據清《鳳港盧氏族譜》載:“明四世祖,諱寬,字似鹄,号居士。寬公為鳳港四世祖。生于元朝至正癸未,卒于明朝洪武廿七年甲戍,即公元(1343年一1394年),公葬南山馬腳埔内觀音嶺(現兩英鎮新寮門村後,座坤向艮),一名飛鳳地,此墓相傳何諱野雲先生獻圖。”。依據《鳳港盧氏族譜》可知,盧寬公終于1394年,而何野雲早一年仙逝于1393年(盧氏安葬何仙骸骨于鳳港鳳頸下手砂,即現在的何僊陵),而盧寬公墓是何野雲先生獻圖而造,不是何仙親做。

-

從四世祖嫲和祖公的生卒年的記載,還有葬地的記載,可以看出《鳳港盧氏族譜》是實事求是的記載的。是以對于何野雲的記載,也必然是實事求是的。

-

賢人護衛,何野雲墓得以儲存

何野雲墓原來葬于江邊鳳頸下手砂,後來,由于練江河道淤積,水位擡高了,原來墳墓位置被淹了。族譜記載,直到1963年特大幹旱,練江幹涸。虱母仙墳墓露現,當時貴嶼公社書記張瑞江囑咐當地幹部作為文物予以儲存虱母仙墓,移到岸邊。傳說當年遷墳時,裡面還存一副道袍,一支塵拂,和少量遺骸, 因曆史久遠,大部分骸骨化掉了。至“文化大革命”時貴嶼公社革命委員會主任蔡名池暗示村幹部把墓碑埋入地下,逃過了一次“砸爛”之厄。後來虱母仙墓被遷到現在的位置。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道袍和塵拂證明何野雲是一位道人。

從一些傳說,比如“鑿仙泉救難”、“坑水變酒嫌無糟”等,也可知虱母仙何野雲當時是以道人的形象行走在潮汕大地的。

虱母仙何野雲其遺作《何野雲潮州名地鉗記序》中言道:“誰識仙風道骨”,進一步證明虱母仙何野雲是一位道人,這個事實是有多方證明。

-

虱母仙和化名何野雲名字的由來

“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化名的意思,“何”即暗含有“自己不知自己從何而來”,或者說“不願告訴世人自己是從何而來”的意思;似在暗示自己“改名換姓後隐居山林”之意;“野雲”就更好了解,意思是“從此不問政治,不卷入俗世紛争,不貪俗世凡塵的榮華富貴,甘心寄情山水,過閑雲野鶴的生活,樂得安逸超脫。”這樣了解則完全與何野雲其遺作《何野雲潮州名地鉗記序》記載及民間傳說相吻合。

虱母仙何野雲其遺作《何野雲潮州名地鉗記序》結尾處有詩曰:

何人曉得是神仙

野鶴孤飛年又年

雲開露出牛眠地

留與人間種福緣

此詩是一首藏頭詩,每一行第一個字連起來,即“何野雲留”,表明是何野雲留的詩句,亦表明仙師在潮汕地區的作品,是留給潮汕地區的一筆文化遺産财富。第二句“野鶴孤飛年又年”,表明何野雲自從陳友諒兵敗後,多年孤身一人的落寞心情。第三句的“牛眠地”,比喻風水寶地,何僊幫潮汕各村各寨做的各項工程建築,都是其高超技藝的結晶。最後一句,表明何僊與潮汕人民的緣分,暗含勸世人為善結善緣。

明初洪武年間,何野雲來到潮汕後,便開始隐逸于荔枝岩,風門古徑,徑腳仙寮,鄒堂山麓“隐仙洞”(曾贊“山前好面堂,鄒堂好後壁”),桑浦山金雞把後門,大南山東麓華古岩(曾題寫“山勢突兀名華古,勝迹永留南山上”的詩句),鳳港村,仙門城等地。何仙行蹤飄忽莫測。到了後來,便經常居住在鳳港盧氏四世祖盧寬家中。并以擅長造祠堂廟宇、名勝亭閣、圍築鄉裡、造橋通津、掘井泉、修築管道以利航運著稱鄉裡。何仙還以善占卦、擇風水稱譽鄉衆。何仙又被稱為地僊,其足迹廣布潮汕各地。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何仙逝世,享年68歲。盧氏主人,遵其囑咐,在鳳港鄉外鳳頸處,為他修築了一處墓穴,并镌其銘曰:何僊陵。

