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佛山市版權局、佛山市版權保護協會聯合編制的《佛山市著作權登記白皮書(2021)》(下稱《白皮書》)釋出。
去年,佛山市著作權登記總量達25199件,首次突破2萬件,其中作品著作權登記14319件,同比增長25.94%,居全省第二位。
著作權登記作為版權保護的第一步,能為版權産業發展保駕護航。佛山市版權保護協會秘書長魯紅霞介紹,《白皮書》重點對去年佛山市著作權登記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旨在通過著作權登記資料,反映佛山各領域的創新創造活力和版權保護情況,繼續為佛山建立全國版權示範城市,争當地級市高品質發展領頭羊提供參考。
南方日報記者 王蓓蓓
通訊員 勞燕貞
作品著作權登記總量居全省第二
家紡行業登記量居首
根據《白皮書》,去年佛山市作品著作權登記總量為14319件,同比增長25.94%,占全省比例由17.71%增長至22.38%,僅次于廣州市,居全省第二。辦理作品著作權登記的權利人總數共993個(含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同比增長13.36%。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在珠三角城市中位列第二,每億元GDP的作品著作權登記量為1.18件,均高于珠三角其他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佛山市共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0880件,是繼2017年以來再度回歸“萬件城市”行列,位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全國軟體著作權登記城市第33位。而全國34座“萬件城市”中絕大部分為大陸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
近年來,為鞏固提升戰略性支柱産業的發展,佛山市大力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資訊通信、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和智能終端的發展。與熱點領域軟體相比,佛山市新興領域軟體增速明顯高于其他類别軟體。
去年,佛山全市物聯網軟體共登記381件,兩年平均增速31.30%,是增長最快的軟體類别,雲計算軟體、VR軟體增速均超過20%,AI(人工智能)軟體、大資料軟體增速超過15%。
事實上,佛山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工程設計圖、産品設計圖、視聽作品、戲劇作品等作品類型登記數量均實作大幅增長。其中,美術作品登記數量最多。
對比全國、廣東省的資料可知,佛山市與全國、廣東省的作品著作權登記類型分布基本一緻,登記數量前兩位均為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表明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權利人版權保護意識與需求較強。《白皮書》分析,這是因為佛山作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城市,進行著作權登記的美術作品主要運用于制造業産品的生産。此外,佛山的文字、視聽、音樂作品占比均明顯低于全國和廣東省的水準,表明佛山的文學及音樂創作有待進一步激發。
從行業來看,佛山家紡行業作品著作權登記量共2742件,居佛山市作品著作權登記行業首位,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其後為建築陶瓷行業、玩具行業、美術陶瓷行業與服裝行業。與此同時,服務業、非遺、家具、教育行業均實作大幅增長。
分區域看,佛山五區中,禅城區作品登記量仍居全市首位,以5664件的數量占全市登記量的39.56%,自然人權利人數量在五區中最多,反映禅城區作為佛山市文化中心區域,從事作品創作的自然人數量較多。其餘分别為順德區、南海區、三水區和高明區。
在作品登記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建築陶瓷行業的數量由2020年的0家增長至2021年的3家。《白皮書》認為,這反映出佛山建築陶瓷行業企業版權保護意識明顯增強。
政策、行動、資金加持
保障著作權登記量穩步增長
整體來看,佛山市著作權登記量保持較好的增長态勢。《白皮書》認為,這與佛山全力建立全國版權示範城市息息相關。
