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小心肝,關注不迷路。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應。是以春季是養肝、護肝的最佳時節。養生,最基本的包括精神、情志、作息、運動和飲食調養。

養肝注意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1:養肝應該多吃酸
“中醫有‘五味入五髒’之說,有人認為食物中的‘酸’與肝對應,想補肝,多吃酸沒錯吧?”
在春季,不少人選用酸味食物直接吃或用來作為調料入菜提味,比如烏梅、山楂、檸檬、橙、橘等水果以及醋等。
實際上酸味入肝沒錯,但認為春季養肝應多吃酸,卻是一知半解,陷入養肝誤區。
有不少人是肝火過旺,如果再用酸味補肝,無異于“火上澆油”,反易因肝火過旺容易傷脾,影響胃腸功能。春季養肝更主張“少酸增甘”。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增甘”可不是指要多吃甜食,而是指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氣的食物,如菠菜、胡蘿蔔、蕃薯、南瓜、栗子、山藥等,對于肝火旺、肝陰虛的人群都有幫助。
誤區2:多吃肝髒能治肝病
“中醫有‘以形補形’的說法,那麼吃肝髒不但能養肝,還能治肝病?”
實際上吃動物肝髒,可用于肝血虛所導緻的眼花、夜盲等症狀,正所謂“肝開竅于目”;而從西醫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吃動物肝髒,有利于給眼睛補充充足的營養,進而改善眼疾。從這個角度來說,吃肝是可以養肝的。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吃肝髒能治肝病,特别是對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患者。實際上,肝病患者多數都表現為濕熱瘀阻,需要清除肝膽濕熱,這些疾病依靠多吃肝髒不可能治好,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誤區3:吃素就能遠離脂肪肝
隻吃素,少吃或者就不吃肉,能讓脂肪肝消失嗎?”
患脂肪肝并不一定是攝入高脂肪食物多了才易發病,也并非隻是胖子的“專利”,飲食上隻吃素的人群,也會是脂肪肝的“候選人”。
這是因為,如果脂肪攝入少,可能會讓人吃更多主食,以滿足飽食的感覺。而白米飯、白面包、蛋糕、餅幹、甜飲料等食物含有大量糖分和澱粉,進入體内後,超過了人體代謝的需要量,就會轉化為甘油三酯,若在肝髒儲存過多的甘油三酯,就會轉變為脂肪,進而形成脂肪肝。
誤區4:排毒益肝,運動越多越好?
“多運動可以出汗,能不能幫助肝髒‘排毒’?”
運動确實有助體内陽氣的升發,對肝髒有好處。但是,運動并非越激烈越好,運動時間太久、強度過大、出汗太多,耗傷陰血,反而傷肝。
建議每周最好能堅持5天的有氧運動,如跑步、遊泳等,每次運動最好控制在單次時間40~60分鐘、運動時最高心率不超過(180-年齡)。春天養肝最重要的是“養神”,不妨到戶外“找樂”,比如踏春賞花、遊山玩水、郊遊散步等,既可以使全身的關節和肌肉得到适度運動,促進氣血暢通,也可以使得精神通達,情緒穩定,進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該如何養肝最合适?
1、調飲食
中醫認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是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總的飲食養生原則是:主食中适當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保證适量的優質蛋白質;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2、多鍛煉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養肝護肝也需要适當的運動。但是建議現在疫情有一些嚴重。建議可以自己在家裡做瑜伽、仰卧起坐等基礎練習。
3、保持充足睡眠
“人卧則血歸于肝”,這句話來自于《内經》。是以,建議各位在晚上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