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作者:曆史控制

相信有很多紀錄片愛好者翹首以盼能夠在影院看到那些大制作的紀錄片,本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給你這次機會!

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作者力量”單元給你帶來雅克貝漢的《地球四季》。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地球四季(2016)

導演:雅克·貝漢/雅克·克魯佐丨法國/德國

片長:97分鐘|語種:漢語國語|字幕:中文

影片簡介:史上票房最高的紀錄片《海洋》的導演雅克·貝漢與雅克·克魯佐的新作,雅克·貝漢人與自然系列:天、地、人、海、時空五部曲終結篇。《地球四季》通過講述自然的故事,帶領人們重溫地球漫長的演變曆史,重新思考人與動物生死與共的複雜關系。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雅克·貝漢何許人也?1957年從影,從威尼斯最年輕影帝,到制片的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再到一位享譽國際的紀錄片導演。很少有人像他這樣,雅克·貝漢的每一次轉身,都是一次成功。

大部分影迷應該是通過紀錄片認識雅克·貝漢的,他的每部影片都是耗時長、投資大,且跨幾十個拍攝地的浩大工程,畫面常常讓人歎為觀止,也在人類和動物的關系中思考自然的力量,是以也都成為高分紀錄片的佼佼者。在紀錄片較為邊緣的好萊塢,雅克貝漢的作品卻數次獲得奧斯卡的青睐;他對拍攝技術革新的執着,更是為他赢得了“上帝之眼”的美譽。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雅克·貝漢對自然界的關注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獨出心裁的拍攝手法和超出常人的耐性使他在這一領域大顯身手。《微觀世界》獲得戛納電影節大獎和恺撒獎;《喜馬拉雅》包攬一衆獎項,并獲得奧斯卡提名;裡程碑式的紀錄片《鳥的遷徙》也曾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

繼紀錄片《海洋》登陸中國銀幕并成為“票房最高的引進紀錄片”後,作為天、地、人、海、時空(《遷徙的鳥》、《微觀世界》《喜馬拉雅》《海洋》、《地球四季》)的終結篇,《地球四季》全方面提升。對觀衆而言可謂一場大自然的視聽盛宴,該片也将在本屆絲路電影節展映單元“作者力量”中呈現。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影片通過動物視角,展現出美輪美奂的四季更疊,畫面幹淨大氣,鏡頭運用震撼,徹底颠覆了人類對自然的刻闆印象,使一切都顯得新鮮生動而又興趣盎然。

細膩的鏡頭語言下,雅克·貝漢将動物們生榮亡哀、舐犢情深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着眼于時光長河縱深感的獨特角度,讓電影埋伏着諸多有趣的細節,并提出了人類如何與動物相處這一發人深省的自然命題。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地球四季》飽含了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這是雅克·貝漢第一次通過動物的視角去審視大自然的更疊進化,是情懷滿滿的曆練過後才有的赤誠。與其他以人為主觀中心的自然電影不同,導演潛心放低自我,隻為尊重生命的博大精微。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影片關閉全知全能的視角,細膩的鏡頭娓娓道來動物真實生活與人類想象的自然栖息之間的天差地别。觀衆随動物們開啟高難度的生存模式,曆經新生的欣喜、成長的努力、求偶的鬥争、生存的獵殺,種種最真實的生命影像一一呈現,令觀衆不知不覺就沉浸在對生命這一奇迹的敬畏和尊重之中。

動物們渺小又偉大的命運被影片表現得舉重若輕,人類與動物間靈魂的碰撞也使得人類能夠更好地認清自己在地球大地上所處的位置。更難得的是,影片還寄托了導演對于保護野生物種這一社會責任的擔當與使命感,是一部滿懷赤誠的作品。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為了拍攝該片,他攜制作團隊進行了曆時5年的艱苦創作,300多人的團隊輾轉8個國家中的100多個拍攝地點進行取材,導演的匠人情懷可見一斑。在紀錄片中通過動物視角展現自然萬物變遷尚屬首次,而這一拍攝角度也徹底颠覆了人類對自然的刻闆印象,使一切都顯得新鮮生動而又興趣盎然。

雅克·貝漢和他的動物們,來了

另外影片配樂也頗為講究,由當今法國數一數二的電影配樂家布魯諾·庫萊斯操刀創作,其原創音樂作品《放牛班的春天》至今感動着全球各國的電影觀衆。對于BGM愛好者們來說足以經得起挑剔。

現已78歲高齡的雅克·貝漢,經曆世事的沉澱,自然情懷更盛,力圖捕捉真實野外場景的該片勢必會再次直擊觀衆内心,重新整理人們對現有“人與自然”理念的認知,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真實關系。《地球四季》也勢必将引起新一輪的贊譽熱潮,這也絕對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

編輯:趙培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