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盯上”钠离子电池

华为“盯上”钠离子电池

(更多储能行业动态,关注微信公众号:高工储能)

钠离子电池日益受市场青睐。

近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出现了华为的身影,其旗下哈勃投资认缴412.666万元,成为第三大股东。

目光再拉大些看,近一两年,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鹏辉能源、中国石油、碧桂园等也纷纷入局钠离子电池领域。

他们为什么都齐齐“盯上”钠离子电池?

一方面,动力+储能市场快速上行,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跳涨,锂电池价格也水涨船高。2021年以来,动力电池价格普涨15%以上,部分涨幅达20%-30%。

另一方面,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吃紧,掣肘其产能释放。面对大体量的下游市场需求,亟需寻找“非锂”电池技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有力补充。

钠离子电池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同、工艺类似,可以实现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工艺的兼容,从而实现产能的快速布局,成为众企业开辟新赛道的“理想之选”。

宁德时代、华为等巨头入局钠离子电池,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钠离子电池的未来。

优势日渐凸显,匹配储能领域

新能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疯涨、供应吃紧。在此情境下,钠离子电池优势日益凸显,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从原材料供应方面来看,与锂资源相比,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在地壳中的丰度位于第6位,达2.64%,是锂资源的423倍。同时,其分布于全球各地、提炼简单。

从价格方面看,由于材料体系的差异,钠离子电池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集流体等原材料方面均可实现不同程度的降本。例如,钠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可使用铝箔而非价格更高的铜箔,因此具有潜在的价格优势。数据显示,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存在30%-40%的下降空间。

另外,钠离子电池还具备高低温性能更优异、安全性能更好、离子电导率更高等优势。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20%左右,在动力电池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电池等方面很难取代锂离子电池。但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约是铅酸电池的4倍,在电动两轮车、三轮车、低速车、小动力以及储能等铅酸电池应用领域,有望对其逐步取代。

储能领域方面,去年6月,中科海钠在山西太原综改区推出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并成功投入运行。该项目进一步证实了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推测,长期来看,锂在电池领域的需求刚性不会改变,但未来钠离子电池有望逐步取代铅酸电池,作为锂电池的差异化补充,在通信备电、家庭储能、电力储能等领域加速渗透。

数据显示,至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需求量为123GWh,其中国内储能需求达48GWh。

宁德时代、华为等巨头布局钠离子电池也说明了这一点。日益高企的锂电池价格,无法满足大规模储能低成本的需求,具备成本优势的钠离子电池自然更能受到众企业的青睐。

入局玩家增多,产业化提速

复盘钠离子电池发展史,其与锂离子电池同时起源于1979 年法国科学家Armand 提出的“摇椅式电池”概念,但由于钠离子电池受制于负极材料,其商业化应用远落后于锂离子电池。直到2000年硬碳负极材料的发现,其发展才迎来转机。

钠离子作为未被开发的“璞玉”,随着宁德时代、华为等头部企业入局加码,产业化进程将大大提速。

截至目前,除宁德时代外,中科海纳、欣旺达、鹏辉能源、钠创新能源等国内电池企业也纷纷入局,与容百科技、格林美等多家锂电池材料企业同步展开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探索。

其中,宁德时代于去年7月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据介绍,其电芯能量密度为160Wh/kg,略低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低温性能和快充具有明显优势,常温充电15分钟达到80%电量,在-20℃环境下依旧能保持90%以上的系统放电率。

宁德时代表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预计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中科海纳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其与三峡能源、三峡资本及安徽阜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总规划产能为5GWh,其中一期1GWh预计今年正式投产。

鹏辉能源于去年进行了钠离子电池小批量生产,还投资了硬炭负极材料企业成都佰思格,并与正极材料企业紧密合作,自己也在加紧研制正极材料。

欣旺达已储备钠离子电池补钠的方法及钠离子电池发明专利技术。

在锂电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验证时,包括华为、碧桂园、中国石油等跨界玩家也“盯上”了钠离子电池这一巨大蛋糕,通过战略投资等方式切入该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的行业风口,钠离子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业内人士认为,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走向成熟,实现大规模生产,还需至少三年的时间。目前其还面临几大瓶颈:

1.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不够成熟,其配方没有经过足够多的迭代,性能潜力挖掘不够,潜在性能缺陷较多;

2. 上游材料供应量不足,其中正极材料技术路线还未确定,仍处于探索状态,未形成成熟的上游供应链;

3. 用户具有使用惯性和路径依赖,更愿意接受成熟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市场开拓存在一定难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