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作者:鏡鑒青年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在一部叫做《火燒阿房宮》的電視劇中,某著名女演員飾演了劍客徐夫人。河北梆子《絕唱》中,也有一個趙國鑄劍女徐夫人。在電視劇《荊轲傳奇》中,徐夫人更是縱身躍入爐中,用自己的生命鑄成了荊轲刺秦王的鋒利匕首。

徐夫人的原型,正是“荊轲刺秦王”匕首的制作者徐夫人。然而引起史學界一片嘩然的是,這些徐夫人無一例外被更改了性别。殊不知曆史上的徐夫人,是“他”不是“她”,是姓“徐”名“夫人”的貨真價實的男人。

01 鑄劍專家徐夫人

據《戰國策》記載:“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文中的徐夫人是趙國的一位鑄劍師,太子得到的就是“徐夫人匕首”。在《史記》中,也有此類描述。

古籍裡介紹的徐夫人,是一名鑄劍高手,對收藏匕首頗有研究。在荊轲行動之前,太子丹一直試圖尋找世上鋒利的匕首,後來聽聞徐夫人大名,便花重金買下了他的鋒利匕首。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太子丹命人将匕首浸上劇毒,首先用活人做實驗,發現徐夫人匕首果然名不虛傳,哪怕隻是劃破一點點皮膚,也會見血封喉。實驗成功以後,匕首才被放心地交到荊轲手上。

可惜荊轲的行動失敗,這把匕首自然落到了秦王手裡。據說匕首被秦王交給了手下最好的鑄劍師,重新進行鑄造,變得更加鋒利有威力,并且賜給了一名有功勞的劍術家。雖然荊轲刺秦以悲劇收場,徐夫人和匕首卻聲名遠播。

02 匕首名牌徐夫人

唐代詩人李白《贈友人三首·其二》中,有“袖中趙匕首,買自徐夫人”的詩句,他的袖子裡揣着趙國制造的匕首,買自徐夫人家。北宋詞人賀鑄在《登黃鶴樓懷古兼寄潘豳老昆仲》中,也提起了徐夫人匕首:“徐夫人匕首安在,丁令威華表歸來”。

“徐夫人”牌匕首,俨然成為了匕首界的馳名商标,被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購買徐夫人匕首的燕太子丹,則成為了這一品牌的最佳廣告宣傳人。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那麼,燕太子丹付百金購得徐夫人匕首,是買貴了還是買便宜了呢?在當時的很多場合中,使用“金”其實是指“銅”,但是運用在金錢機關名稱上,更多時候是指“黃金”。因為按照戰國時期的技術水準,已經有能力開采“金”這類貴金屬了。是以太子丹的這一次購物體驗,的确物有所值。

匕首,又稱短劍。用于近距離刺殺,或者單手投擲。荊轲刺殺秦王是一個高難度的任務,短小的匕首很友善藏于地圖中。至于這把匕首有多短小,可以對比同一時期的标準青銅劍來判斷。現代人會發現春秋戰國時的标準青銅劍并不長,一般隻有五、六十厘米,握把寬度隻有七、八厘米。是以徐夫人匕首隻會更小。

再看徐夫人匕首的材質。戰國末期是青銅兵器當道的時代,作為天下利器,徐夫人匕首是否也是一件青銅制品呢?

太子丹要求用毒藥水反複淬火,而在冶金工藝裡,青銅并不适合反複淬火。很顯然,徐夫人匕首不屬于普通的青銅制品。它能夠在反複淬火中變得更加鋒利,說明它是青銅與鐵的合金,強韌度類似于鋼。燕國對荊轲刺秦準備工作是高度重視的,會花大力氣打造一把頂級武器,徐夫人匕首很可能就是當時最早的鋼鐵兵器之一。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當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荊轲刺秦”事件時,并沒有提及匕首來自趙國,也沒有說這是徐夫人的匕首。司馬光特意将這兩點資訊去掉,展現了這位史學家的專業精神。