何野雲技藝高超,無所不通,為潮汕先民做了很多好事,但因其形骸如“濟公”放蕩不羁,性格乖僻,常常弄得衣食不保。他身披道袍,四處遊蕩,形象髒亂,袍服上“跳蚤”成群,但卻能矢口成谶,言吉兇屢屢皆驗,故而潮汕先民便稱他為:虱母仙、邋遢道士。他精通地理術數,不計報酬幫助群眾擇吉厝宅及墓葬風水、同時指點建築布局。傳說有一次,潮陽某村在初建村時,大戶員外請來虱母仙指導建造一座“鎮宅保村居風水”的宮廟,廟宇建成員外請他為其廟命名,虱母仙建議稱為“龍尾爺宮”,此後“何野雲、虱母仙”又被人們演化成為“龍尾爺”。

《潮陽縣志》記載

明朝隆慶《潮陽縣志》和光緒十三年(1884)《潮陽縣志》都有關于虱母仙的記載,原文:“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烏之術、至潮陽為人擇地,而多不扡穴,聽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後吉兇皆如券,每遇其蹲坐處,則多吉地,故人往往陰識之以為驗。或曰:即何野雲也,從陳友諒而敗,佯狂來此,然終不得而詳,居止無定,多在鳳港盧家,其鄉外有冢累然,傳為所葬處。”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供奉虱母仙的廟宇

一代枭雄陳友諒軍師,易名何野雲,民間稱虱母仙,成為潮汕地區一方保護神,乃是潮汕一大獨特的民俗。虱母仙何野雲因為功德卓著,深得潮汕百姓人心,升仙後潮汕各地都有廟以紀念仙師,四時香火旺盛。潮汕人為紀念何野雲,建廟供奉。主要有:潮陽貴嶼何僊陵、仙湖福天宮、仙城安樂三仙宮、揭東風門古徑三仙廟、博羅普濟寺、普甯樹腳村雲昌殿、潮南峽山龍尾廟、揭西黃山王公廟、潮州鳌頭龍尾廟、汕頭岐山古廟、金港龍尾廟、南畔寮龍尾廟、高埕古廟、佳和善社、東墩龍尾廟、兩英鶴豐紫雲觀三仙廟、揭西仙坡鄉三山永峙廟、洪陽虱母仙廟以及澄海港口龍爺廟等。現潮汕祭何野雲(龍尾聖王)的廟宇達60餘座,義社(父母會)龍尾聖王神壇更是無法統計,僅汕頭龍湖區下蓬鎮各義社(父母會)會所供奉龍尾聖王就多達近百座。

-

思考1:朱元璋為什麼沒徹底追殺陳友諒軍師?

從另外一個史實來推測,為什麼朱元璋不會追殺失蹤了的陳友諒軍師。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死後,陳理率衆退入武昌據守,衆将擁友諒兒子陳理為帝,不久,明兵破武昌,陳理降,元末第一猛将張定邊遁入佛門(在福建泉州晉江靈源山上隐居,采藥救人,當地有很多他的傳說。後來活到99歲,明朝已經換了三個皇帝。作為曾經跟張定邊共事過的陳友諒軍師,到潮汕而為地僊,他們兩人算是各有所歸了),後朱元璋封陳理為歸德侯,禮送陳理出境入北韓,後終老于北韓。朱元璋對陳友諒的老父老母也予以善待,陳友諒的哥哥陳友才得到父母侄兒安全的消息後,也率部投降。

思考2:手上沾過血的陳友諒軍師有可能是仙嗎?

《楞嚴經》中有言:“無一衆生而不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颠倒執著而不證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兩句經文的友善說法。在佛家看來,衆生皆有佛性,即便是過去作惡多端的“壞人”,若能改換心性,棄惡從善,也可成就菩提佛果。譬如《法華經》當中,佛陀就為“出佛身血”的提婆達多授記,未來當得做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這樣成了勸導惡人停止作惡,一心向善的經典之語。

