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今年真的是國産劇紮堆霸屏的一年,從年初的《開端》,到前段時間感動無數人的《人世間》,再到熱議的《親愛的小孩》,可謂是掀起了追劇熱潮。雖然《親愛的小孩》這部劇已經大結局,但是兩極分化的口碑,讓人民日報在播出前期就兩度批評它是“刻意狗血,販賣焦慮”,而大多數女性觀衆卻認為它高度還原了生活,将婚姻中的雞毛蒜皮刻畫得淋漓盡緻。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對于這部劇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有人說男主肖路是現實渣男,女主方一諾是又慘又“作”,他們離婚是必然的;也有人說方一諾離婚的最大受益者是謝天華,他終于得償所願了。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但大力嬷嬷看到現在,卻為肖路與方一諾的這段婚姻感到可惜,他們之間其實并非沒有感情,很多事情如果處理好,根本不會走到離婚這一步。而導緻他們結束婚姻的因素,其實在每一對夫妻身上都發生着。

總是用惡毒的話

最苛刻的标準要求對方

在劇中,方一諾和肖路離婚分割财産這場大戰可以說人間真實,還原了生活中夫妻吵架最真實的場景,你一言,我一語,句句都往對方身上撒鹽紮刀子,甚至從口舌之争到動起手來。總之,絕對不能讓對方好過!

雖然,我們都會說“吵架沒好話,當不得真!”但卻很少有人真的能釋懷,更多的是把這些“氣話”當做下一次吵架的“材料”。

除了吵架的惡毒外,其實劇中很多細節也将現實中,我們對伴侶的“苛刻”表現得淋漓盡緻。就像一諾生孩子時,很希望肖路能留下,但又故作大方的讓肖路走,等肖路真的走了又會失落、失望。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也是如此,總喜歡給對方設定各種考驗來驗證對方對自己的感情,若是沒有意會或是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發脾氣,覺得對方不愛自己!其實,你要麼不說要麼就不要讓對方變成自己肚子裡的“蛔蟲”,一段感情中,最忌諱的就是猜來猜去。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細枝末節的東西不說清楚

其實最傷人

什麼是無聲的傷害?大概就如同劇中,面對一諾産後失禁,肖路雖然幫着處理了,但他反複洗手、消毒的這種行為,卻深深地刺痛了一諾敏感的神經,她覺得肖路這是在嫌棄她。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肖路若是真的嫌棄,他是連動手都不會動的,他的行為可能隻是出于人的本能反應。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這種情景在現實生活中的夫妻間是非常常見的。大力嬷嬷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有被伴侶嫌棄、挑剔的經曆,可能是對方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或說話的語氣。但其實,我們感受的這種嫌棄未必是對方的真嫌棄,因為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給予對方這種感覺,而這些,很多時候隻是造成誤會的本能反應,或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敏感,但如果沒有及時解釋清楚的話,卻是最傷人的。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翻篇主義

讓問題積重難返

在大力嬷嬷看來,方一諾和肖路的婚姻難以繼續下去的一個很大原因,其實是他們遇事從不會主動溝通。成為媽媽的一諾,因為産後的焦慮,身心的疲憊,讓她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意願去站在肖路的立場上想問題,而作為爸爸的肖路能和稀泥就和稀泥,出現問題,不從根源上解決,總想着盡快擺平,久而久之習慣隐藏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不積極交流與溝通,用工作麻痹自己,盡可能地逃離家庭。彼時他倆的婚姻已經像一艘裂了縫的船一樣,不管有沒有出軌朱珠,早晚都會沉沒。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其實,在所有的婚姻裡頭,大部分男人都會奉行翻篇主義,他們希望事情趕緊翻篇過去,因為吵架隻會浪費精力和感情,而翻過去這件事就好像不存在、沒發生過。但這樣真的就解決問題了嗎?未必!翻篇隻是自己騙自己,出現問題,如果當下不及時溝通解決好,隻會成為下次吵架的導火索,甚至讓問題在日複一日中積重難返!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面對婚姻問題

一言不合就離婚

大力嬷嬷之是以覺得一諾與肖路的婚姻很可惜、意難平,是因為他們的離婚其實都并非出自本意,而是一諾在傷心、震驚、憤怒、氣惱、崩潰,幾種情緒累加起來後做的沖動決定。一開始,她隻是想出口惡氣算了,畢竟,孩子還那麼小,她還不想讓孩子沒有爹。但後面很多事情趕到一起,加上各自的脾氣,整個事情逐漸失控,最後也就真的離婚了。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在生活中“一言不合就離婚”的沖動型夫妻,着實不少,根據民政部資料統計,自2003年起,大陸離婚率連續16年上漲。

使用登記離婚方式

結束婚姻的離婚比例

2003年占比50%

2018年占比80%

沖動輕率離婚現象更是持續增加

但離婚之後呢?生活真的會幸福很多嗎?事實是,如果不能擺脫被情緒支配的“牢籠”,就算經曆再多段婚姻,也還是會有一地雞毛的瑣事,在等着我們去面對。

缺乏邊界感

是對婚姻最大的威脅

如果說,方一諾和肖路的婚姻注定走不到頭,那麼壓垮他們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來自于肖路在婚姻中缺失的邊界感!當他與朱珠一起吃路邊攤,一起在馬路上閑逛,甚至還送口紅給對方當做感謝禮時,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已婚男人這件事!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事實上,在成年人的感情觀裡,一定要懂得邊界感。什麼是邊界感?邊界感是指對人際交往界限的判定或重視程度。對于已婚人士來說,邊界感就是要明白,什麼事情是普通朋友之間可以做的,什麼事是隻能和戀人做的。如果沒有邊界感,頻繁和異性接觸,就是婚姻中最大的隐患。

《紐約時報》組織

5000個美國人參與男女界限調研

53%的女性

45%的男性

觀點:已婚男女和伴侶之外的異性

單獨吃飯并不合适

在任何一段兩性關系當中,如果其中一方邊界感缺失,都很容易讓這段關系出現嚴重的問題,甚至可能成為對方出軌的原因。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除了與異性相處的邊界感沒有把握好之外,很多婚姻裡的男女也“拎不清”大家庭與小家庭之間的邊界感,要麼是任由雙方的父母過度插手小家庭之中的大小事情,要麼是妻子把自己活成了媽,事事包辦。其實,兩個家庭畢竟是兩個家庭,搞不清楚這一點,沖突遲早會發生!

《親愛的小孩》這部劇雖已完結,但大力嬷嬷希望大家不要隻顧着看劇中表面的“爽點”,覺得一諾離婚後還能再找到謝天華這樣的好老公很解氣。而是要看到,正處在婚姻裡的我們如何才能避免把婚姻經營成一諾和肖路的“意難平”。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圖檔源自《親愛的小孩》官方微網誌

婚姻沒有十全十美

每段婚姻裡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問題

但不要一出現問題就把

“離婚,不過了!”挂嘴邊

有句話說得很好

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能憤怒地表達

尤其是離婚這種大事上

再恩愛的夫妻

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

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沖動

還是那句老話,相愛容易,相守難

大力嬷嬷希望每對夫妻

都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和包容、律己的智慧

那麼幸福就在眼前

《親愛的小孩》已結局,但關于婚姻的思考還沒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