徐夫人匕首能夠成為名牌産品,除了自身條件過硬,不可避免也帶有一定的誇張宣傳成分。就如史料描述秦王幾次想要拔劍,都沒有拔出來,匕首如此短小,此類情況合理嗎?這裡很可能采用了文學藝術加工手法。

而《資治通鑒》在選用資訊時,極其重視其資料來源的可靠性。也許司馬光沒能找到有關匕首出處和原主人的白紙黑字的證據,為了著書更加科學嚴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議,便回避了這些内容。

03 徐夫人性别之問

一直以來,不是沒有人懷疑過,說“徐夫人為什麼不可能是一個女人呢?”因為在古代也确實出現過女鑄劍師。比如春秋時期吳國鑄劍師幹将的妻子莫邪,夫妻二人為楚王鑄劍,用了好幾年時間、耗費大量心血鑄造了“幹将”、“莫邪”兩把曠世神劍。

可是要知道,莫邪本身出生于鑄劍世家,她的父親大名鼎鼎,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級的人物歐冶子,這一家人基本上壟斷了當時頂級裝備精品劍的市場。況且在純手工制作的時代,僅憑女人的力氣很難去承擔鑄劍這種重體力活,當年莫邪也是協助丈夫幹将一起在工作。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回過頭來看徐夫人,既沒有說這位鑄劍師有妻子,也沒有說有丈夫,單獨鑄劍又不太可能是一個女人能夠完成的,顯然他是一個男人的說法更站得住腳。

唐開元年間,史學家司馬貞撰寫《史記索隐》,直接擺出了觀點:“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

古代一些語境裡的“夫人”,與現代所指的“夫人”不同,因為古代人名和現代人名有很大差別。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遠古時代的“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一般與某種圖騰相關聯。後來随着人口的增加,姓開始出現分支,這樣便有了“氏”。

氏産生于父權社會,與身份地位緊密關聯。一個人隻有一個姓,卻可以有好幾個氏。秦始皇統治時期,姓氏逐漸融合,等到了漢代,姓氏基本上預設為了一種東西。

而“名”在最開始隻是一種符号,用來區分人與人,可以比較随意,随着社會發展才在其上賦予了身份象征的意義。是以現代人覺得很奇怪的一些古人名,在古人眼裡其實很正常。

荊轲刺秦王的匕首哪裡來的?制作者真的是徐夫人?

春秋戰國時期,除了徐夫人,還有一些現在看來很别緻的名字,比如秦武王叫嬴蕩,秦莊襄王叫嬴異人,秦宣太後的男寵叫魏醜夫,等等。

至于取名“夫人”的,漢代另有一位,叫“丁夫人”,性别為男。和徐夫人一樣,丁夫人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物,當時他肩負着“詛軍”的任務。

“詛軍”,顧名思義,就是詛咒軍隊,常見于漢代戰争中。漢武帝出擊匈奴時,匈奴人便“縛馬足”、“埋牛羊”,行使詛軍之術。漢軍也會在作戰時應用這一門巫術,派專人來詛咒敵人。丁夫人詛咒的對象,是西域的大宛國,在此戰中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04 刺客精神

匕首主人徐夫人提供了緻命武器,匕首的使用者荊轲沒能讓秦王喪命。對于當事人來說,确實留下了太多遺憾,可是那個驚心動魄的故事,讓後人永遠記住了一名非凡刺客。

刺客與匕首常常同時出現,在文學作品裡得到一次次書寫。“刺”這樣一個動作,自帶着太多感情色彩,是奮力擊殺,是靈巧應變,是義無反顧,是舍生取義,在激昂雄壯之美下,塗抹上了些許悲情的味道。

刺客荊轲,英勇無畏,手握利刃,來自夫人。也許合适的時機,一把好的武器,可以改變一段曆史,也可以救人一命。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參考資料:《戰國策·燕策三》、《史記·刺客列傳》、《資治通鑒·秦紀二》 、《漢匈西域戰争中的“詛軍”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