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作者:華夏經緯網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從今年防衛費的增加與具體配置設定上,可以看出日本正加速提升戰略進攻能力,不斷謀求強化所謂先發制人的戰略打擊力,以提升自衛隊介入地區性事務時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将太空、網絡、無人機等領域視為各國間軍事平衡及日本防衛力量建設的重要支柱,今年更是多個領域同時發力,整合力量資源,組建專門部隊。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近日,日本國會參議院準許2022财年财政預算案,總額約為107.6萬億日元,其中防衛相關費用為5.4萬億日元。此次不僅連續10年創新高,還從事實上打破了日本此前“防衛費占比不超過國内生産總值1%”的慣例。然而右翼政客們卻并不滿足,

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表示,希望大幅增加2023年度防衛費。他暗示将把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納入讨論範圍,有必要提升日本的威懾力。岸信夫還以德國在俄烏沖突後提出增加國防預算舉例,主張“日本也必須考慮”。

前首相安倍晉三也在演講中主張,日本應該確定2023年度原始預算中的防衛費超過2022年度。

《日本經濟新聞》稱,自1976年日本時任首相三木武夫作出防衛費占比不超過國内生産總值1%的決定後,曆屆日本内閣基本遵循該慣例。從安倍晉三内閣開始,日本高層不斷為防衛費突破該紅線造勢,多次渲染周邊安全威脅,試圖引導國内輿論。

從防衛費增長和配置設定來看,日本距離徹底擺脫戰後秩序限制、重返軍國主義已然不遠,各方應保持高度重視和警覺。

積極在網絡空間布局造勢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近期,日本自衛隊宣布擴建網絡防衛隊。同期,日本政府陸續出台相關方案,為其發展網絡戰能力鋪路造勢。報道稱,日方在該領域的布局,意在以“資訊和防衛安全”為幌子,謀取在新興領域空間的話語權和主導力。

根據新版日本内閣《網絡安全戰略》,2022年至2024年,日本将把“網絡安全領域威脅”視為國家安全威脅。日本防衛省新版白皮書開篇專設“網絡領域挑戰”特輯,提出将發展在該領域的軍事力量。

上個月,日本自衛隊網絡防衛隊完成擴編,總人數達到290人。其中,陸上自衛隊參謀部電磁與網絡領域科正式運轉,主要負責陸上自衛隊指控通信系統的網絡安全和電磁防護。此外,原陸上總隊系統通信旅所屬防護隊,轉由網絡防衛隊指揮,“以聚集擴充網絡安全隊伍和資源”。

一年前,日本自衛隊成立第301電子戰中隊。該部隊作為日本自衛隊的首個電子戰部隊,裝備新式網絡電子戰系統。外媒稱,第301電子戰中隊是日本自衛隊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方在政策、資金和技術方面對該部隊給予重點傾斜,目前其已成為日本自衛隊中現代化武裝程度最高的部隊。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除聚合網絡通信、電磁頻譜和電子戰能力外,日本自衛隊還在全社會網羅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高手”。日本開始舉辦“防衛省網絡競賽”,公開招攬專業技術人員。此外,日本防衛省通過設立“網絡安全顧問”“全球戰略情報官”等職位,研究防務領域網絡安全有關業務,對外國政府、社交平台和媒體“虛假資訊”開展調查分析,提升輿論戰和“資訊對抗能力”。

與其他兵種不同,網絡戰力量因戰場疆域的特殊性,可規避“和平憲法”防衛原則束縛,以防禦之名演練攻擊類課目。目前,日方已常态在較大規模軍演中專門編設網絡戰内容。日本積極參與北約“鎖盾”網絡防禦演習,該演習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實戰網絡防禦演習。在1月舉行的“北方利刃-2022”演習中,日本自衛隊網絡戰力量與美海軍網絡司令部,演練在網絡空間領域協同作戰和應對網絡攻擊的能力。

與日同時,日方還借助網絡技術資源,日本強化與其他國家群組織在網絡空間的合作交流。日本與東盟建立“以遠端線上形式”開展國際網絡資訊論壇的對話機制,與德國、荷蘭、愛沙尼亞等國共同成立全球網絡安全基金,和歐洲、南美洲國家在5G基站、海底電纜等基礎設施方面簽署合作協定。日本通過此類舉措,為加強自身網絡空間行動能力提供“合法身份”。

值得關注的是,在美日印澳“四邊架構”下的部長級會談中,日本與其他三方重點交流網絡安全層面的合作。在日本與歐盟舉行的資訊通信技術政策對話中,雙方讨論内容涉及5G和6G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議題。一系列舉動暴露出日本試圖在網絡空間領域打造“标準化秩序”,進而搶占新興領域技術話語權的圖謀。

加快無人機發展步伐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據日本《産經新聞》報道,近期一些武裝沖突中無人機的運用,讓日本防衛省意識到無人機在國土防衛和情報偵察領域的巨大作用。據此,日本防衛省計劃于今年引進具備攻擊能力的無人機并加快無人機發展步伐,以建構無人作戰體系。

