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文/詩綠鳳

魯迅先生說《紅樓夢》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智慧奇書,詩綠鳳從人情世故的視角,與你分享紅樓精華。

曹雪芹曾把“山中高士”的美譽給了寶钗,紅樓夢裡所有女子都沒得到曹雪芹如此高度贊賞。要知道能被賦予“山中高士”稱号的,都是那些具有高潔品格的超凡脫俗之人。

寶钗自打來到賈府後,風頭就漸漸超過了黛玉,賈府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歡寶钗。

曹雪芹寫寶钗和黛玉兩人時,總是喜歡把她們對立起來寫,這一時期,寶钗可謂春風得意,黛玉則是暗自神傷,真是兩峰對峙雙水分流,黛玉處于下風。

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钗行為豁達,随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钗去頑。

寶钗的存在,讓敏感的黛玉感覺到了危機,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寶钗似乎對于黛玉的嫉妒渾然不覺,依然與黛玉親密如姐妹,看望病中的黛玉,主動送燕窩,發出司馬牛之歎,用真誠感動了黛玉,與黛玉結成金蘭之好。

縱觀寶钗于賈府的各色人等,關系都處得極好,像趙姨娘之類的過氣之人,她都送些小恩小惠不忘了她們弱勢群體的存在,大得人心。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這麼來看,寶钗的确不辜負曹雪芹贈給她的“山中高士”的美譽。

但是古話說得好,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寶钗并非是沒有暗疾的超凡脫俗之人,她靠吃冷香丸來壓制她的熱毒病,一旦失去冷香丸的平衡,她的熱毒病就會顯露出她可怕的一面。

是以,曹雪芹給了寶钗山中高士的美譽,并非說她就是完美無瑕之人,縱觀紅樓夢全書雖然我們确實很少能挑出寶钗的毛病,讓人覺得她是個神一樣讓人敬畏的人物。

但是曹雪芹為了不讓讀者誤讀,專門挑選寶钗在滴翠亭發生的兩件事,來讓讀者看清寶钗并非完美之人,她在無人獨處時,會放松自己,暴露出她的真性情。

農曆4月26日是芒種節,也是寶玉的生日,一到芒種節紅樓女兒總要約定俗成擺各種禮物祭餞花神,這日她們都在大觀園玩耍,獨不見黛玉與寶玉。

寶钗對此尤其敏感,要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她與寶玉來往頻繁連夜晚都不放過,乃至于寶玉的丫頭直腸子的晴雯都忍不住數落寶钗,“有事沒事跑了來坐着,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黛玉卻吃了晴雯的閉門羹,眼睜睜看着深更半夜從怡紅院出來的寶钗不敢說話。

寶钗發現黛玉與寶玉沒來,就決定去找黛玉,其實她更想去看看寶玉有沒有在黛玉屋裡,果然路上碰到了去找黛玉的寶玉。

忽然擡頭見寶玉進去了,寶钗便站住低頭想了想: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況且林黛玉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

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

寶钗考慮問題周全,見寶玉去找黛玉,為避免黛玉吃醋,明智地選擇不去找黛玉,回來的路上,曹雪芹寫了兩件事暴露了寶钗壓抑不住的真性情。

第一件事:寶钗在路上撲蝴蝶。

“隻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将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钗蹑手蹑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果真是那對玉色蝴蝶一上一下迎風翩跹,十分有趣,引得寶钗意欲撲了來玩耍麼?非也,這裡曹雪芹用了春秋筆法,把寶钗見到寶玉去找黛玉的嫉妒心情隐晦地寫了出來。

昨晚才與寶玉談得熱絡,今早寶玉就忘了自己去找黛玉,寶钗吃醋的心難以自控,一對蝴蝶相親相愛的場面此時出現在寶钗面前尤其紮眼,寶钗想象着黛玉與寶玉見面後就像這親熱的蝴蝶,便熱毒爆發,意欲用扇子制止他們,結果滅不了她們,自己反倒累得嬌喘籲籲。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第二件事:滴翠亭偷聽。

說寶钗偷聽有點冤枉她了,寶钗應是無意中聽到小紅與墜兒見不得人的悄悄話,寶钗随後采取了應急措施。

剛欲回來,隻聽滴翠亭裡邊嘁嘁喳喳有人說話。……“嗳呀!咱們隻顧說話,看有人來悄悄在外頭聽見。不如把這槅子都推開了,便是有人見咱們在這裡,他們隻當我們說頑話呢。若走到跟前,咱們也看的見,就别說了。”

寶钗在外面聽見這話,想道:“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臊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

猶未想完,隻聽“咯吱”一聲,寶钗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着叫道:“颦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那亭内的紅玉墜兒剛一推窗,隻聽寶钗如此說着往前趕,兩個人都唬怔了。寶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們把林姑娘藏在那裡了?”墜兒道:“何曾見林姑娘了。”寶钗道:“我才在河那邊看着林姑娘在這裡蹲着弄水兒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還沒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見我了,朝東一繞就不見了。别是藏在這裡頭了。”一面說,一面故意進去尋了一尋,抽身就走,口内說道:“一定是又鑽在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一面說一面走,心中又好笑:這件事算遮過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樣。

寶钗裝做是找藏在此處的黛玉,自己壓根沒聽到她們的談話,結果自導自演的這一幕演的太逼真了,結結實實忽悠了小紅與墜兒。

很多人據此認為是寶钗借機嫁禍了黛玉。

詩綠鳳認為,寶钗這一行為的确讓人诟病,手段卑鄙讓人唾棄,玷污了曹雪芹給她山中高士的美譽。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由于曹雪芹寫寶钗在滴翠亭做的這兩件事寫得隐晦,一般人看不出曹雪芹是在貶損寶钗。

事實上曹雪芹是要通過這兩件事告訴讀者,别看寶钗表面上對黛玉與寶玉的關系不在乎很大度,其實暗地裡她是極度妒忌黛玉的。

女性在潛意識裡妒忌對方,一旦感覺到對方的威脅,就會把自己壓抑已久的妒忌激發出來,通過對某些人和事的過激表現,就暴露了她的真性情。

不論你裝得有多麼的不在乎,但隻要遇到觸發點,你就會撕下毫不在乎的僞裝,把你的真性情在衆人面前暴露得一覽無遺。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山中高士寶钗真是完人?深度解讀她讓人诟病的隐秘之事!

寶钗為人處世總體不錯,但她在滴翠亭嫁禍黛玉這件事暴露了她的真性情,的确讓人诟病。

曹雪芹寫這件事意在告訴我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中再完美的人也會有她的瑕疵,但瑕不掩瑜,寶钗總體不愧山中高士的美譽,不能僅僅因為她的一個小錯,就一杆子打死人,抹殺了她的所有亮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紅樓夢120回通行本》

紅塵三千,不問風雨,隻道本真。

【文/詩綠鳳 】

更多有價值的内容,請關注詩綠鳳的多個專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