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封面圖 |《落葉歸根》劇照

文|風馬牛 (微信公衆号:馮侖風馬牛)

01

送死者最後一程

「你真好,」亞曆克斯(用于科學實驗的一隻鹦鹉)說,「我愛你。」

「我也愛你。」

「你明天會來嗎?」

「是的,我明天會來。」

但那天晚上,亞曆克斯在他的籠子裡悄然逝去,為學習複雜任務的一生畫上了休止符。人們原本以為,那些是隻有靈長類動物才能掌握的本領。

這是曾刊登于英國知名商業雜志《經濟學人》的一則訃告開頭,「死者」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一隻鹦鹉,逝于2007年,終年31歲。亞曆克斯,據說是「鳥類學習實驗」項目Avian Learning Experiment(Alex)的縮寫。

鹦鹉亞曆克斯的訃告被收錄進《訃告》一書,作為第二個故事。《訃告》由過去刊登于《經濟學人》雜志上的201則訃告集結而成,最近在國内翻譯出版,原版早在2008年面市。

本書作者之一安·羅是《經濟學人》訃告欄編輯及主筆。這本雜志自1995年開設「訃告」欄目以來,每期都以一篇訃告作為收尾,在業内享有盛譽。有人說:沒有哪輛靈車比《經濟學人》的訃告更能體面地送死者最後一程。

去年,三個中國人進入安·羅的視野,搭上了這部「靈車」: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改革開放後從股市賺到第一桶金的「楊百萬」楊懷定,以及《火車上的中國人》記錄者、攝影師王福春。

安·羅在最近一次采訪中重申了訃告主角的選擇标準:自訃告版開設以來,候選人的标準一直未變,他們的生活必須過得有趣,發人深省,至于是否符合通常意義上的「美好」,也沒太大關系。我們并不一味地頌揚、贊美死者。基斯(另一位作者)對小人物特别偏愛,哪怕有大人物在同一時間去世。訃告讓人明白,幾乎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值得傾聽的故事。

你可能不知道,訃告版(obituaries)是英美報紙上最受歡迎的版面之一。美國有「訃告三魁首」:《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矶時報》;英國是「四巨頭」:《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許多報紙設有訃聞版,不僅報道已故政商名流,也不吝為數量衆多的普通人留出版面。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圖源:紀錄片《訃聞Obit》

為什麼訃告如此重要?

「某人的死之是以重要,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如此重要。」《紐約時報》訃告記者山姆·羅伯茨說。《紐約時報》是美國訃告界的标杆,平均每年刊登1000多則訃告,擁有一個規模龐大的訃告庫。

在美國,每個名人可能都有兩個疑問:網際網路上留下了多少張我不得體的照片?以及,《紐約時報》已經為我寫好訃聞了嗎?

為那些年事已高或身患重病的知名人士提前撰寫訃告,是新聞界的慣常做法。2016年,《紐約時報》一位訃告作者退休時,留下《一篇寫給訃告生涯的訃告》作為告别信,這篇文章裡他提到:

從訃告部門退休這件事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我可能是走了,但你們卻不會完全擺脫我。我的署名大概會繼續出現幾個月,乃至幾年,因為我寫的四五十篇訃告的主角尚在人世——用不客氣的訃告圈行話叫「未來的死者」。也許,我的署名甚至會在自己死後出現一兩次。順便說一句,這可不是我渴望發生的事。

新聞界把這些提前寫好的訃告叫「預稿」。在業内,《紐約時報》「預稿」最多,有1000多份。

這些「預稿」常常引起麻煩。

2008年,彭博新聞社釋出了時任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的訃告,可事實是,喬布斯安然無恙。這篇訃告全長2500個單詞,翔實介紹了喬布斯生平,盛贊他為資訊技術和娛樂産業等作出的貢獻。彭博社後來解釋,員工當天更新編輯系統資料時,誤把喬布斯的「備用」訃告公之于衆。

2011年,誤會遺憾地成為現實。《紐約時報》網站的喬布斯訃告下,積累了近1500條的評論像1500朵圍繞在墓前的鮮花,讀者們湧入這塊「虛拟墓地」,悼念這位改變了世界的人。

那位退休訃告作者提到的「自己的署名在自己死後繼續出現」的情況也絕不是杞人憂天。《紐約時報》曾為本·拉登的訃告前後準備了10年,2010年,本·拉登還未落網,其訃告作者之一邁克爾·考夫曼就撒手人寰,一年之後,訃告主角才被美軍擊斃。

2020年4月,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因感染新冠進入重症監護室,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訃聞記者安德魯·布朗的第一反應是震驚。這位訃告記者50多歲,與首相年齡相仿,感到新冠的威脅離自己如此之近,但随後,一種專業的緊迫感占據了上風——他必須為報社的「預稿庫」增添一員。

說句不厚道的話,完全不用懷疑,現年95歲且屢屢傳出死訊的英國女王已經進入了歐美各大媒體的「預稿庫」。在英國,王室提前為成員制定葬禮計劃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業内人士相信,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甚至親自參加了自己「葬禮計劃」的制定和修改。那麼也不排除,王室的官方訃告、自己葬禮上的悼詞,女王也已經過目了。

一些作者們坦承,如果自己事先寫好了某個大人物的訃告,有時會意識到自己在等待這個人死去。《洛杉矶時報》為伊麗莎白·泰勒撰寫訃告的記者說:12年間,她「差點」死了很多次,我确實覺得和她有一種特殊的聯系,是以當它真的派上用場時,我真的很難過。

02

國務卿和垃圾工,你選誰?

