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現生命關鍵成分嘧啶:地球生命來自38億年前外太空隕石?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刊發的論文,日大學學家在太空隕石中發現了構成生命的一種關鍵成分嘧啶,這說明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來自包含DNA構成要素的太空岩石。

發現生命關鍵成分嘧啶:地球生命來自38億年前外太空隕石?

日大學學家在太空隕石中發現了構成生命的一種關鍵成分嘧啶。

據報道,日本北海道和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檢查了三塊隕石的材料,一塊于1950年落在美國肯塔基州默裡鎮附近,一塊于1969年落在澳洲維多利亞州默奇森鎮附近,還有一塊于2000年到達加拿大不列颠哥倫比亞省塔吉什湖附近。

220磅重的默奇森隕石最近被鑒定為含有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70億年前的星塵。

由天體化學家大場康弘上司的團隊使用了比以往更敏感的技術和超高分辨率裝置來檢測并提取DNA成分(稱為核堿基),結果發現太空岩石中确實存在着微量的核堿基“嘧啶”。

研究小組表示,它們在以前的檢查中沒有被發現,因為嘧啶擁有比其他核堿基更精細的結構。

據悉,DNA的四個主要成分中隻有兩個曾在太空岩石中被發現過,第三種關鍵成分嘧啶一直沒有被發現。

發現生命關鍵成分嘧啶:地球生命來自38億年前外太空隕石?

“泛生論"認為,“生命”是通過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隕石,或者由彗星或空間塵埃帶來的。

一種被稱為“泛生論"假說的支援者認為,“生命”是通過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隕石,或者由彗星或空間塵埃帶來的。

該假說認為,地球生命起源于宇宙中的其他地方,甚至在地球形成之前,并由隕石播種到這裡,可能是早期的火星生命,因為人們越來越接受火星在其早期曆史上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居住。

地球大約形成于45億年前,但這裡的生命的确切起源長期以來一直令專家困惑。在其早期存在期間,地球受到隕石、彗星和其他來自太空的物質的轟擊,而且在大約40億年前,地球可能太熱了,生命無法存在。

第一批生物是在有機物豐富的海洋中發展起來的原始微生物,也就是我們起源的“原始湯”,它使各種化學物質能夠結合在一起,進化到能夠利用能量來源,如太陽和水,形成能夠複制的活體微生物。

DNA(及其姊妹分子RNA)的形成是标志着這一過程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雖然最早的已知化石是海洋标本,可以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但有迹象表明,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可以追溯到38億年前。

發現生命關鍵成分嘧啶:地球生命來自38億年前外太空隕石?

鑒于地球在2億歲之前被認為不适合居住,一些科學家認為,基于DNA的生命這麼快就進化出來的可能性,它從其他地方得到了幫助,這就是“泛生論”。

鑒于地球在2億歲之前被認為不适合居住,一些科學家認為,基于DNA的生命這麼快就進化出來的可能性,它從其他地方得到了幫助,這就是“泛生論”。

幾十年來,“泛生論”一直被許多專家視為可疑的僞科學而不予理會,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

大場康弘表示,隕石中五個主要核堿基的存在可能對早期地球上生命出現之前的遺傳功能做出了貢獻,地外來源的核堿的絕對豐度可能足以在早期地球上進一步進行化學反應。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丹尼·格拉文(DannyGlavin)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表示,這項研究肯定增加了早期地球的前生物(在生命出現之前存在)湯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的清單。

其他科學家也受到了鼓舞。倫敦帝國學院的天體生物學家馬克·塞普頓(MarkSephton)教授表示,“這是我們需要證明我們是在太空中創造的最後成分之一”。

他表示,隕石是“時間膠囊”,記錄了行星形成之前發生的事件,是以走向生命的第一個化學步驟可能發生在地球存在之前。

日本的研究無疑給泛生論假說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它的支援者們希望,當科學家們能夠檢查由美國宇航局和日本航天局開發的宇宙飛船從兩顆大的小行星(龍宮和貝努)上采集的樣本時,将會得到進一步的證明。

專家表示,生命的成分在太空中漂浮,等待找到一個具有适當條件的星球,這種可能性令人震驚。當然,更令人震驚的是,“泛生論”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向發揮作用——我們自己的星球可能已經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播種了生命。

文/南都記者 陳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