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作者:熊熊講武

最近,俄軍終于開始了對哈爾科夫方向的再次進攻;從俄軍北部叢集的實際動作看,它顯然是朝着打造安全區的目的來的。

當然,這個安全區自然不大可能是整個北部戰線都這麼搞,畢竟1000公裡的戰線上都搞“安全區”,那兵力所需甚巨,會嚴重影響俄軍目前的作戰。

可如果是解決重點地帶的安全區問題呢?這倒有現實可能性了。

尤其是别爾哥羅德長期處于烏軍遠端炮火的射程之内,長期的炮擊襲擾令當地俄群眾苦不堪言,俄軍解決别爾哥羅德的安全問題十分必要,而且這也是踐行普京在兩個月前訓示的具體行動。

但即便是保障重點方向的安全區,俄軍還是要面臨兵力緊張的問題。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因為北部叢集需要負責整個1000公裡的戰線,它能集中的野戰機動兵力最多也就兩三萬人,這些兵力執行一次正面戰場強度的大戰役是不太夠的,而且其中不少部隊還是新組建機關,是以俄軍的用兵必須要“節約”。

是以在這次的哈爾科夫攻勢開始後,我們會發現俄軍的實際出兵規模很小,到現在為止也就幾個營而已。

但是特别應當注意的是,俄軍組建的大批炮兵部隊和空天軍的支援力度很大,另外俄軍還投入了相當強的無人機力量到哈爾科夫方向;借助于俄本土作戰的優勢,俄軍火力投放十分兇猛。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這種戰鬥模式,頗有些火力主戰,步兵為輔的高技術戰争意味,而且俄軍的遠端炮火專打烏軍的橋梁、補給點、集結地;無人機則專撲烏軍的火炮、坦克、裝甲車的技術力量。

大規模滑翔制導炸彈和無人機的使用,是烏軍填線部隊一時難以适應的,這加速了其崩潰速度,相應地則起到了很好地支援步兵的作用。

另外俄軍在哈爾科夫作戰還有一大優勢是,西方限制西式裝備對俄本土的作戰;雖然烏軍也偷着用,但确實不敢公開、大規模地使用。

這就使得烏軍自己在承受更強俄軍火力的同時,卻不能對俄軍的縱深集結地、轉運點和軍火庫、指揮所造成威脅。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俄軍可以相當從容地完成集結,輸送,并編組,展開突擊。

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俄軍北部叢集以不多的兵力向前推進,打出一道安全區來,既防止烏軍對俄本土的滲透,又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烏軍炮火對别爾哥羅德市的威脅,其得手的機率是很大的。

當然,吃下邊境線的幾個村莊,是不足以完成安全區需求的;俄軍需要占領邊境線附近的若幹支點,比如說西路俄軍面前的利普齊、東路俄軍面前的沃爾察斯克是必須要占領的。

另外,既然是安全區,就不能是一塊一塊的,它需要連起來才成。

是以俄軍在東西兩路突破後,中間會進行了突擊,以完成整片安全區的打造。

俄軍區區幾個營的攻擊,為何在哈爾科夫攻勢,卻那麼狠辣?

而且俄軍很可能有吃下烏軍在利普齊——韋謝列——魯比日涅一線的防禦區,并加以改造為為己所用;再在東路方向吃下沃爾察斯克後,再向前突擊占領一定的緩沖區後,整個安全區的基本需求就确立了。

至此,俄軍退可以據守安全區,完成防衛邊境的問題;進可以進一步突破,形成對哈爾科夫的正常炮火威脅,并與庫皮揚斯克方向打通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