《左傳·宣公二年》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思考3:"傍名人"現象 冒名頂替

近年來各種"傍名人"現象見諸于報道,網絡搜尋很多這方面的資訊。名人故裡争奪之風愈演愈烈,從神話傳說、三皇五帝,到先秦諸子、三國群英,甚至佳麗、反派。風起雲湧的“故裡争奪戰”,女娲、炎帝、牛郎織女等傳說人物,老子、西施、曹操等衆多曆史名人都未能幸免。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因為虱母仙何野雲在潮汕家喻戶曉,但是其真實身世又沒有官方說明。利益驅使,虱母仙無可幸免地,被"傍名人"了。有的人牽強附會,說虱母仙故裡是他們某某地方的,他們會杜撰一些理由及文獻佐證他們的觀點( 真實性存疑,在電腦排版非常友善的今天,編輯列印幾本文獻非常友善),但其實是破綻百出,經不起推敲;有的人把虱母仙在潮汕為民謀福的故事,杜撰安插到他們的祖先身上;有的人否認虱母仙何野雲曾為陳友諒軍師,理由是他們的祖先何野雲其實是個大官(這樣隻能說明他們的祖先何野雲,跟潮汕虱母仙何野雲是不同的兩個人,同名同姓古來有之);有的人說他們的祖先壽命跟潮陽鳳港何僊陵記載的壽命不同(同樣隻能說明潮汕虱母仙何野雲跟他們的祖先是不同的兩個人)。

他們2021年建立了一個墓,宣稱是明朝何野雲為自己親點的墓,在2021年建立的一個墓,會是600多年前虱母仙的墓嗎?如果是,漫山遍野的無主墳都可以宣稱是虱母仙的墓了!

而不同的是,潮汕很多遺迹都是文物保護機關。清《鳳港盧氏族譜》記載何野雲“先師常住我四世祖家中,後化身,骸骨埋鳳頸下手砂”,即現在的潮陽貴嶼鳳港何僊陵。 何僊陵面朝練江支流,逆水朝堂,位于鳳港村鳳地的鳳頸處,才是真正的風水寶地。而且潮陽何僊陵有古時的墓碑存記,還是文物保護機關。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明 洪武一年何野雲在“五皈寺”附近為高氏建祠堂,步至寺遊玩,“ 五皈寺”碑刻證明洪武一年(1368年)何野雲已經在潮汕,此時何野雲43歲,正值中年。而冒認祖宗攀附名人者,此時14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五皈寺碑刻載文天祥和何野雲,落款洪武二年,即何野雲到此第二年立碑

詳情可參考關于“五皈寺”的文章

1369年,明洪武二年,何野雲在陳店為指點草尾鄉建寨門,此時何野雲44歲。而冒認祖宗攀附名人者,此時15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草尾族譜記載

而虱母仙幫潮陽陳氏始祖建墓在 洪武6年(1373),有碑碣為證:“洪武六年國師何野雲”,虱母仙此時應該是48歲左右。而虱母仙建鄭南山夫婦合葬墓于 明洪武九年(1376),虱母仙此時應該是51歲。此兩墓都有碑碣為證。而冒認祖宗攀附名人者,此時19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

何野雲(1325~1393年)到潮時候的年齡,是一位風水師适宜的從業年齡,因為做風水師,一需要經驗,中年以後風水技術和經驗才逐漸豐富,太年輕無經驗和閱曆;二需要體力,尋龍點穴需要滿山跑,尋龍有時需要一天走幾十裡,沒有體力支撐根本無法完成,何野雲到潮時間正是其作為風水師的良好從業的年齡。一些"傍名人"假冒虱母仙者說其祖先80到100歲也還在為人造風水,我是不相信的。明朝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沒有現代長,人生七十古來稀,那個年代上70歲的老人家走路都蹒跚,更不要說80歲,100歲的老人,如何能夠在沒路的荒野上爬山涉水尋龍?

*

未成年的兒童可以做風水師嗎?

而按照某些人的說法,他們号稱何野雲是他們的祖先,而他們的祖先生于1354年。在洪武一年(1368年)真正的虱母仙何野雲在“五皈寺”附近為高氏建祠堂,此時冒認祖宗的祖先才14歲;在洪武二年(1369年)真正的虱母仙何野雲為在陳店草尾鄉建寨門,此時冒認祖宗的祖先才15歲;在洪武6年(1373年)建陳氏始祖墓的時候,此時他們的祖先才19歲。14歲就來到潮汕做風水先生幫人建造宗祠和墳墓?這不合常理,哪位主家會請未成年的兒童來做風水師嗎?由此可知,他們宣稱的何野雲是他們的祖先,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完全是蹭名人熱度。

