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當地時間4月21日,著名導演、演員兼制片人雅克·貝漢(Jacques Perrin)在其位于巴黎的家中安詳辭世,享壽八十歲。他的兒子、同樣從事電影工作的馬修·西莫内(Mathieu Simonet)向媒體證明了父親的死訊。
雅克·貝漢從影逾半世紀,參與上百部影視作品的演出,扮演過的最廣為人知的角色,便是《天堂電影院》裡的中年托托。六十歲時,他忽然轉換軌道,當起了紀錄片導演,連續拍攝了《遷徙的鳥》《海洋》《地球四季》等多部自然紀錄片,讓全世界的觀衆對我們栖居的這個星球,有了耳目一新的認識與了解。
雅克·貝漢在《遷徙的鳥》的拍攝中。
雅克·貝漢1941年7月13日出生在巴黎,原名雅克-安德烈·貝漢-西莫内。因為父母親都在戲劇界工作的關系,小貝漢十四歲時就已登上舞台,之後還和比他大三歲的姐姐伊娃·西莫内(Eva Simonet)一起就讀于法國高等戲專,但沒過多久就因為演戲實在忙不過來而主動選擇了退學。
年輕時的雅克·貝漢
二十歲不到,外形俊朗帥氣的貝漢,已成了法國大銀幕上的常客,在1962年上映的影片《手提箱女郎》中,他首次飾演男一号,與比他年長三歲的意大利女演員克勞迪娅·卡汀娜(Claudia Cardinale),聯袂演出了一段青澀朦胧的戀情。
《手提箱女郎》
影片大獲成功,也讓貝漢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的戲路多少有些固化,導演總愛找他演不谙世事的毛頭小夥子,無論是與馬切洛·馬斯楚安尼飾演兄弟檔的《家庭日記》,還是講述他意外卷入殺人冤案的《威尼斯面包師的兒子》,又或是與凱瑟琳·德納芙飾演一對年輕情侶的《魔鬼舞會》,大緻都是此類作品。即便是到了1965年的戰争片《317分隊》裡,貝漢飾演的法軍小分隊指揮官,依然也隻是一個欠缺實戰經驗的年輕人。
1966年,雅克·貝漢在意大利導演維多裡奧·德賽塔的充滿實驗風格的意識流作品《半個男人》中,飾演陷入精神崩潰和存在主義危機的主人公米歇爾。該片參加了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競逐,雅克·貝漢的精彩演出,令他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
年紀輕輕便能獲此殊榮實屬不易,但貝漢并未自我滿足。僅僅兩年之後,他便成立了自己名下的電影制作公司,轉型成為一名電影制片人,專找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投資拍攝,其中就包括了希臘裔導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傳世名作《焦點新聞》(Z)。影片以希臘政壇黑幕作為背景,大膽揭露軍政府種種不義行為,開創了政治電影的新風潮,還獲得當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外語片的雙料提名(最終赢得了最佳外語片獎),而作為制片人拿到奧斯卡提名的貝漢,當時還不到三十歲。
《焦點新聞》
此後,雅克·貝漢又先後投資拍攝了科斯塔-加夫拉斯的《圍城》《特别法庭》等多部作品,自己的表演生涯也繼續開花結果,在雅克·德米執導的歌舞片《柳媚花嬌》和《驢皮公主》以及阿蘭·德龍主演的警匪片《警官的諾言》等類型不一的作品中出任重要角色。
《驢皮公主》
在1989年公映、意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的《天堂電影院》裡,貝漢飾演功成名就的大導演,因孩提時代的忘年交阿爾弗雷多的去世,時隔三十年回到故鄉小鎮,重溫小時候的電影啟蒙曆程。
《天堂電影院》
2004年,他還在侄子克裡斯托弗·巴拉迪耶執導的《放牛班的春天》裡,客串了老年指揮家的一角。
《放牛班的春天》
相比演員的身份,作為紀錄片導演的雅克·貝漢,其實赢得了更多的榮光。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他先後擔任了《喜馬拉雅》和《微觀世界》這兩部紀錄片的制片人,自己也從中受到啟發與鼓勵,在2001年完成了紀錄片《遷徙的鳥》的拍攝工作,湊成了影迷口中俗稱的“天地人”三部曲。
《喜馬拉雅》
《微觀世界》
在航空拍攝無人機尚未誕生的二十年前,《遷徙的鳥》克服種種困難,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以近乎不可能的畫面零距離記錄地球上各種鳥類的生生不息,也赢得了當年奧斯卡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
《遷徙的鳥》
貝漢曾經說過,自己小時候每年假期都會去法國南部伊澤爾省當農民的爺爺家小住一段時間:“在那裡,我有大把時間用來近距離觀察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後來,在越南叢林裡拍攝《317分隊》時,我感覺自己和大自然的距離又更近了一步。1970年有一部法國紀錄片《另外的領域》,對我影響很大。拍攝者走進叢林,記錄下最細微的聲音,讓我知道了電影在這方面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在我看來,從對大自然産生興趣,到拿起武器來捍衛自然,這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了。而電影恰恰就是這麼一種有力的武器,它能勾起觀衆的強烈情緒,效果遠比文字強烈得多。”
雅克·貝漢(右一)在《317分隊》中。
雅克·貝漢的死訊傳出後,法國文化界也陷入哀思。戛納電影節前任主席、著名電影評論家吉爾·雅各布緬懷道:“雅克這個人非常的神奇,不管幹什麼工作,都能獲得巨大成功。”
責任編輯:程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