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一首王之渙的《登鹳雀樓》,自清代以來,便成為了國人婦孺皆知的五言名篇。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這首詩問世于唐代,穿過曆史的風霜歲月,經過大浪淘沙,依舊千年不朽,一直為曆代詩評人所稱頌。那麼,這首詩究竟好在何處?宋代學者說,此詩是對壯闊景象的描寫。

明代學者說,此詩強在“更上一層樓”的言外之意。清代學者說,此詩好在大氣雄渾,“誦之則意氣淩霄,雖雷霆莫能阻雄”。近代學者章太炎更推崇此詩,稱它為“唐人五絕第一”。

一眼望過去,幾乎都是在說這首詩的優點。是以到了如今,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首詩自問世以來,其實還存在着諸多疑問。

譬如,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誰?詩裡面的“白日”,到底是什麼意思?“黃河入海流”這句詩,又為什麼會引起争議呢?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幾個話題。

《登鹳雀樓》中的問題

如今,國人無不知曉《登鹳雀樓》的作者,名叫王之渙。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但是這首詩在唐朝剛剛“走紅”的時候,卻有一本叫《國秀集》的書指出,它的作者名字叫朱斌。可是後來這一說法,被宋代的司馬光、沈括等大家直接否定了。

之是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登鹳雀樓》這首詩的出名,和“人面桃花相映紅”走紅的經曆有些相似。因為它們的作者原來并不出名,是因為這二首詩才出名的。

“鹳雀樓”在唐朝時期,是一處風景旅遊勝地。據沈括介紹,此樓共有三重,它“前瞻中條,下瞰大河”,曾經有許多文人騷客前往,并在樓頭題詩。

某一日,作者登上此樓,題寫了《登鹳雀樓》一詩,結果在文人圈中引起了轟動。按照野史中的說法,這首詩開始在民間迅速流傳,最後傳到了女皇武則天的耳朵裡。

于是武則天找大臣們來問,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誰?大臣們找不到原詩的作者,有一個叫王祥雲的節度使,就讓自己的兒子王青渙,冒了這位才子的名。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結果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得知真相的才子——朱斌,趕到京城與王青渙對簿公堂。但是這一切,隻是野史小說中的故事,不足為證。後來,這首詩一直“紅”到了宋朝。

宋代文人最喜歡考據唐人詩文,司馬光、沈括等人跑去鹳雀樓“實地考察”了一番之後,得出結論:此樓第三層上的題詩,署名依稀可以見到一個“王”。

可想而知,說作者不是王之渙可以,但要說作者姓朱,也絕無可能。于是後人又研究出,這首詩的作者叫“王之美”、“王文奂”或者“王文奠”等。但多數人還是認為,作者就叫“王之渙”。

為什麼一首五言絕句的作者是誰,會引發上千年的大争論呢?這隻能說明,這首詩的确是一首好詩。它寫得太好,是以人們才迫切地想要知道,它的作者究竟是誰。

好了,關于作者的争議,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結論,是以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下面說一下,這首詩中的另一個問題。“白日依山盡”的“白日”,到底當作何解?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從前讀到的大多數文章中,都把“白日”解讀為夕陽。将詩文第一句了解為:夕陽緩慢地落下了山坡。

但是明代詩人方弘靜卻在《千一錄》中指出,《登鹳雀樓》中“白日依山盡”二句,表面上似乎隻是在描寫鹳雀樓前壯闊的風景,“而作者則有逝者如斯之感,始稱佳句,蓋意中語也”。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就是說,王之渙寫“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兩句詩,真實的意圖是向讀者傳達内心“逝者如斯夫”的心靈感受。

換句話說,王之渙看到“白日依山、黃河入海”景象時,産生了人生短促時光易逝的感慨。當代有學者就此進行考據,發現“白日”在古代詩歌意象中,有“日光短暫,倏忽消逝”的意思。

比如宋玉的“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曹植的“驚風飄白日”,杜甫的“仰視皇天白日速”等等。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是以這兩句詩的正确解讀是:剛剛才看到日出,轉眼間,太陽便又落下了山坡。對于個人而言,一天的光景是短暫的。然而對于天地而言,時間就像是黃河之水日夜向東,奔流不息。

唯有把這兩句當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解讀,才能更好地和詩文後兩句作銜接。因為“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其實是在勸勉讀者要在生活中“力争上遊”。

假如把詩的頭兩句簡單了解為風景描寫的話,那麼王之渙就是想告訴大家:你看,祖國的山河多麼壯美啊!是以我們應當為了建設國家,努力進取,“更上一層樓”!

但是如果把詩的頭兩句,解釋成類似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歎,那麼這首詩一方面又贊美了山河的壯麗,一方面又向讀者暗示了時光的易逝,這樣就顯得更加有深度了。

這首詩最後一個問題,出在“黃河入海流”這句詩中。根據如今鹳雀樓景區的地圖來看,此樓前面有一個叫“吉祥如意湖”的大湖。詩人在樓上想要看到黃河,應該是很困難的。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離黃河最近的入海口,也在700公裡以外。不過詩人寫詩是可以發揮想象力的,既然“白日”都不是實寫太陽,那麼詩人在詩裡自然可以想象“黃河入海”了。

結語

古代的經典詩歌,因為創作的年代久遠,或多或少都在流傳的過程中,因為一些複雜的原因導緻出現了訛誤。

不過這首《登鹳雀樓》卻隻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即末句“更上一層樓”被寫為“更上一重樓”。雖然“層”字變為了“重字”,但是整體的意思并沒有發生改變。

這首詩在唐宋時期,幾乎毫無争議地,一直被學者推崇。到了明代才有個别人開始指出,詩末二句“對仗不工”。可是不久之後,這種聲音就被淹沒了。

清代出版業發達,帶動了《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在民間的銷量。《登鹳雀樓》從此成為蒙童必背的千古名篇。

“五絕第一”《登鹳雀樓》,哪裡出了問題,為何曆代學者頻頻質疑

因為“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帶有的淺顯的勵志成分,是以流傳愈加廣泛。從此民間不再關心作者是誰,更加不知道原詩中的“白日”,并不是在寫夕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