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艙故事|病友間像街坊鄰裡,方艙醫院病區用“裡弄”命名

方艙醫院裡也有了“弄堂”。

近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簡稱上海嶽陽醫院)接管的虹口區紀念路方艙醫院裡有些熱鬧,患者不僅能享受海派中醫的優質醫療服務,還能在艙内感受到了一絲絲海派文化氣息。

方艙故事|病友間像街坊鄰裡,方艙醫院病區用“裡弄”命名

大白們為病區貼上裡弄辨別。本文圖均為上海嶽陽醫院 供圖

院方表示,在該方艙醫院裡,住進來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大多是輕症及無症狀者,很多人不覺得自己是病人。“虹口有很多百年弄堂,石庫門房子和獨立老建築,海派裡弄文化濃郁。紀念路方艙醫院收治的病人大多來自虹口區,很多是老上海人,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嶽陽醫院周嘉院長想到,弄堂具有上海文化特色,記載了上海的故事,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與心态,艙内的分區如果用老上海傳統的“裡”、 “弄”、“坊”來命名,不僅可以凸顯海派文化,還能極大程度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舒緩大家在艙内緊張的情緒,病友間也像極了街坊鄰裡。

方艙故事|病友間像街坊鄰裡,方艙醫院病區用“裡弄”命名

大白們為病區貼上裡弄辨別。

經過“布置”,“大白”們在病區裡的牆壁上貼上了以虹口馬路命名的涼城裡、廣中裡、山陰坊、天潼坊等辨別,也有同心裡、攜手裡等特色裡弄名。

“吹風機是剛剛問同樂坊的小姑娘借的。” 一名感染者王阿姨表示,自己來方艙的時候準備不充分,現在吹風機、鏡子都是問“鄰居”借的,平時住在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和鄰居的交往并不多,在這裡感受到了鄰裡溫暖。

“在這裡,我有種住在小時候弄堂的感覺,街坊鄰裡每天一起聊聊天,碰到問題,大家都會幫襯一把,感覺不錯。” 參與方艙醫院裡弄布置的患者章先生在出院那天表示,“在這裡,大家結下了特殊的情誼。現在要分開了,還真有點不舍,現在希望疫情早日散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