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一統全國後,做了皇帝的忽必烈開始要求鄰近的諸國都要歸順元朝。

然而,偏居江華小島的高麗王朝雖然已經由蒙古人駐守,但卻經常處于反叛中。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1258年高麗王朝的高宗向忽必烈稱臣,并且将太子作為人質送往元朝宮廷。(做人質)忽必烈在繼任大汗以後,讓高麗的太子成為了自己的女婿,并遣送他回高麗去統治其國家。

自此,元朝與高麗王朝通過聯姻的方式建立了友好的關系。

1268年和1271年,忽必烈先是兩次要求日本效忠于元朝,但是都遭到了鐮倉幕府的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的拒絕。

1274年,忽必烈派150艘船組成艦隊開始遠征日本,蒙古大軍攻占了馬島和壹岐島,在九州的莒崎灣登陸。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但是草原騎兵們并不習慣這樣的海上遠征。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是構成入侵軍的核心,軍隊的主體則是由厭戰的漢人和高麗人組成的輔助軍。

元軍用炮火擊退了岸上的守軍後,便開始向内陸挺進。而在九州大名們的頑強抵抗下,他們被迫退回到戰艦上。

1276年,忽必烈第三次要求日本效忠元朝,結果還是遭到了北條時宗的拒絕。

1281年6月,忽必烈經過了長期的備戰後,這次派出了由45 000名蒙古人、120 000名漢人和高麗人組成的艦隊,分别在九州莒崎前省的鷹島和平盧進行登陸。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而這一次雖然準備充分,但卻依然沒有擊敗日本人,再加上1281年8月15日突然襲來的一場可怕飓風,将蒙古大軍的艦隊給摧毀了,使他們失去了根據地,飓風過後蒙軍要麼被殺,要麼就是被俘。

然而與此同時,忽必烈在印度支那的戰事也是不容樂觀。

該地區當時被分為了四個國家,它們分别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安南國、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屬馬來亞一波利尼西亞人的占婆國、受印度文化影響的純高棉種人建立的高棉國,以及信仰婆羅門教和佛教文化的緬甸一藏族人建立的緬甸國。

1280年,占婆國的國王陀羅諾曼屈服于忽必烈使者的淫威,被迫承認了元朝的宗主權,但是該國的群眾卻拒不屈服。

1283年,忽必烈派速客秃率小隊兵馬攻占了占婆國都城佛誓,随後又被占婆遊擊隊趕回船上。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1285年,忽必烈派兒子脫歡率大軍進入印度支那,經諒山過東京平原攻打安南國。

而脫歡雖然在北件附近取得了勝利,繼續進攻河内,卻在三角洲的升隆被安南人給擊敗了,無奈之下被迫撤退回國。

與此同時,速客秃企圖在南方從後面攻擊安南國,卻在特基特灣遭到安南人的襲擊,并被其殺死。

1287年,不甘失敗的忽必烈再一次派出一支軍隊攻打安南國。這支蒙古軍隊雖然攻下了河内,卻是未能守住,在安南王陳仁宗的頑強反抗之下,他們再一次撒離了該城。陳仁宗勝利傳回都城。

然而次年,他卻一概常态,明智地承認了元朝的宗主權。

随後,占婆國也自願臣屬于元朝,履行臣屬的義務。

1277年蒙古人奪取了緬甸的八莫海峽,控制了進軍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重要道路。

此後,他們在經曆了兩次戰争之後,才于1287年攻下了緬甸的都城蒲甘。

1297年,新的蒲甘王僑茸承認了元朝的宗主權。1300年,由于争奪蒲甘王位的繼承權,緬甸内部發生了争執,蒙古人再一次插手緬甸事務,以維持秩序。

元王朝②政權穩定後,忽必烈與高麗聯姻,開啟了三征日本平定諸國

1296年,忽必烈的繼承者鐵穆耳帝曾派使團到高棉。

從1294年起,清邁和速古泰(謠羅)這兩個泰族王國也都承認了元朝的宗主權。

1293年忽必烈派30000遠征軍從泉州出發進攻爪哇國。當時的爪哇國處于爪哇島東部的谏義裡王的統治之下。

元朝的将領史弼、高興率部,在另一位爪哇首領土罕必耶的幫助下攻陷了都城谏義裡。

然而還沒等穩固,他們随之就遭到了土罕必耶的反目,并被趕出爪哇島。

土罕必耶在解放了爪哇島之後,建立了滿者伯夷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