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盯上”鈉離子電池

華為“盯上”鈉離子電池

(更多儲能行業動态,關注微信公衆号:高工儲能)

鈉離子電池日益受市場青睐。

近日,鈉離子電池創業公司——中科海鈉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出現了華為的身影,其旗下哈勃投資認繳412.666萬元,成為第三大股東。

目光再拉大些看,近一兩年,包括甯德時代、欣旺達、鵬輝能源、中國石油、碧桂園等也紛紛入局鈉離子電池領域。

他們為什麼都齊齊“盯上”鈉離子電池?

一方面,動力+儲能市場快速上行,锂離子電池原材料價格跳漲,锂電池價格也水漲船高。2021年以來,動力電池價格普漲15%以上,部分漲幅達20%-30%。

另一方面,锂電池原材料供應吃緊,掣肘其産能釋放。面對大體量的下遊市場需求,亟需尋找“非锂”電池技術,作為锂離子電池的有力補充。

鈉離子電池因與锂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同、工藝類似,可以實作與锂離子電池生産裝置、工藝的相容,進而實作産能的快速布局,成為衆企業開辟新賽道的“理想之選”。

甯德時代、華為等巨頭入局鈉離子電池,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鈉離子電池的未來。

優勢日漸凸顯,比對儲能領域

新能源市場發展如火如荼,下遊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锂電池原材料價格瘋漲、供應吃緊。在此情境下,鈉離子電池優勢日益凸顯,再次進入大衆視野。

從原材料供應方面來看,與锂資源相比,鈉資源儲量非常豐富,在地殼中的豐度位于第6位,達2.64%,是锂資源的423倍。同時,其分布于全球各地、提煉簡單。

從價格方面看,由于材料體系的差異,鈉離子電池在正極、負極、電解液、集流體等原材料方面均可實作不同程度的降本。例如,鈉離子電池負極集流體可使用鋁箔而非價格更高的銅箔,是以具有潛在的價格優勢。資料顯示,鈉離子電池的材料成本與锂離子電池相比存在30%-40%的下降空間。

另外,鈉離子電池還具備高低溫性能更優異、安全性能更好、離子電導率更高等優勢。

與锂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20%左右,在動力電池和手機等電子産品電池等方面很難取代锂離子電池。但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約是鉛酸電池的4倍,在電動兩輪車、三輪車、低速車、小動力以及儲能等鉛酸電池應用領域,有望對其逐漸取代。

儲能領域方面,去年6月,中科海鈉在山西太原綜改區推出全球首套1MWh鈉離子電池光儲充智能微網系統,并成功投入運作。該項目進一步證明了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應用的可能性。

業内人士推測,長期來看,锂在電池領域的需求剛性不會改變,但未來鈉離子電池有望逐漸取代鉛酸電池,作為锂電池的差異化補充,在通信備電、家庭儲能、電力儲能等領域加速滲透。

資料顯示,至2025年國内鈉離子電池潛在應用場景需求量為123GWh,其中國内儲能需求達48GWh。

甯德時代、華為等巨頭布局鈉離子電池也說明了這一點。日益高企的锂電池價格,無法滿足大規模儲能低成本的需求,具備成本優勢的鈉離子電池自然更能受到衆企業的青睐。

入局玩家增多,産業化提速

複盤鈉離子電池發展史,其與锂離子電池同時起源于1979 年法國科學家Armand 提出的“搖椅式電池”概念,但由于鈉離子電池受制于負極材料,其商業化應用遠落後于锂離子電池。直到2000年硬碳負極材料的發現,其發展才迎來轉機。

鈉離子作為未被開發的“璞玉”,随着甯德時代、華為等頭部企業入局加碼,産業化程序将大大提速。

截至目前,除甯德時代外,中科海納、欣旺達、鵬輝能源、鈉創新能源等國内電池企業也紛紛入局,與容百科技、格林美等多家锂電池材料企業同步展開鈉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和産業化探索。

其中,甯德時代于去年7月釋出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據介紹,其電芯能量密度為160Wh/kg,略低于磷酸鐵锂電池,但低溫性能和快充具有明顯優勢,常溫充電15分鐘達到80%電量,在-20℃環境下依舊能保持90%以上的系統放電率。

甯德時代表示,下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預計2023年形成基本産業鍊。

中科海納研發的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145Wh/kg,是鉛酸電池的3倍左右。其與三峽能源、三峽資本及安徽阜陽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全球首條鈉離子電池規模化量産線,總規劃産能為5GWh,其中一期1GWh預計今年正式投産。

鵬輝能源于去年進行了鈉離子電池小批量生産,還投資了硬炭負極材料企業成都佰思格,并與正極材料企業緊密合作,自己也在加緊研制正極材料。

欣旺達已儲備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及鈉離子電池發明專利技術。

在锂電企業不斷進行技術研發與驗證時,包括華為、碧桂園、中國石油等跨界玩家也“盯上”了鈉離子電池這一巨大蛋糕,通過戰略投資等方式切入該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新的行業風口,鈉離子電池距離大規模産業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業内人士認為,鈉離子電池産業鍊走向成熟,實作大規模生産,還需至少三年的時間。目前其還面臨幾大瓶頸:

1. 鈉離子電池産業鍊不夠成熟,其配方沒有經過足夠多的疊代,性能潛力挖掘不夠,潛在性能缺陷較多;

2. 上遊材料供應量不足,其中正極材料技術路線還未确定,仍處于探索狀态,未形成成熟的上遊供應鍊;

3. 使用者具有使用慣性和路徑依賴,更願意接受成熟度更高的锂離子電池,市場開拓存在一定難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