此前日本自衛隊裝備的無人機僅用于偵察監視,日本防衛省目前正探讨将無人機轉化為攻擊型武器。據悉,防衛省已在新财年國防預算中列入3000萬日元初期經費,以對無人機有效性和其他國家機型進行研究。

日本媒體援引日本陸上自衛隊幕僚長(相當于參謀長)吉田圭秀的話稱,使用大規模廉價無人機進行偵察和打擊,已成為有效的軍事手段。慶應義塾大學教授古谷智之則認為,無人機在現代戰争中的作用正在上升,這對人口不斷減少的日本來說尤其重要。

近段時間,日本政府在強化自衛隊無人作戰體系方面動作頻頻。3月中旬,日本自衛隊首次部署美國制造的“全球鷹”無人機。該型無人機是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為美軍研制的戰略級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可連續飛行30個小時以上,配備雷達、光電和電子監聽等偵察裝置,具備很強的偵察能力。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日本航空自衛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引進“全球鷹”無人機旨在搜集距離日本較遠地區的資訊,并在局勢緊張時持續進行空中監測。該機有助于加強航空自衛隊的作戰能力,同時增強日美之間的互操作性。日本防衛省表示,将在三澤基地部署3架“全球鷹”無人機。

另據共同社近日報道,日本海上保安廳确認,将引進2020年開始測試的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制造的MQ-9B無人機,以加強對周邊海域的監視。日本防衛省拟将青森縣八戶市八戶機場作為基地,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

報道稱,MQ-9B無人機引進費用約40億日元,合同期3年。未來,日本将繼續探讨引進多架該型無人機的可能性,以擴大監視範圍。MQ-9B無人機長11.7米、寬24米,續航時間達35小時,理論航程可環繞日本專屬經濟區一周後傳回。日本海上保安廳稱,該型無人機搭載能實時确認圖像的錄影機和雷達,測試結果證明了其安全性和圖像傳輸的精确度。

除加快引進外,日本還在與以色列合作,尋求開發國産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可以預見,在新版防衛大綱指導下,日本自衛隊将進一步強化無人機在各領域的運用,值得高度警惕。

高調組建“太空作戰群”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近日,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正式組建“太空作戰群”,日本副防衛大臣鬼木誠向“太空作戰群”授旗,并稱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太空領域的職能不斷擴大,已進入新的階段。這預示着,日本太空作戰力量雛形已經形成。

據報道,新組建的“太空作戰群”編制70人,由第一、第二太空作戰隊和新組建的太空作戰指揮所運用隊合并而成。第一、第二太空作戰隊均組建于2020年,每支作戰隊約20人規模,主要負責監控外國衛星、跟蹤空間垃圾和太空态勢感覺系統的運用。太空作戰指揮所運用隊則随“太空作戰群”一同組建,約30人規模,專門負責太空作戰力量指揮控制和裝備運用研究。目前,“太空作戰群”司令部設定在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仍屬航空自衛隊作戰序列。

據日本《産經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省計劃在1年内将“太空作戰群”規模擴大至120人,同時成立負責調查衛星信号幹擾情況的太空作戰力量。新成立的“太空作戰群”将大幅提升自衛隊的“防禦能力”,使其在應對外部風險時更加從容。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實際上,日本此次組建“太空作戰群”,頗具心機。首先,此次組建的“太空作戰群”雖編制不多,但組建新兵種意義明顯。目前,“太空作戰群”編制70人,且歸屬航空自衛隊序列,實際上已經形成指揮控制單元、裝備單元、2個作戰單元和2個部署地的構架,具備獨立建設和發展的要素。随着進一步擴充力量,未來,“太空作戰群”或将脫離航空自衛隊,孵化出新的軍種。

其次,以防禦為幌子,大力發展太空技術,為其太空作戰積累經驗。“太空作戰群”意圖以監控所謂外國衛星和跟蹤空間垃圾等借口為幌子,快速發展其太空作戰能力。尤其是日本大力發展的太空态勢感覺體系,可與中遠端飛彈相結合,實作天地察打一體作戰能力。

最後,搭上順風車,借用盟友力量提升太空作戰能力。“太空作戰群”的組建,可以與美軍有效對接和處理分享太空軍事情報、建構太空态勢感覺體系以及熟練運用相關作戰裝備等相關問題。未來,日本“太空作戰群”必将走上快速擴充的道路,以對其近年主導的所謂“跨領域作戰”軍事構想形成支撐。

日本延伸防務“觸角”,謀取新興領域優勢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由于近代日本軍國主義有過對外侵略的曆史,日本的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亞洲鄰國的關注。我們注意到近期日本國内一些政治勢力在烏克蘭的問題上借題發揮,刻意渲染外部威脅,企圖渾水摸魚搞強軍擴武。

我們要正告日方,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成果應切實得到尊重和遵守。日方應深刻檢討曆史,汲取曆史教訓,尊重亞洲鄰國安全關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多做有利于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