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夫妻,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有人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父母。

然而,父母在我們成家立業的時候,差不多都年事已高,今朝脫了鞋和襪,未省明朝穿不穿,終有一天,父母會離我們而去。

有人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孩子。

然而,當孩子羽翼漸豐的時候,他們終究要成家立業,他們會有自己家庭的側重點,不會再像從前那樣依賴我們。

有人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兄弟姐妹。

然而,兄弟姐妹也會結婚,他們有自己的孩子要撫養,有自己的家庭要兼顧,不可能再關注我們。

是以,夫妻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陪着我們一起度過餘生的人,更是陪着我們一起走到最後的人。

隻是,再親密的關系在處理的時候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不是不管不顧。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婚姻中的親情,往往和新鮮感成反比存在

和戀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說出來“我愛你,我喜歡你”這樣的情話,臉不紅,心不跳,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但是,當我們面對父母的時候,卻怎麼也不好意思說出那句“我愛你”。

即便是我們内心知道自己是很愛父母的,可我們對于“我愛你”這句話就是說不出口。

原因就在于我們和父母太熟悉了,熟悉到一點浪漫的事情都會讓我們覺得不适應。

親人之間就是如此,太過熟悉了,就會失去新鮮感。

而在婚姻當中,兩性關系維系下去的關鍵就在于吸引力,吸引力的來源也在于新鮮感,沒有了新鮮感,夫妻就會更快地進入“七年之癢”。

是以,就不能把丈夫當作親人。

亦舒曾經說過:“人生試題一共四道題目,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任何一題上。”

當我們把精力分散在自己身上,當我們不把丈夫看得那麼重要的時候,那麼,夫妻之間的關系也會在這樣的處理方式下變得穩定一些。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婚姻需要保持距離,否則就會出現嫌隙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的童文潔和方圓相處的氛圍就很融洽。

童文潔從來都不會幹涉方圓的喜好,隻要不觸碰道德底線,做什麼都可以,做什麼自己都不會去過問。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都做不到這樣的處理方式。

因為她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就不用見外了,既然是一家人,那麼自己就有權利去過問對方的生活。

可是,婚姻當中的那些沖突便是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産生的。

周國平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在兩個人之間,這種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個界限。”

我們覺得對方是自己的另一半,那麼,就應該按照“我為你好”的方式來處理婚姻。

這時,我們會忽略兩個人存在的差異,會忽略男人其實更喜歡自由,控制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壓抑,進而想要逃離。

基于這一點,我們在處理婚姻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夫妻之間再親密,也不要失去了距離;夫妻之間再親密,也應該保留一些分寸感。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至親至疏是夫妻,适當的“冷漠”一些才好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要遵循一個心理空間的距離的,就好比是冬日裡互相取暖的兩隻刺猬。

心理距離太遠了,就好比刺猬之間的距離遠,那麼就不會讓彼此感覺到溫暖,更多是冷漠和疏離;

心理距離太近了,就好比刺猬之間的距離近,那麼就不會讓彼此感覺到舒适,更多的是被對方身上的刺紮上的痛苦。

很多時候,那些相處過程中的沖突便是由于心理距離太近了,彼此感覺到壓抑和冒犯,是以才會出現不好的負面情緒。

再者,過于熱情和親密都不會是讓一段感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的良藥,唯有适當的冷漠一點,才可以成就我們想要的幸福和溫暖。

哲學家羅素說過:“幸福的生活,大半有賴于恬靜,因為唯有在恬靜的空氣中,真正的歡樂才能常住。”

婚姻當中的幸福也和靜有關,不過分控制,不過分依賴,互相依存的同時,還可以保證互相獨立。

任何時候,都不能把老公當成親人,理由很簡單

而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一種理想的婚姻狀态。而這,才是我們和丈夫相處的時候所應該采取的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