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尚貴榮:大地在她的筆下低吟高歌

評論

大地在她的筆下低吟高歌

尚貴榮

艾平的散文集《隐于遼闊的時光》,共29篇作品,是對呼倫貝爾草原森林的深度書寫,對天人合一生存境界的深情贊美。這是一個牧民的視角,是一株多年生樹木的視角,是一匹駿馬的視角,作者的感情猶如草原濕地中綿綿的流水,浸潤在全書的字裡行間。于是,呼倫貝爾在她的筆下自如地低吟高歌。

書中的呼倫貝爾,不是單純的景物再現,不是照相機式的機械反映,而是激蕩着艾平的情感和思想,糅合着她對色彩、光線、氣息、聲音的與衆不同的感受,使人想到萊蒙托夫。艾平的呼倫貝爾,就像魯迅的魯鎮、梭羅的瓦爾登湖、肖洛霍夫的頓河,故鄉在作家的眼裡,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和生命的依托。

艾平有一個隐憂,但沒有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書中的每一聲贊美和歌唱,都顯得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那些生靈,生怕那些美麗的風景昙花一現,稍縱即逝。她說:“我要寫一篇黑嘴松雞的傳奇,在原初的大自然離開我們之後,給我們的孩子留下一點美麗的記憶。”

人和世界萬物是渾然而生的命運共同體——大地上一隻螞蟻的死亡,一頭棕熊的消失,一片松林遭遇的火災,完全可能關聯到其他物種甚至人類的生存。“我們見過太多的生态陡變,好在人類也像林中的動物一樣,總結了生存經驗,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必須滿懷敬畏,與大自然共生共榮。”“讓我們在草原上向大自然頂禮膜拜吧,向蒼穹之下所有的生命緻敬吧,給曾經風餐露宿的一代代遊牧先人獻上最好的祝福吧,隻因為他們留下了一個颠撲不破的真理,讓我們人類明白,一旦順從了大自然,就會獲得幸福,永遠吉祥,萬事如意。”艾平是呼倫貝爾草原上的法布爾和布封,是呼倫貝爾森林裡的普裡希文。她兼有豪邁、沉郁、精細、明察秋毫,她“看到了大風景,也凝視過小生命”。

艾平曠日持久地行走于遼闊的呼倫貝爾,她探尋自然奧秘,結識人,親近動物,每一個字都散發着濃郁的草原森林氣息。她筆下的人物,全是普通人。老祖母、蘇和、斯仁道爾吉和娜日莎夫婦、達力瑪奶奶、孟和沙老哥哥、達喜老哥哥、林業工程師梅玉生、狼島主人阿巴嘎、護鳥志願者周曉亮、養育小雁的葛根阿媽、賣牛奶的烏雲挂、賽吉雅和她的百歲額吉、天鵝湖畔的那順烏日圖、鞍具大師巴特爾、老祖父額布格、鋸羊角的額吉、薩麗娃姐姐,這些人就像大地上的草木一般質樸,有着豐厚的文化包漿,無不滿懷慈悲,溫暖親切,平和達觀,生命裡布滿了大自然的旨意,謙卑而又高貴地活着。在生态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今,他們的故事已然成為天人合一的生動寫照。

曆史上的呼倫貝爾,遙遠幽深。艾平并不排斥現代文明對草原的滲透,她所深惡痛絕的,是不尊重自然規律的愚妄行為,是唯利是圖者對草原的無情掠奪。在揭露惡的時候,她更多的是在弘揚善和美,哪怕一星一點,也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它發光。在《隐于遼闊的時光》一書中,《羊群中的一隻雁》《俄羅斯來的丹頂鶴》《鋸羊角的額吉》等篇章,我是流着眼淚讀完的。她寫到了許多動物:棕熊、狼、狐狸、猞猁、駱駝、馬、羊、牛、狗、大雁、鷹、白天鵝、丹頂鶴、黑嘴松雞、雪鸮、草原豆鼠、雪兔、小鹿、駝鹿、馬鹿、狍子、螞蟻。她把鮮為人知的動物的故事講得美妙而生動,真實而傳奇,深沉而詩意,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許多作家都有自己的話語特色,在文學理論上稱之為風格。艾平的文字風格便是唯美、質樸、詩意。而真誠,是《隐于遼闊的時光》所表現出來的基本姿态。

來源:光明日報

《隐于遼闊的時光》

評論|尚貴榮:大地在她的筆下低吟高歌

作者簡介:

艾平曾任呼倫貝爾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呼倫貝爾市作家協會主席,内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現為内蒙古作協散文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散文學會理事。艾平是近年來在全國文壇比較活躍的作家。出版有《呼倫貝爾之殇》《聆聽草原》《風景的深度》《草原生靈筆記》《雪夜如期》《長調》《隐于遼闊的時光》等多部散文集和《一個記者的長征》《春風染綠紅山下》等多部長篇報告文學。曾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徐遲報告文學獎,百花文學獎、三毛散文獎、北京文學獎、華語最佳散文獎、冰心散文獎、汪曾祺散文獎等重大文學獎項以及内蒙古多個重要文學獎項。

内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作家艾平的一部散文新作精選集,是對草原文化的全景式展現,涵蓋美食、人文、曆史、地理等多個角度,從廣闊的時空範圍诠釋草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同時,作者深入發掘遊牧文化與當今生态保護觀念的契合之處,探索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作品文筆優美,行文流暢,富有詩意,将大草原上動人的風物與淳樸深沉的男女老少悉數展現于讀者面前。

小說月報微信

刊物最新動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創作感言,

讀者閱讀心得,文壇潮流脈動,

随時随地向您報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