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這一生中必須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開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發展。
是以,為人父母要想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那麼就千萬不要在這四件事上偷懶。
01
缺少陪伴
撫養由老人代勞
陪伴,這個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在當今的親子關系中卻極為“奢侈”。
之前網上有一句話很火:“我隻有兩隻手,要麼搬磚,要麼抱你,我抱你就不能搬磚,可不搬磚就沒辦法養你。”
是啊,不工作,養不起孩子;去工作,陪不了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如此,父母早出晚歸,工作忙碌,陪孩子的時間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在一檔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黃聖依和她兒子安迪之間的相處模式就很好地诠釋從小沒有媽媽的陪伴給孩子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安迪三個月大的時候,就被黃聖依送到了奶奶身邊,安迪可以說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
媽媽黃聖依卻很少陪伴在他身邊,這也就導緻了媽媽對安迪的了解很少很少。
在一場測試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默契考試中,黃聖依隻得了28分。
由于平時很少陪伴孩子,黃聖依對安迪不了解, 安迪也不熟悉媽媽,對媽媽十分抗拒。
媽媽帶他去買衣服,他一直拒絕跟媽媽牽手;
媽媽要和他拍照,他一直說我不拍;
當被問到:媽媽不陪你,你會孤單嗎?安迪說:我習慣了。
父母沒有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那幾年和他建立親密的聯系,這就會導緻親子關系的疏離。
正如龍應台所說:“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裡用心教養,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長到青春期,父母再怎麼努力,也再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影響。”
父母在撫養孩子這件事上偷懶,缺席了孩子成長中最為關鍵的那幾年,以後會有更多更大的麻煩等着你。
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來自父母的陪伴。
02
不舍得教育
無條件放縱孩子
03
教育光靠老師
父母做甩手掌櫃
04
遵從孩子意願
任由他快樂成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父母越來越尊重孩子,越來越崇尚快樂教育。
他們認為,孩子的感覺最重要,應該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如果孩子對學習感到痛苦了,那麼就不要逼着孩子學習。
殊不知,看上去是對孩子的尊重,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放任,這是父母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來源: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删。
編輯: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