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作者:奇點使者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近年來中國航天在執行載人任務的時候,很多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大,比方說前段時間傳回地球的神十三航天員中,擔任指令長的翟志剛,就已經55歲了。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而去年執行太空任務的神十二航天員中,指令長聶海勝已經57歲了,另一名隊員劉伯明,也已經55歲了,對比西方國家的航天員,普遍都在30-40歲左右,看起來似乎中國航天員的年齡都比較大,而且楊利偉上天已經是近20年前的事情了,大陸第一批航天員仍然是主力隊員,而他們都是60後。

包括今年大陸的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載人任務中,即将進入中國空間站的6名航天員中,也至少會有2人是60後航天員。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那麼,中國航天員真的“青黃不接”嗎?年輕人去哪了?

說起來,在世界上,航天員的整體年齡都是比較偏大的,這是因為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根本就沒有航天員這個職業,最早的各國航天員也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

因為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有機會入選航天員,對于專業知識、身體素質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是以,在選拔的時候,一個首選條件就是必須具有1000個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長,而這對于一名飛行員來說,達到這個要求的時候,年齡就已經快要40歲了。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而且入選了航天員之後,也不是立刻就能進入太空,還需要進行專業訓練,一般也需要持續數年的時間,是以,一套訓練下來後,航天員的首飛年齡,也都在40歲左右了。

拿大陸航天員來說,楊利偉這一批中國第一代航天員,他們入選的年齡也都是30多歲,作為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進入太空的時候是38歲,這個年齡放在國際上,也是屬于正常年齡,并不算大。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再看美國等西方國家,目前他們宇航員的最佳年齡,也是在35歲到45歲左右,而這個年齡段正好是大陸第二代航天員的平均年齡,是以,大陸航天員并不是“青黃不接”的。

那麼,為何大陸60後航天員仍然是主力呢?說起來,這是因為中國航天的起步相對較晚,目前正在處于“交接棒”的階段。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因為第一代航天員擁有着豐富的經驗,才會在目前執行太空任務的時候,都采用“老帶新”的模式,幫助大陸第二代航天員快速成長,用不了多久,大陸第一代航天員就會陸續退役了,而大陸第二代航天員也将成為中堅力量,進入到他們的黃金事業期。

此外,目前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主要是以75後為主的大陸第二代航天員,未來也将負責培養大陸的第三代航天員,而且早在多年前,大陸第三代航天員就已經開始招募了,目前也是擁有了一批優秀的隊員,目前主要是以訓練學習為主。

而且考慮到中國航天的後續發展,在第三代航天員的選拔方面,已經不再局限于優秀飛行員了,甚至一些優秀的,身體素質過關的科研人員也都在選拔之列,而且從年齡的角度來說,中國航天員也将越來越年輕。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那麼,中國航天員的選拔标準是什麼呢?

首先是身體素質方面,要求必須身體健康,而且身上不能有傷疤,同時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并且對于身高和體重都有嚴格的要求,同時,心理素質也要過硬,個人的抗壓能力一定要非常強。

在經過初步的篩選之後,就會進入到初步訓練的淘汰階段,這個時候,至少100個訓練項目等待着應試者,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這個階段因為項目訓練不過關而被淘汰掉。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之後就是進一步的考核了。除了專業實操之外,還有很多的理論課程,涉及到30多門學科,在這個過程中,又會淘汰掉一批人,剩下的人才會正式成為中國航天員,經過平均5.5年左右的專業訓練之後,才有機會進入太空。

從這裡可以看出,想要成為一名中國航天員,各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而且即使正式入選,也并不一定會有機會實作太空夢,比方說備份多次的鄧清明,作為大陸第一批60後的航天員,在職20多年最終的結局大機率是遺憾退役。

中國航天員“青黃不接”?60後航天員仍是主力,年輕人去哪了?

據稱,中國航天員的選拔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是以,如果大家想要成為一名中國航天員,就真的需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