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廠商集體“卷”向自研晶片,vivo低調跟上

從拼參數、拼配置,到拼研發、拼晶片......在全球手機市場增長觸頂的背景下,廠商之間的“内卷”日益加劇,為了争奪使用者,各家都秀出了拿手好戲。然而相比榮耀、小米、OPPO等激進的市場表現,vivo無論在晶片研發還是産品推廣上,都顯得尤其低調。

手機廠商集體“卷”向自研晶片,vivo低調跟上

4月20日,vivo正式推出了第二代自研晶片V1+,它既是專業影像晶片,又是顯示性能晶片。據品牌方介紹,通過由300餘人組成的精英開發團隊的深度調教,該晶片實作了與聯發科天玑9000晶片的高度協同,據稱将全面提升天玑9000的能效比。

比如,通過3D實時立體夜景降噪、MEMC插幀和 AI 超分三大算法,V1+支援的資料吞吐速度可高效維持在約8GB/s;結合SRAM,能效有望提高約300%,同時功耗卻降低了約72%。

又比如,在使用者玩遊戲的過程中,GPU Fusion通過MediaTek APU的AI運算能力,關聯内外部多枚處理器的協同工作,與GPU共同完成遊戲的畫面渲染,釋放GPU負載;同時調用vivo自研晶片的硬體級插幀算法等優化幀率穩定性,達到性能和功耗平衡的效果。

除此之外,借助V1+中搭載的極夜降噪算法、AI感覺引擎技術等,手機影像性能也将大幅提升,能夠滿足使用者在高速運動、暗光等多種複雜場景下的拍攝需求。

不難發現,随着手機廠商們逐漸将目光轉向高端使用者市場,以自研晶片為代表的“硬科技”越來越成為競争的焦點。在“華米OV”陣營的競争中,華為最早切入半導體設計,研發出麒麟SoC晶片,并将其作為手機核心賣點,成功登頂國内手機Top1;2014年,小米宣布介入自研晶片業務,盡管一開始研發的澎湃系列性能不盡人意,但公司并未放棄晶片研發,最終在2021年成功推出自研ISP晶片澎湃C1,并率先在小米Mix Fold上使用。

OPPO方面,最早于2020年就被指已申請相關晶片專利,近年來也不斷重金挖人組建團隊,最終在2021年成功打造馬裡亞納MariSilicon X影像晶片。還有消息稱,公司計劃于2024年釋出4nm工藝的自研SoC晶片。

手機廠商集體“卷”向自研晶片,vivo低調跟上

相比之下,vivo直到2021年8月才首次承認已打造出專業ISP+影像晶片V1,且不像小米、OPPO等始終對自研SoC晶片一事表态模糊,vivo明确指出品牌暫時沒有在SoC研發上投入資金的計劃。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的說法是,“vivo要用長達5到6年的技術預研,朝着自己設定的方向,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出一條屬于vivo的道路。”

南方+記者留意到,vivo在推出折疊屏手機方面,同樣“遲人一步”。4月11日,vivo釋出首款折疊屏手機vivo X Fold,售價8999元起,比OPPO遲了近半年,比小米晚了足足一年。vivo對此的解釋是“三年磨一劍”,稱不願“一招鮮吃遍天”,為了創造短期效益不惜釋出不夠成熟的産品;而希望為消費者帶來性能更穩定、功能更多樣、生态更成熟的産品。

業内人士分析,vivo的商業政策對比小米、OPPO、榮耀等更為謹慎,這在快節奏的手機市場确實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從另一方面講,新技術的狂歡勁過去後,手機廠商要穩定市場佔有率,最終還是要靠硬實力。如此看來,vivo選擇穩紮穩打的路線也不無道理。

【記者】許隽

【作者】 許隽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