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太平洋戰争中連連潰敗,美國連番轟炸日本本土,并接連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平民大量傷亡,日本不論是兵力還是資源都不足以再戰,為順應民意,免于更多的生靈塗炭,天皇裕仁審時度勢,他決定接受盟軍的無條件投降指令,并拟訂了投降诏書。

他知道這會激起軍令部少壯派們的激烈反對,是以事先就準備了兩份廣播稿,準備第二天在廣播裡向全世界宣讀。
在他決定接受投降的當天晚上,狂熱的好戰分子一千多人簇擁進了皇宮,向天皇索要诏書,意為阻止天皇投降,這些人說了許多過激的言辭,直到天皇将诏書拿給他們,才放心地離去。
第二天,當廣播裡傳出了天皇嘶啞頹喪的聲音時,這些人大吃一驚,他們已經不能阻擋天皇的決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已成必然!
一時間引起大嘩,皇宮門外聚集了成群的官員及士兵,在他們的眼裡,已經沒有了未來,沒有了希望,他們生無可戀,瘋狂地跳腳呼喊“天皇陛下萬歲”的口号,有的舉槍自殺,有的用武士道精神切腹,一時間,皇宮外面橫躺豎卧,哀嚎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的陸相阿南惟幾,激烈地反對天皇投降,他覺得,日本人是最優秀的民族,怎能輕易低下高貴的頭顱,但是他實在無力扭轉乾坤,他的一腔熱血化作了冰涼的血水。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國家沒有了前途,他也不想留在這個世間,他絕對不能容忍那些“劣等人”控訴自己!
八月十五日的下午,他精神恍惚地回到了家,他無力左右天皇的言行,但他有權決定自己的生命。
沐浴更衣後,阿南惟幾來到在寂靜的走廊裡,哼唱着日本歌曲《君之代》,喝了一口酒噴向寶劍,他仔細地擦拭着刀刃,内心充滿了苦澀和酸辛,他多麼希望天皇能夠反悔,繼續将戰争進行下去,與盟軍血戰到底,哪怕同歸于盡,也不丢失大和民族的顔面!
但是,這些都是他的一廂情願,天皇的一紙诏書,盟軍即将踏上帝國的領土,天皇和他手下的一應将帥,都将被盟軍繩捆索綁,押在審判席上,接受美國大鼻子的審判。與其受盡屈辱,莫如自我了斷……
他不敢弄出太大的聲響,怕引來家人的幹擾,他苦笑一聲: 永别了,我尊敬的天皇陛下!
他高高舉起短劍,向自己的左腹猛刺進去,然後把刀向右一推再向上一提,遵照武士道精神,完成了切腹的操作。
他倒在了地上,血汩汩地流,但是他還沒有死。他的内弟進來了,看他疼得嘶嘶的吹氣,問他要不要幫忙,但是他卻自己又補了一刀,一個小時後,他終于魂飛魄散,身歸那世去了。
組織重慶大轟炸,傷亡十幾萬平民的大西泷治郎,在投降消息公布的第二天選擇切腹自盡,可是他的技術不過關,沒有立馬死去。在經曆了十五個小時的慘烈煎熬後,血流枯竭而死,這個罪惡滔天的魔頭,也算是得到了應得的下場……
從天皇宣布投降時,一起起事件繼踵而至,從戰争前線到日本本土,從軍隊到民間,那些狂熱的戰争份子切腹的、槍殺的,自我爆炸的,計有兩萬餘人。
就連有“剃頭刀”之稱的東條英機,也參與到了自殺的行列,隻不過他沒有勇氣切腹,而是選擇了用手槍對準自己的胸膛,可惜劍走偏鋒,幾乎擦心而過的子彈,并沒有要了他的老命,他被美軍送進醫院搶救過來了,結局自然是被執行絞刑而死。
從天皇宣布投降後的一個多月,整個日本國,包括前線的士兵,上演了轟轟烈烈的自殺狂潮。倒是那些年少的新兵更愛惜自己的生命,天皇的聲音對他們無疑是個好消息,什麼武士道,什麼為天皇盡忠,見鬼去吧!誰願意死?他們巴不得早日停戰,早日回家,與父母家人團聚。聽說遣散回家,他們歡喜的心情難以言說!
天皇選擇了投降,保留了皇位和他自己的性命,從這一點說,他是幸運的,雖然有兩萬多甚至更多的人為軍國主義的陰魂殉葬,但是免除了更多的生靈塗炭,如果天皇能夠再早一些選擇,相信一定能避免更多無辜的犧牲,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