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今日薦書:《小黑魚》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美]李歐·李奧尼/文·圖

彭懿/譯

南海出版公司

入選2022年版親近母語分級閱讀書目(0-12歲)

兒童閱讀師資能力認證中級必讀書目

1963年,《小黑魚》正式發行了。這是李奧尼的第四本童書。在拆包裝的時候,激動的李奧尼無法控制顫抖的手。妻子諾拉接過剪刀,幫他打開了封面。

“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就意識到這是我最好的一本書。”李奧尼把《小黑魚》與其他三本書并排靠牆壁立放着。他就坐在工作室中間,靜靜地看着它們。

這本在李奧尼心中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書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在大海的深處住着一群小紅魚和一條小黑魚。有一天,兇猛的鮪魚吃掉了所有的小紅魚,隻有小黑魚逃走了。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他獨身一人在海裡遊蕩,遇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生命。

後來他又遇到了一群小紅魚。為了生存,他想了個好辦法,教他們遊成大魚的樣子,而自己來當眼睛!

就這樣,他們自在地遊來遊去,把大魚都吓跑了!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小黑魚》無疑是李奧尼最負盛名的作品,在出版的第二年奪得美國凱迪克金獎。這本書還被引入了日本國小國語課本,啟發了金棕榈獎影片《小偷家族》的創作。是枝裕和說,“我一直忘不了小女孩為我們讀《小黑魚》的樣子,現在我知道,這部電影就是為她拍的。”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創作電影期間,是枝裕和曾拜訪了收容被虐待孩子的政府機構,有個女孩拿出國語課本,開始高聲朗讀《小黑魚》的故事,從業人員馬上制止她,說,“不要打擾這位先生,他不想聽這個。”但是她完全不理會,一直讀到最後。是枝裕和為他鼓掌,她激動地露出大大的微笑。在是枝裕和看來,女孩一定希望父母能夠聽到她閱讀《小黑魚》。這種驕傲感和快樂,一直留在是枝裕和心中,也放進了《小偷家族》的故事裡。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詳太問“爸爸”知道《小黑魚》的故事嗎?後來,他也像女孩一樣高聲讀起了課本裡的情節,小黑魚告訴大家,絕對不能彼此分離。當大家能一起遊得像條大魚時,就能把大魚趕走了。但是他們還需要一個眼睛。小黑魚說,就由我來當大家的眼睛吧。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這個臨時組建的家族就像社會邊緣人群團聚在一起假扮的大魚,在殘酷的大海裡抱團生存。也正因如此,一旦大家的目标不能保持一緻時,家庭的假象就瞬間瓦解。電影裡還有很多關于《小黑魚》的細節,由此是枝裕和還在鳴謝中特意提及了李奧尼的這本書。

就像電影一樣,《小黑魚》也絕不僅僅是為了突出團結的力量。

李奧尼認為這本書的重點是小黑魚想要當眼睛的決定。“他告訴吓壞了的夥伴們像一條大魚一樣遊在一起。他教他們各就各位,這暗示了他在群體的位置。他在腦海裡已有了大魚的形象,這也是他獲得的禮物——當眼睛,去看,去上司。”《小偷家族》裡祥太的自我覺醒也反映了他的自我認同,于是有了電影裡因為他的決定而帶來的“家族”命運的巨大扭轉。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小黑魚》是李奧尼的第一本動物寓言書,更是他後續作品的範本,他說,“這本書包含的原則,引導了我這個童書作家的手、感覺和全部思想。它讓我開始将寫作看得和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同等重要。”的确,繼《小黑魚》之後,李奧尼出版的《亞曆山大和發條老鼠》《魚就是魚》《田鼠阿佛》《鳄魚哥尼流》等等作品都離不開自我認同主題的探讨。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我是誰?在這個世界我處于什麼位置?想要被接納一定要變得一樣嗎?這位大師不斷用不同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追問這個人生的基本命題,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不同的思考。

“阿佛、小黑魚、柯尼列斯,和其他所有的角色都是我,我就在他們之中。”

