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電子産品的普及,網絡文化變得越來越流行,一些網絡小說也随之走紅。不過創作網絡小說的大部分作者都是普通人,并沒有接觸過系統的文學創作教學,甚至很少有作者能夠堅持完結一部作品。
大多數情況下,網絡小說隻是一種變相的快餐文化,因為作者的教育程度不同,網絡小說的品質也良莠不齊。
長時間閱讀這些淺薄的文章,進行快節奏的閱讀,往往會使人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進而影響到人們的邏輯思維與閱讀水準。
總的來說網絡小說也是把雙刃劍,它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心靈上的放松與娛樂,但同時也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水準。那麼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長時間看網絡小說的人,又會存在什麼樣的心理呢?

拖延
拖延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它卻廣泛存在于網絡小說愛好者身上。
不少人因為過分喜愛小說,甚至忘掉了自己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人因為看小說讓自己的眼睛變得近視。因為沉迷于小說所描繪的世界,這些小說愛好者們都染上了非常嚴重的拖延症。
其實拖延症産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拖延者與時間的恩怨。他們常常抱有期待式的邏輯思維,将時間看成一個必須要擊敗的敵人。也就是說當他們産生時間觀念時,常常會認為在某個特定時間前完成任務是非常痛苦的。
這使得他們總是想要在截止時間前開始任務,将痛苦産生的時間向後推遲。網絡小說可以幫助他們打發時間,創造出沉浸閱讀的環境。不過這些拖延患者也會意識到拖延症的存在,并是以産生焦慮的情緒。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網絡小說所帶給他們的舒緩感,反而會讓他們感受到心靈上的慰藉,進而加重自身的拖延症。
也就是說當他們要做某件事情時,他們常常會因為對小說過于沉迷而變得拖延。他們覺得焦慮煩躁時,又會選擇用看小說的方式緩解心中的不安,加重已有的拖延症。
逃避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存在于小說愛好者身上,大部分普通人也會有類似的困擾。每個人都在推遲那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直到最後無法躲避。
事件的大部分工作都有相應的壓力需要承擔,當一個人對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煩躁時,自然而然就會産生想要逃避的想法。
他們會選擇在可控的情況下,盡可能逃避完成工作,直到事情不得不以特殊的方式解決。為人們總是害怕失敗,害怕生活與工作所帶給自己的壓力。這時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會對世界産生期盼,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像世外桃源一樣可以輕松生活的地方。
用幻想所建構出的小說世界,完美符合我們的要求。小說的設定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可以暫時脫離現實,變得魔幻或科幻。是以不少人都将小說當成自己逃避現實世界壓力的保護所。
過長時間沉迷閱讀網絡小說,也會使我們在潛意識中産生一個避風港。為了在小說世界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不少人都是以出現了閱讀上瘾的問題,這也讓我們漸漸脫離了閱讀小說獲得趣味的初衷。
代入感
那些優質的小說文學作品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人們在閱讀時常常會有非常深的代入感。似乎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我們的情緒也會随着主角身世的變化發生波動。長時間閱讀小說的人總是會産生更強的代入感,并被文章中的人物吸引。
有時大腦就會是以變得迷茫,分不清幻想與現實。
即使此時我們已經從小說的世界中脫離出來,大腦仍然會選擇現實世界中與小說類似的人或事。輸入感其實是歸屬感的一種,心理學上将這種情感需要稱為投影認可。
也就是說,我們會将自己内心深處的某些東西放到其他人身上,并嘗試與其産生聯系或共鳴。網絡小說在創作時往往會在現實世界取材,是以小說所建構的生活也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共鳴,讓人們誤以為現實世界的發展也會像小說那樣順利。
長時間沉迷網絡小說的人早已陷入小說的戀愛套路當中,他們無法接受虛無缥缈的愛情,并将小說主角的生活都投影到自己身上。不過雖然閱讀小說會産生類似的問題,但我們并不能因噎廢食,從此不再閱讀任何文學作品。
雖然網絡小說的品質良莠不齊,但也存在一些高品質的名家大作。隻要我們能夠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合理配置設定好閱讀小說的時間,一樣可以通過閱讀小說獲得快樂。
不少人都認為網絡小說開拓了自己的眼界,讓他們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門。
一些作者在創作小說時,也會加入自己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讓人們對人生有更深入地領悟。小說隻是一項工具,這個資訊大爆發的時期,大家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進行正确且有意義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