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有很多人反應說讀不懂。其實是沒有認真閱讀,很多情節和伏筆很簡單。隻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細節,走馬觀花罷了。
曹雪芹設計的故事情節和伏筆非常巧妙,往往是故事與故事互相呼應,情節與情節前後關聯。頗為契合一個俗語:世間百毒,五步之内必有解藥。

《紅樓夢》中的重要伏筆和線索,答案往往都在故事的附近。這裡舉三個例子。
比如,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這件事主要有兩個作用。
一,揭開金陵十二钗之主旨。
二,影射賈珍爬灰,秦可卿之死。
先說金陵十二钗的“薄命”主旨,是金陵十二钗判詞和《紅樓夢》曲子。
那麼,太虛幻境在哪裡?太虛幻境的典故出自哪裡,“情”之主旨又是什麼?
答案非常簡單,都在第五回就有答案。
太虛幻境并不遙遠,就在秦可卿的房中。
細數曹雪芹陳列的秦可卿房中陳設,前後十幾樣物品,并非突出秦可卿的身份。而是每樣都能對應金陵十二钗判詞中的一個人。賈寶玉一入秦可卿房間就入夢,隻因房間就是夢鄉。
太虛幻境源于北宋詞宗秦觀秦太虛,曹雪芹寫得不要太清楚。
而太虛幻境情之主旨,無疑是秦觀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以自行品味,不多贅述。
再說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影射賈珍“爬灰”。
“漫言不肖皆榮出”是指賈寶玉對秦可卿有意淫之情。
“造釁開端實在甯”是指賈珍對秦可卿皮膚濫淫之惡。
從賈寶玉故意接近秦可卿,巧立名目睡到秦可卿房間,就能明白秦可卿是在不知不覺中,着了賈寶玉的道。
同樣,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也不存在與賈珍通奸之事,是被賈珍故意設計,“爬灰”受辱而死。
爬灰是真,不存在通奸。淫喪天香樓非秦可卿過失,而是賈珍施暴,可卿遂死!始終清白。警幻仙子論“意淫之詞”講得很清楚。
再比如,賈元春省親,賈家傾盡家産修建大觀園迎接貴妃省親。明明是天大的喜事,為什麼秦可卿要用“鮮花着錦,烈火烹油”來形容未來之悲?還說“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答案就在元春省親前後尋找。
第十六回,賈琏細說元春省親,提到妃嫔省親是太上皇下旨,細思極恐!
皇帝沒下旨,太上皇下旨,賈家竟然踴躍響應了。
稍微對曆史有點了解的,就知道“雙懸日月照乾坤”這種情況下,臣子一定要謹小慎微擺正位置。
太上皇和皇帝從來都是“政敵”,不可能父慈子孝。臣子響應太上皇,必然與皇帝有嫌隙。舉個盡人皆知的簡單例子就是“和珅扳倒,嘉慶吃飽”。和珅就是太上皇臣子,不忠順嘉慶被幹掉。
賈家任性聽從太上皇旨意操辦省親,忠于太上皇,必然讓皇帝側目。曹雪芹通過元春省親後另一個線索馬上做了補充。
第十九回,元春省親後,正月裡襲人回家了。此時她已經與賈寶玉偷試雲雨情,但賈家并不重視她。
襲人回家是哥哥花自芳親自來接,又親自送回。賈家冷淡沒有表示,花家想要贖回襲人,也是沒得到好處。
曹雪芹借襲人回家影射元春省親對賈家毫無好處。賈家冷淡處理襲人,就是皇帝對賈家不置可否的态度。
等到第五十一回襲人再回家,那時候王夫人認可,再回看襲人得了“婆家”悉心照顧,不啻衣錦還鄉,何等氣派。
兩廂比較就能知道賈元春省親背後,皇帝不滿賈家所潛在的危機。果然賈家白花錢,事後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好處。
比如,元春此人小肚雞腸不辨是非。判詞說她“二十年來辨是非”就是反話。
元春的胸懷如何展現?從她省親修改蓼汀花溆為花溆,去掉紅香綠玉中的“香玉”為怡紅快綠,喜歡唱《钗钏記》的齡官,就表達反對林黛玉,支援薛寶钗的立場。
在詩書傳家和富貴傳家中選擇後者,元春可謂目光短淺。後文端午節賜節禮,更是她一手導演。
元春的立場在第十八回,代表了王夫人。
賈政的立場則在第十七回,代表了賈母。
第十七回賈政說潇湘館“若能月下在此窗下讀書,不枉虛此一生”,說蘅蕪苑“無味的很……有趣,隻是不大認得”,就是他支援林黛玉,反對薛寶钗的立場。
同樣,元春省親不見賈環,原文說賈環有病沒好。
結果元春一走賈環便活蹦亂跳的出來打臉。元春燈謎賈環錯了沒禮物,賈環燈謎她也不猜,都證明元春其人目光短淺,心胸狹窄。
由此,元春同意賈家操辦省親,掏空賈家家底也就不意外了。換成賈探春絕不會同意賈家操辦省親。省親勞民傷财并非強制,不辦最好!
而賈元春修改紅香綠玉,去掉“香玉”改為怡紅快綠,是為反對林黛玉,答案也就在原地。
賈寶玉作“綠玉春猶卷”被薛寶钗看見後勸他“她(元春)因不喜綠玉,你還作綠玉與她争持……改了吧”。
元春一走,馬上曹雪芹就安排賈寶玉講述“小耗子偷香芋”故事,交代林黛玉就是真香玉。賈元春反對寶黛姻緣的立場一清二楚。
為什麼寶黛姻緣适合賈家?因為“有眼不識真香玉”,林如海的女兒才是最适合賈家的“香玉”,小耗子說得很清楚。
再者林如海怎麼死的,原文因元春晉升賢德妃、省親一事,一直沒倒出空交代。
元春省親結束,馬上借“小耗子偷香芋”故事影射了兩淮鹽政“耗子”監守自盜的貪腐大案,林如海和妻子兒子之死,細思極恐。林黛玉進京實為避難。
關于林黛玉進京為避難,從妙玉身上也有展現。邢岫煙說妙玉“因權勢不容”才來到京城,就是避難之意。妙玉也是元春省親前來到的賈府。
還是妙玉拿出自己的“綠玉鬥”給賈寶玉。寶玉怕唐突不敢用“綠玉鬥”,第三次放棄了“綠玉”林黛玉。
紅香綠玉、綠玉春猶卷,綠玉鬥……綠玉就是黛玉的象征,寶玉卻屢屢放手。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曹雪芹借“綠玉”二字清楚告訴讀書人,寶黛二人悲劇結局。賈寶玉“要不起”林黛玉。
類似的閱讀線索和方法極為簡單,基本都圍繞在故事主線周圍找。《紅樓夢》不難,就看是否用心去閱讀了。
文|君箋雅侃紅樓
還請幫忙點贊、收藏,能關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