如此種種,是希望通過“傍名人”吸引人去投資發展旅遊業?他們的"傍名人"并不會被潮汕人民所認同。制作一些所謂的證明文獻很容易,因為現在電腦排版友善,一天可以制作幾個書籍文獻。隻用幾本不知來源的書籍,沒有古文物,想颠覆潮汕人民自古以來對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的事實認知,是對仙師何野雲的不公,是不可能成功的。所謂謠言止于智者。“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

亂認祖宗,亂編族譜,古來有之 (網絡摘抄)

文天祥曾論,"家之有譜猶國有史也,史以記事實,譜以昭穆,昭穆能明,則家派無可不顯哉。"而清代史學家章學誠更直言,"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他将家譜與州志,甚至國史相提并論,更顯出家譜的意義重大。

網絡上關于“亂認祖宗,亂編族譜”的文章很多,古來有之,有些人攀附成風,有些家譜更是肆意認祖,甚至按照推演,這種攀附風氣受到了乾隆的高度關注,嚴令整頓家譜編纂的号令便就此鋪設下去,要求各地督撫嚴查家譜中的僭越情況,更就此限制了各地普遍進行的修譜情況。上谕下來,糾察行動轟轟烈烈。

網絡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家族亂認祖宗,自認名人之後的情況,在全國都有例子,江西比較嚴重。在宗族不清的情況下自封血脈,實際上也是對宗族體系的一種蔑視。但另一些,古時本想趁此改族卻也是以招緻禍患的也不在少數。福建的胡學成兄弟刊修家譜案,就是一個典型又帶着悲劇色彩的例子。----摘自網絡

-

***結語***

關于何野雲(1325~1393年)的真實姓名,曆來衆說紛纭。一說他原姓廖,一說他原名雪樵,一說他乃鄒普勝。其籍貫也莫衷一是,有言是湖北麻城人,有道是山西棘縣人,有說是江西人,至今難有定論。他的師承也很複雜,有說他師從袁州彭瑩玉, 也有說他乃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廖金精的後裔,仰山風水遺劄又記載他師從仰宗铎長老,而道教卻言其師從青元道人,衆說不一,更添神秘。

在任何一個時代,各方豪雄基本會有顧問團,幕僚,智庫等,各位豪雄在行事時會咨詢幕僚的意見和建議。而陳友諒也必然有一批幕僚智庫,除了少數幾位前端的有文字記載的,大部分幕僚智庫隻是在背景出謀劃策,而沒被文獻記載。相信虱母仙何野雲可能是沒被記載的陳友諒幕僚智庫之一,屬于軍師的範疇。英雄不問出處,“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

“虱母仙”何野雲是陳友諒軍師,得到明朝隆慶《潮陽縣志》和光緒十三年(1884)《潮陽縣志》,還有《貴嶼古今人物辭典》和《潮陽縣貴嶼鎮志》的記載,都是官方檔案。清《鳳港盧氏族譜》、港頭《張氏族譜》,還有自古以來無數的民間傳言,并且何僊陵重修碑記也是如此記載。并且何野雲早期到潮陽的時間,在五皈寺和華古岩都有記載,詳情可以搜尋參考文章----“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虱母仙“何野雲”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實姓名,隻是化名。就像現代的藝人,有的會起個藝名,人們往往記住了他們的藝名,真實名字不一定知道,比如“成龍”。

古往今來,有無數高人奇人沒被曆史文獻所記載,是以曾經的陳友諒軍師“何野雲”的真實姓名,根本就沒必要再去考證,現在根本不可能去考證距今600多年前的具體細節(一些文獻隻能參考),肯定沒有确定的答案,就讓其作為一個美麗的謎,一個神奇的傳說在人們心中千古流傳。潮汕就是虱母仙何野雲的第二故鄉,而且何野雲的骸骨也長眠在潮汕。我們可以說:“何野雲的故鄉在潮汕!”

流光逝水,夢花幻浪,他的真實身份早已湮沒在曆史的塵煙之中,他就是一隻野鶴,一朵清雲,曾經逍遙在這片山水之間,給這方土地留下美麗的傳奇。記師尊“何野雲”!

陳友諒軍師何野雲“虱母仙”是什麼時間到潮汕的?

-

相關時間脈絡,可以點選參考下面文章:

-

陳友諒軍師虱母仙何野雲在潮活動有時間記載的事迹

-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4458977781678599/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