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2022年4月26日,在南通缂絲織造技藝傳承基地、崇川區宣和缂絲研制所,76歲的王玉祥和兒子、女兒為了用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忙碌着。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被稱為中國絲織品活化石的缂絲,又稱“刻絲”,是中國最傳統的一種經緯交織絲織品,也是中國特有的絲織工藝品。它“以梭代筆”,采用“通經斷緯”的絲織技藝織成,制作過程繁複而耗時,有着“一寸缂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盛名。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王玉祥是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通缂絲織造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他從事缂絲制作40多年,熟練掌握本缂絲、明缂絲、絽缂絲、絨缂絲、雕镂缂絲、紫峰缂絲、假縫缂絲等技藝,他在傳承缂絲技藝的過程中大膽創新,把這些技法巧妙地融會貫通,運用到缂絲字畫、唐卡、華服、龍袍和其他缂絲工藝品上。2010年,由他參與設計制作的彙集七種缂絲工藝于一身的“鸾鳳雙栖牡丹”被首都博物館收藏,這是首博首次收藏當代成衣藏品。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據介紹,兩年來,他們用南通缂絲織造技藝複制宋朝、明清等朝代名畫34幅,讓這些被國内外博物館收藏的曆代名畫以被稱為中國絲織品活化石的缂絲技藝展現。其中缂絲複制的藏于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五代徐熙繪畫作品《玉堂富貴圖》獲深圳文博會金獎,宋代沈子蕃《花鳥圖》 作品獲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 。

非遺缂絲技藝展現曆代名畫

由于願意從事缂絲制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為了缂絲傳承不“斷代”,王玉祥讓自己的兒女都從事了這個行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20年,兒子王曉星獲得江蘇省進階鄉村振興技藝師職稱, 成為江蘇首批晉升至“教授級”的鄉土人才,獲評為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産業發展、帶領群衆緻富的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稱号。

文、圖|記者 許叢軍

END

來源:南通釋出 編輯:王婷 實習編輯:季佳芊

歡迎廣大網友積極供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