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娶了心口朱砂痣的男人,如何忘了心中那道白月光

張愛玲曾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這句話,有個更通俗的版本。

“很少人最後會跟自己喜歡的人結婚,而是選擇了合适的人。那喜歡的人呢?放在心裡。”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男人總是忘不了自己的初戀。”

這種陰差陽錯的小秘密,大家也許都心照不宣吧?可是,若是不小心解鎖了他心中的“月光寶盒”,該怎麼辦?

01

之前有個姑娘來咨詢,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男生和女生是大學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參加社團活動,興趣愛好差不多,是以課餘時間也經常在一起,兩人還是老鄉,是以總是約着一起回家。

日久生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男生很優秀,追他的人不止她一個,可他一向很冷淡,統統幹脆拒絕了,是以一開始她壓根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會成為男女朋友。他對她的照顧也更像是老鄉之間的關心,不過這一點點溫柔足夠融化一顆本就為之傾倒的心了。

兩人的相處,一向是這個女生更主動,而男生也不拒絕,時間久了,女生也漸漸忘了戀愛該是甜蜜的,早早習慣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畢業2年後,他們分分合合幾次後,牽手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結婚後,他還是那樣清冷的性格,不過跟女兒在一起的時候,卻像換了個人似的,寵溺得不行,還很有耐心,任憑她怎麼鬧都不會生氣。

這個已經成了女人的女生,忍不住常常吃女兒的醋,不過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想想也挺正常的。

直到有一天她在他電腦E盤上發現了一段視訊,回想起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腦海中立馬湧現了那句話“他不是高冷,隻是暖的不是你罷了。”

在那個視訊裡,他拿着相機沿着某個城市大街小巷一邊走一邊訴說他與另一個女孩的點點滴滴。他細細地回憶他們一起吃過的某道菜的味道,不厭其煩地複述他們曾經說過的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她保證以後什麼都順着她。

末了,他對着鏡頭一本正經地說:“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愛上别人了。我的心放在你這裡了,永遠永遠都埋葬于此了。”

“那我這麼多年算什麼?是不是他根本不在乎自己愛不愛,隻要我足夠聽話就好了?”情緒一直還算平穩的姑娘此時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哽咽着問我。

雖然很多婚姻不過在湊合着過日子,但是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是被湊合的那一個,更别說自己一直掏心掏肺地付出,卻發現另外一個人一直沒有入局。

就像薛之謙歌裡唱的那樣“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在逼一個最愛你的人即興表演。”

婚姻的美妙就在于,我們是彼此的唯一,容不下第三個人的位置,哪怕兩個人吵吵鬧鬧或冷冷清清,也不願意别人來摻和,是以很多夫妻能夠接受不恩愛,但絕對不接受第三者。

“他現在還有聯系嗎?”

“我不知道。一直都很相信他,可是他還保留着這段視訊,不就說明還愛着嗎?這麼多年對我一直不冷不熱,不就說明還記得之前的話嗎?”

“那你希望他怎麼做?”

“徹底忘記她。”

“你可以試一試。”

過了半年後,她告訴我:“出于好奇心,我借助強大的朋友圈找到了那個女生,并主動和她聊起了當年的事情。她是個很好的人,說沒想到自己給我的生活造成了這麼大的困擾。雖然她覺得沒有必要,但還是同意我的提議,三個人來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特别約會。”

“你老公什麼态度?”

“他大吃了一驚,還有點生氣,不過也沒有說太多。倒是從那以後,慢慢地對我熱情多了,想來應該放下了吧。”

“也許,他也沒有想怎麼樣,但是曾經許下的諾言确實改變了他對待感情的态度,隻是他也沒有意識到。”

02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男人總是忘不了初戀或是曾經暗戀過的人,其實女人也是如此。

也有人主動來咨詢怎麼忘記前任或心中的女神?也有人明明很愛自己現在的老婆,很想對她一心一意,腦海中卻還是會不時浮現另一個女人的身影。也有人茶餘飯後和哥們聊天的時候還是會興緻勃勃地談起曾經愛過的姑娘。

當然,也有人像這個姑娘一樣想要弄明白身邊人為何總是忘不了别人?也會很苦惱該不該計較?

角色互換一下,也是一樣,很多女人心中也有放不下的一段情。

這樣的橋段在電影中、電視劇中更是比比皆是。

劉若英拍了《後來的我們》,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為陳升拍的。

當初,他全心全意助她出道,對她有知遇之恩,而她也不顧他已經結婚在很多公開場合向他表達過愛慕之情。開演唱會的時候,看到他突然上台來,本來氣場全開的她會一秒變成害羞的小姑娘。

可誰又能說,陳升心中已經放下了劉若英?

電影中的見清和小曉偶然相識于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着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拼,相濡以沫,相知相守,同住一個屋檐下,可最終還是錯過了。兜兜轉轉間,見清已經結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是再次相遇,他自己也不會意識到他的内心一直都給小曉留着一個位置。當然,最終他們還是錯過了。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又有多少呢?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隻是很少有人能有機會像電影中的人一樣再次相逢,是以劉若英在電影中特意安排了這樣一次重逢,但是終究是要錯過的。

就像現實中,她和陳升終究是錯過了。

03

有人說她是想給自己一個答案,也給與電影中人有着類似經曆的我們一個答案。

不知如果奇葩說來辯“娶了心口朱砂痣,是不是一定要忘記那道白月光”,各位巧舌如簧的辯手們該說出怎樣的道理來。

不過,你若是認真看過辯論就會明白,每一個道理都不是無懈可擊的,每一種答案都是有特定的适應範圍的,是以要不要忘記也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所知道的是,我們會一直有欲望終結曾經開啟過的願望、疑問、甚至人生命題,這是一種本能。

心理學家認為,人具有一種認知閉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個體在面對不确定的情景時,有一種求知動機——“人總時希望能給問題找到一個明确的答案,不論是什麼樣的答案。

因為與混亂與不确定相比,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會讓人們感受到認知上的舒适”。

簡單來說就是,得不到的永遠都是好的,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到,而是想要知道如果得到了會是怎麼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未完成事件,它不一定是宿命般宏大的事。看了一半被迫中止的電影或小說,特意去吃卻剛好關門了的餐廳,在我們去找機會完成它們之前,這些也都是未竟的願望。我們也一樣會牽挂要去實作這些願望。

終結這種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給它畫一個句号。

就像那個姑娘,像劉若英,像見清一樣。

然而經曆多了後,我們就會明白并不是每件事都需要一個答案。正如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裡寫過的一句話:“我們心中某些隐蔽的願望,一經實作,往往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白月光,還是高高挂在天上的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