英美各大報網站上,訃告(Obituaries)往往都單設一欄,點選進入,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逝去之人的頭像映入眼簾。不是你想象中的莊嚴肅穆,他們生前最生動的瞬間在此定格,音容宛在。

在訃告欄裡,死亡成為一件平等之事。因為訃告按日期排列,一個普通人的離世消息時常跟某個「大人物」相鄰。美國訃告作者瑪裡琳·約翰遜這樣形容自己的職責:善良的人不斷死去,訃告作者的工作就是引導他們退場,同時保住他們的尊嚴。每條訃告就像死去之人的指紋,彰顯此人的與衆不同之處。每條訃告仿佛都在說,世上又少了一個特色人物,這樣的人今後再也見不到了。當一個與衆不同的人去世時,訃告以最快的速度讓世人知道自己的損失。

瑪裡琳·約翰遜著有《先上訃告,後上天堂》,2007年在國内出版,書裡披露了許多關于訃告的趣聞。

比如1826年7月4日,美國第二、第三屆總統約翰·亞當斯和托馬斯·傑弗遜同一天撒手人寰,離他們簽署《獨立宣言》正好50年。《紐約美國人報》裡寫:一生之中,他們無比珍愛的莫過于自由,自由也最終由他們昭告天下。在自由到來五十周年之際,兩位「載入史冊」的愛國者溘然長逝。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衛報》的訃告把逝者按領域分類,你會發現某個領域誰在同一天離開

書裡還列舉了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訃告,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喪主,平生見不得打開的汽車引擎蓋,一見到就要湊過去看看車子出了什麼毛病,哪怕根本不認識車主;一位喪主,最不喜歡看電視時人家擋在他前面,隻要一看電視,他就什麼都不管,房子着火了都無所謂。

曼哈頓一家店鋪的老闆,精于為婦女選擇尺寸合适的胸罩,大多數時候隻需一瞥,從來用不着拿軟尺比量。她享年九十四歲,胸罩尺寸34B。

一個培育出367種洋芋的農民,有人打電話來訂貨的時候,他都要和對方談一談,看對方配不配買他的洋芋。他仿佛是要把孩子托付給他們一樣,必須先作人品測試。他覺得,如果人們能從一個小小的洋芋中知道什麼叫品質,就能推而廣之,認清世間萬物的品質。

平民化是英美報刊訃聞報道的一大革命,始于上世紀80年代。費城《每日新聞報》訃告作者吉姆·尼克爾森成為「普通人訃告」的開拓者,他的筆為費城當地老百姓而書,将普通人訃告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模仿者很快在全國湧現。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著名訃告論壇 alt.obituaries,人們在這裡釋出訃告

在此之前,訃告新聞部就像冷宮,訃告作者在報社内被稱為「全職殡葬員」,隻有幹不下去的記者才會被發配到這裡。尼克爾森改變了訃告作者們的地位。在訃告圈,後輩們管他叫「我們大家的父親」。

1987年,美國報紙編輯協會授予尼克爾森一項傑出寫作獎,以此表彰他「為費城普通人所撰寫的細節豐富、多姿多彩的訃告。」這是報紙編輯協會首次嘉獎一位訃告作者。20 多年後,專業訃告作家協會(SPOW)為他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尼克爾森有許多口頭禅,比如:我是在報紙上為他們争取權益的人,為他們的版面而戰,為他們的尊嚴而戰。比如:你不能躺在從前的功勞簿上吃老本,因為下一個家庭在乎的不是你從前寫過什麼,他們隻想知道,你會為他們的親人竭盡全力嗎?

