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4月25日,本田中國舉辦了以“重塑EV駕趣”為主題的Honda e:N品牌之夜。業内人士都知道,往年本田品牌之夜都會有許多幹貨釋出。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今年的品牌之夜,除了本田技研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釋出了 “e:N品牌宣言”外。重磅資訊就是e:N品牌落地的同平台兩款車型即将上市。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東風本田e:NS1于4月26日正式上市(預售價18-21萬元),廣汽本田 e:NP1将于5月啟動預售。

本田電動車核心理念,有駕駛樂趣不暈車

本田談到e:NS1和 e:NP1,花了最多的精力來提升駕駛樂趣,而不依靠于單純的參數堆砌,宣稱這是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不會暈車是不是動力一般?以東本e:NS1為例,電機最大功率150kW,配置68.8kWh的三元锂電池,采用純電架構“e:N Architecture”的前驅平台,确實不是高性能。

暈車是怎麼樣發生的?暈車現象通常由于視覺資訊與内耳、皮膚或身體感覺的不同引起。例如開車不會暈車,但坐車容易暈車,而後排比前排更容易暈車,這些都是由于感覺與現實的不同而發生的。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為什麼電動車比燃油車更容易暈車?因為電動機扭矩零轉速就達到最大,是以加速也變得突然許多,也就更容易暈車。另外由于電動車更多采用動能回收技術,收電門車輛突然而來的減速,也讓乘客更容易暈車。

而本田通過細膩精準的電機控制,通過不斷調整踏闆響應和動力輸出特性,化解暈車的問題。容易了解一點就是更線性,有力但不暴力的動力輸出。

本田宣稱針對中國消費者日常實際使用場景,在電控程式內建了超過普通EV車型40倍,高達20000種以上的控制場景算法,來應對各種行駛環境。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為此,本田還在運動模式下增加Honda EV Sound加速聲浪,就是像福特電野馬那樣模拟聲浪,以提供更刺激的加速體驗。

本田的工程師甚至還提到,這輛車有着FE電動方程式那種加速聲音,引誘你不斷地踩下油門。

智能座艙實用,但還不夠酷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廣汽本田 e:NP1

本田e:NS1和e:NP1搭載了目前本田最智能的“e:N OS”全棧智控生态系統。這裡面包括了融合了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以及智能數字座艙為一體。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先從螢幕說起,10.25英寸彩色全液晶數字儀表盤是正常裝備,然後有一個像小鵬P5那樣的15.1英寸中控豎屏,以及流媒體後視鏡等。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首次搭載的DMC駕駛員狀态感覺系統比較有意思,它可以識别駕駛員狀态,甚至可察覺到情緒變化進行主動提醒。例如本田工程師提到,能夠識别駕駛者是在看窗外風景,還是在看後視鏡。

看得出本田打造電動車,與造車新勢力理念有所不同。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一輛不會暈車的電動車,本田e:N是如何做到的?

造車新勢更看上的是智能化,而且設計和配置要酷,而本田卻是把核心放在駕駛性能的調校上,智能化方面以實用為主。

但缺點嘛,它依然能讓你聯想起本田傳統燃油車,少了點極客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