去年以來,佛山高品質推進全國版權示範城市建立工作,圍繞《佛山市建立全國版權示範城市兩年行動計劃(2021—2022年)》,推動版權管理提升、版權創造提質、版權運用促進、版權保護強化、版權服務優化、版權形象塑造等六大行動,賦能佛山争當地級市高品質發展領頭羊。各項行動的實施推動了著作權登記數量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佛山将全國版權示範城市建立工作作為保護創新、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去年,佛山成立了版權産業發展聯盟,啟動第二季“版權百企行”,持續實施“緻敬版權大師 培育版權精品”行動,對“琢越杯”、陶藝設計周等重點活動形成的版權精品提供著作權登記服務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促進了版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和管理水準全鍊條躍升,帶動全社會版權意識提升。
同時,佛山大幅提升版權扶持力度。去年7月,佛山市版權局印發《佛山市版權示範機關、園區和優秀版權作品認定資助辦法》,進一步提高資助扶持力度。其中,對佛山市級版權示範機關、園區資助20萬元,獲評省版權興業示範基地的再一次性資助30萬元,獲評全國版權示範機關(園區)的再一次性資助50萬元;獲市優秀版權作品的資助2萬至8萬元,獲廣東省最具價值版權作品的一次性資助10萬元,獲“中國版權金獎”的資助100萬元。此舉激勵了權利人争當示範,注重版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積極開展著作權登記,打造優秀版權作品。
基于此,佛山湧現出一批重視版權保護的機關。根據《白皮書》,佛山2021年作品登記總量企業前三名排名與2020年一緻,其中,廣東省版權興業示範基地佛山市順德區東帝興貿易有限公司以1546件繼續位居榜首,國家版權示範機關廣東可兒玩具有限公司以899件位居第二名,全國版權示範園區(基地)佛山創意産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605件位居第三名。
各級版權示範機關(園區、基地)在版權保護中充分發揮示範作用,積極為作品辦理著作權登記。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著作權登記習慣,及時為新品、精品辦理著作權登記,在佛山全市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調動權利人積極性
激發社會創新創作活力
“十四五”時期,佛山加快高品質發展,建設制造業創新高地,争當地級市高品質發展領頭羊,版權産業處于大有可為的機遇期。著作權登記作為版權保護的第一步,為版權産業發展保駕護航。
根據《白皮書》的資料,佛山市著作權登記工作穩步前進,更多權利人逐漸了解著作權并形成著作權登記的習慣。為鞏固著作權登記工作成果,《白皮書》也對今年佛山版權著作權登記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白皮書》建議,佛山要實施版權創造提質行動,結合《佛山市建立全國版權示範城市兩年行動計劃(2021—2022年)》部署,支援全社會創作更多文藝精品、推動民間文藝創作煥發新光彩、加強數字化作品創作和傳播、繼續開展全市優秀版權作品認定資助、開展“緻敬版權大師 培育版權精品”等行動,激發社會創新創作活力。
其次,要廣泛宣傳佛山各項版權政策、最新資訊以及在版權創造、運用、管理、保護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與個人事迹,開展版權“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等系列活動,擴大版權的影響力,喚醒權利人的版權意識,調動權利人辦理著作權登記的積極性。
近年來,佛山大力開展版權系列活動,獲得各行各業廣泛好評。例如,2020年佛山啟動首期“緻敬版權大師 培育版權精品”行動,為工藝美術、文學藝術、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優秀作者提供一對一、有針對性的版權社會服務。行動期間,佛山組織不同行業的版權大師舉辦了4場版權專題座談會,講解其行業内的版權相關案例,加深大師對版權的了解。
其後一年多,佛山為幾十位大師梳理、登記了近2000件版權精品,初步建立起佛山版權精品庫,推動部分優秀作品參加了佛山市慶祝建黨百年“四大展”和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等,對外展示了佛山版權創作的最高水準。
有版權大師直言,版權保護讓藝術創作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藝術創作的原創性有了較好的法律保護,讓作品也有了“身份證”。
版權作為知識産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文化活動的核心元素。《白皮書》建議,佛山要深度挖掘文化資源,促進文化資源與旅遊休閑、博物館、影視、動漫遊戲、文化演藝等行業有機結合,支援版權服務機構在版權運用過程中做好著作權登記服務,大力推動佛山文化實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著作權登記推動文化資源向産業優勢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