再比如:大人物之死和我沒關系,那是城市新聞版的内容。如果你出門度假,你會惦記國務卿還是替你收垃圾的人?當然是後者。

2019年2月, 這位「普通人訃告之父」永遠擱下了手裡的筆。《華盛頓郵報》為他撰寫的訃告以那句口頭禅結尾:如果你出門度假,你會惦記國務卿還是替你收垃圾的人?當然是後者。

在世界範圍内,近年來最轟動的「普通人訃告」當屬《紐約時報》于2020年5月放在頭版的「千人訃告」,列出了1000個死于新冠疫情者的名字,每個名字字尾着一條濃縮其一生的短語:

「瑪裡昂·克魯格,85歲,華盛頓州柯克蘭,喜歡開懷大笑的祖母……」

「 羅米·科恩,91歲,紐約,曾經從蓋世太保手中拯救了56個猶太家庭……」

「朱利安·安吉亞諾·瑪雅,51歲,芝加哥,一個把生活過成派對的人……」

「克裡斯汀·麥克勞林,86歲,芝加哥,話痨,從來不會無話可說……」

「羅尼·埃斯蒂斯,73歲,馬裡蘭州史蒂文斯維爾,總想着靠近大海……」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訃告并非關于死亡,而是關乎生命。這是訃告記者們的共識。遺憾的是,他們很容易喜歡上自己的寫作對象,卻永遠沒有機會見到他們了。

03

訃告的「生意」

英美各大報紙之是以重視訃聞版,除了對「平等主義」的追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訃告能為報社帶來收益。方式有兩種:

第一,作為「新聞」、由訃告記者們免費撰寫的逝者故事,深受讀者歡迎,成為各大報争奪讀者、提高發行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種,除了免費的「訃聞」(Obituaries),各大報紙還提供付費的「死亡通知」(Death Notice)服務,屬于分類廣告。例如出現在《紐約時報》「千人訃告」中的一部分死者資訊即編輯從死者家屬花錢刊登的Death Notice找到的。

一些兼職訃聞作者也會在自己的個人首頁上釋出消息,為死者家屬提供收費的訃聞寫作服務,價格一般在幾百美元。

「死亡通知」隻是報紙分類廣告的其中一種。有報紙設有出生、婚姻和死亡 (BMD) 版面,作為公衆資訊釋出的管道,收取廣告費。2016年默多克大婚,迎娶第四任妻子時,即在自己掌管的《泰晤士報》「出生、婚姻和訃告」版面刊登了這則「廣告」。

在國内,報紙上一直有付費的「死亡通知」。一位記者記錄過關于訃告的往事:1993年初夏,我父親去世後,沒有發訃告,我隻在集鎮家門口的牆壁上貼了張白紙,黑字寫着相關内容廣而告之即成。回溫州後,我倒是在《溫州晚報》中縫裡發了三十幾個字,像模像樣地鳴謝若幹愛心人士,足有一張八分錢郵票那麼大的版塊。

如今,在一個名為「登報通」的小程式上,你可以找到不同類型的登報啟示服務,訃聞就是其中一種,每家報紙的價格各異。這些啟示将出現在報紙的中縫和邊邊角角處,像時代洪流中一朵朵不起眼的浪花。

一個與死亡打交道的職業

而國内新聞業關于另一類——訃聞報道的探索相對緩慢。

早在80年代,《光明日報》曾規定「副高職稱以上人員逝世方可見報」。在官方報刊上,訃聞報道以政要和社會名流為對象,其報道版次、位置和版面大小等都有嚴格要求。

研究表明,2003年《楚天都市報》推出的「懷念」欄目,開創了都市報刊登普通人訃聞的先河。《楚天都市報》的編輯部記錄了這段往事:我們先後于2003年、2004年清明節,在楚天都市報社會新聞版推出《懷念》專欄,試圖通過誠意和善意,讓讀者逐漸接受這一新聞報道的新品種。我們把訃聞專欄定名為《懷念》,展現了「軟着陸」。

2005年3月,《新京報》推出的「逝者」版被認為是内地首家定期做整版訃聞報道的媒體。随後,訃聞報道在國内地方性都市報中迎來高潮。《南方人物周刊》《财新》雜志也都推出了訃聞專欄。

但鑒于中國文化對「死亡」的忌諱,多數媒體依然沿用了委婉的欄目名稱「逝者」代替「訃告」。

《先上訃告,後上天堂》作者在書的結尾說:訃告表現的是對死者的敬意,緬懷這個曾在人世閃爍然後逝去的生命,與此同時,也是一種挑戰,是向上帝或群星揮舞的拳頭。

2018年,《紐約時報》推出 「被遺漏的逝者」(Overlooked)欄目,開始補發該報過去因「性别歧視」而遺漏的女性死者訃告,以修正曆史的錯誤。

有些訃告或許會遲到,但不應該缺席。

參考資料:

[1] 《訃告》 新星出版社

[2] 紀錄片《訃聞Obit》

[3] 《先上訃告,後上天堂》 新星出版社

[4]《用兩頁紙寫滿一生》 來源:讀庫

[5]《千人訃告背後,是100000個曾經鮮活的生命丨谷雨計劃》

[6]《先上訃告,後上天堂:外媒悠久溫情的訃告文化》 來源:界面

[7]《大陸報紙訃聞研究》 作者:于泳

[8] As the death toll rises, obituary writers are struggling to keep up,Wired

[9]Obituary writers reveal the surprising things they learn by writing about the dead,Insider

[10] Isabelle Fraser:An Interview with Ann Wroe, Obituaries Writer for The Economist

圖檔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 彭彭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顧問|王淑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