——李歐·李奧尼

李奧尼曾說他的每一本書都是他的自傳,來自他跌宕的人生際遇,寄予了他對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敏銳的觀察。那這位寓言大師的人生花絮又與筆下的故事有哪些重疊呢?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1910年,李奧尼出生于荷蘭阿姆斯特丹,他從小就與衆不同,就像田鼠阿佛到處收集陽光、詞語和色彩一樣,當别人都在玩耍時,他癡迷于美術館繪畫和收集生物,沉浸在自我的幻想世界裡。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藝術教育,但李奧尼從小就受到了家庭良好的藝術熏陶。他的父親是比利時珠寶設計師,母親是女高音歌唱家,舅舅們分别是建築師和藝術品收藏家。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癡迷于繪畫的李奧尼不僅得到舅舅的親身指導,還被荷蘭國家博物館特許随時去那裡畫畫。是以觀賞畢卡索、蒙德裡安等藝術家的作品成為李奧尼童年生活的一大部分。而在阿姆斯特丹的閣樓裡,他還飼養了很多小動物,他們日後化作了李奧尼的作品裡會量歌的一寸蟲、愛發呆的田鼠阿佛、勇敢果決的小黑魚、特立獨行的鳄魚哥尼流......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歐洲局勢動蕩,李奧尼一家輾轉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多個國家。在意大利熱那亞大學,李奧尼取得了經濟學的博士學位。但他對藝術與設計的興趣從未消減。在定居米蘭後,李奧尼開始從事廣告設計、攝影和建築的工作。憑借過人的才華,他很快嶄露鋒芒,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藝術家,畫作在各地巡展。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有猶太血統的李奧尼又被貼上“劣等種族”的标簽,随着歐洲反猶太浪潮的興起,被迫遷居美國,後成為美國公民。他開始全職從事廣告工作,服務對象包括福特汽車、克萊斯勒汽車、《财富》雜志。他出任了美國平面造形藝術學會主席、1953年度國際設計大會主席,獲得的國際獎項囊括最佳廣告美術指導獎、建築聯盟金牌獎。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然而事業巅峰的李奧尼選擇辭職,回到意大利,因為他不願再做“一寸蟲”,迎合商業和市場的需求,而是用下半生去追求自己喜歡的藝術。李奧尼開始嘗試版畫、雕刻、攝影、彈吉他等等藝術愛好。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後來,他更是癡迷于創作圖畫書。一次火車之旅途誕生的《小黃與小藍》把李奧尼推向了繪本創作的後半生涯。李奧尼自寫自畫了四十多本備受好評的繪本。他獲得了1984年美國圖形藝術學院金獎,并因《一寸蟲》《田鼠阿佛》《小黑魚》《亞曆山大和發條老鼠》獲得了四次凱迪克獎。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在李奧尼生命的最後15年,他患有帕金森病,卻依然寫作,繪畫和雕刻,克服身體的不便完成了《蒂科和高牆》。1999年10月,這位圖畫書巨匠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的家中去世,享年89歲。《紐約時報》曾這樣評價他:“如果繪本是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新的視覺藝術,李歐·李奧尼則是這種風格的大家。”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我相信一本優質的童書應該是能夠吸引那些沒有完全在生活中迷失最本真喜悅和幻想的人。事實上,我并不是為孩子創作。我做童書是為了我們、我和我的朋友們始終沒有被改變的‘内心小孩’。”

——李歐·李奧尼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面對兇猛的大魚,小黑魚教小紅魚們遊成一條更大的魚,并且肯定地說“我來當眼睛”;而創造了小黑魚的李奧尼,其實正是那條小黑魚,他帶領我們,去認識自己,去看到更多的東西……

李奧尼深情寫下的故事獻給所有的大人和小孩。那些動物寓言會在每個人的心裡播下“自我認同”的種子,在漫長人生修行的某個時刻化作認識與找尋自我的勇氣與力量。

跟随“小黑魚”李歐·李奧尼,認識自己,勇闖世界

▲ 《小黑魚和他的朋友們》

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逆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這些問題,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而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如何認識自我,隻有明确地認識自我後,才能樹立自信,懂得自尊與尊重他人。

四度獲凱迪克大獎的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用一個個生動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多角度啟發孩子認識自我。

這裡有領袖氣質的“小黑魚”,也有詩人情懷的“田鼠阿佛”;有堅持做自己的“鳄魚哥尼流”,也有想要成為别人的小老鼠“亞曆山大”;有夢想擁有“自己的顔色”的變色龍,也有夢想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房子”的小蝸牛。

這些故事中融入了李奧尼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卻一點兒也不說教,不灌輸,且以小動物為主角,能讓孩子們毫無阻礙地進入情節之中,體驗角色的心情,獲得屬于自己的感悟。

領袖氣質——《小黑魚》

(1964年美國凱迪克大獎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

詩人情懷——《田鼠阿佛》

(1968年美國凱迪克大獎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

葆有夢想,不忘初心——《瑪修的夢》

(美國國家閱讀協會兒童選書大獎)

持之以恒的行動力——《蒂莉和高牆》

(美國《出版家周刊》《學校圖書館》推薦)

敢為人先的創造力——《鳄魚哥尼流》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世界上最大的房子》

你不是任何人的一小塊兒——《佩澤提諾》

每個人都是最特别的存在——《自己的顔色》

(美國《紐約時報》《出版家周刊》推薦)

接納真實的自己——《亞曆山大和發條老鼠》

(1970年美國凱迪克大獎)

團隊協作,共享共擔——《這是我的!》

(美國國家社會研究會、美國童書學會傑出童書大獎)

體會協作的美與力量——《字母樹》

了解友誼——《一隻奇特的蛋》

(美國《學校圖書館》年度好書)

懂得珍惜與感恩——《魚就是魚》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好書)

關于自尊與謊言——《西奧多和會說話的蘑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