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之際,女性大曆史小說的代表作家蔣勝男做客湖州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悅讀之美·宋韻文化賞析”的線上主題講座,與讀者分享了自己作品中的宋韻文化元素及其背後的曆史選擇。

作為著名作家、編劇的蔣勝男,她所創作的《芈月傳》《燕雲台》可謂是家喻戶曉,同名電視劇更是深入人心的IP轉化成功案例,此次講座,她以新作長篇曆史小說《天聖令》為例解讀宋韻文化。
以往對宋韻文化的解讀,多是從學術或者生活美學的角度出發,而用長篇小說的方式來展現宋韻文化的可謂鳳毛麟角,蔣勝男的新作《天聖令》剛好彌補了這一空白。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陳崎嵘所說,蔣勝男借着講《天聖令》,把中國網絡曆史題材創作提高到了一個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網絡性相統一的新高度,是網絡曆史題材作品足以與傳統曆史題材作品相媲美的新高度。
《天聖令》與蔣勝男此前創作的《燕雲台》,以及正在創作的《鐵血胭脂》一起,并稱為“宋遼夏三部曲”。
這三部作品都是從女性政治家的角度,全景觀照宋、遼、夏這三個特定的曆史時段,通過女主人公的個人奮鬥經曆,為讀者徐徐展開一幅幅曆史長畫卷。
而《天聖令》的主角,正是宋章獻明肅皇後劉娥(傳說中狸貓換太子的女主),以劉娥一生的跌宕起伏為主線,着重呈現北宋初年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政治人文曆史風貌,講述宋朝從建國之初的紛争離亂,到經曆了内部的皇位之争與南北融合,再到建制定法,走向經濟繁榮、百姓安樂的大時代故事。
傳統社會,男子基本上掌握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權力,女性在權力上屬于依附狀态。但宋朝的女性不僅有一定的受教育權,還有着相當的自我意識和能力擔當。
劉娥可說是最傑出的代表。正因為她的傑出才能和智慧,才讓宋真宗始終信她愛她,在她四十歲時立為皇後,後又托付江山朝政,也才有了後來的宋仁宗仁政。
她并不是傳說裡的“奸妃”(嫉恨她的男性的污蔑),而是實實在在有大智慧的政治家,是以後來的曆史高度評價她有呂後、武則天的才能而沒有呂後、武則天的酷戾。
《天聖令》一書的命名,即由宋仁宗前期的年号“天聖”而來,這也是劉娥執政時期的年号。“天”可拆為“二人”,即“二人為聖”,為皇太後與皇帝共執朝綱之意。
宋立國之後,一直沿用唐代律令,直到劉娥執政,才釋出了新的《天聖令》,對唐令做出了許多修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宋代第一部法典,同時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法典。
宋朝的政治制度一是秉持“強幹弱枝”、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宗旨,二是倡導“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這種政治制度終結了中唐以來兩百年的混亂局面,維系了兩宋三百餘年的封建統治,也為推動宋代思想、學術、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證和制度支撐。
曆史如同一面鏡子,能夠照出人類曾經所有的困惑、痛苦,也提供着可資鏡鑒涵詠的優雅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