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手机厂商集体“卷”向自研芯片,vivo低调跟上

从拼参数、拼配置,到拼研发、拼芯片......在全球手机市场增长触顶的背景下,厂商之间的“内卷”日益加剧,为了争夺用户,各家都秀出了拿手好戏。然而相比荣耀、小米、OPPO等激进的市场表现,vivo无论在芯片研发还是产品推广上,都显得尤其低调。

手机厂商集体“卷”向自研芯片,vivo低调跟上

4月20日,vivo正式推出了第二代自研芯片V1+,它既是专业影像芯片,又是显示性能芯片。据品牌方介绍,通过由300余人组成的精英开发团队的深度调教,该芯片实现了与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的高度协同,据称将全面提升天玑9000的能效比。

比如,通过3D实时立体夜景降噪、MEMC插帧和 AI 超分三大算法,V1+支持的数据吞吐速度可高效维持在约8GB/s;结合SRAM,能效有望提高约300%,同时功耗却降低了约72%。

又比如,在用户玩游戏的过程中,GPU Fusion通过MediaTek APU的AI运算能力,联动内外部多枚处理器的协同工作,与GPU共同完成游戏的画面渲染,释放GPU负载;同时调用vivo自研芯片的硬件级插帧算法等优化帧率稳定性,达到性能和功耗平衡的效果。

除此之外,借助V1+中搭载的极夜降噪算法、AI感知引擎技术等,手机影像性能也将大幅提升,能够满足用户在高速运动、暗光等多种复杂场景下的拍摄需求。

不难发现,随着手机厂商们逐渐将目光转向高端用户市场,以自研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在“华米OV”阵营的竞争中,华为最早切入半导体设计,研发出麒麟SoC芯片,并将其作为手机核心卖点,成功登顶国内手机Top1;2014年,小米宣布介入自研芯片业务,尽管一开始研发的澎湃系列性能不尽人意,但公司并未放弃芯片研发,最终在2021年成功推出自研ISP芯片澎湃C1,并率先在小米Mix Fold上使用。

OPPO方面,最早于2020年就被指已申请相关芯片专利,近年来也不断重金挖人组建团队,最终在2021年成功打造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影像芯片。还有消息称,公司计划于2024年发布4nm工艺的自研SoC芯片。

手机厂商集体“卷”向自研芯片,vivo低调跟上

相比之下,vivo直到2021年8月才首次承认已打造出专业ISP+影像芯片V1,且不像小米、OPPO等始终对自研SoC芯片一事表态模糊,vivo明确指出品牌暂时没有在SoC研发上投入资金的计划。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的说法是,“vivo要用长达5到6年的技术预研,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出一条属于vivo的道路。”

南方+记者留意到,vivo在推出折叠屏手机方面,同样“迟人一步”。4月11日,viv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售价8999元起,比OPPO迟了近半年,比小米晚了足足一年。vivo对此的解释是“三年磨一剑”,称不愿“一招鲜吃遍天”,为了创造短期效益不惜发布不够成熟的产品;而希望为消费者带来性能更稳定、功能更多样、生态更成熟的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vivo的商业策略对比小米、OPPO、荣耀等更为谨慎,这在快节奏的手机市场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从另一方面讲,新技术的狂欢劲过去后,手机厂商要稳定市场份额,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如此看来,vivo选择稳扎稳打的路线也不无道理。

【记者】许隽

【作者】 许隽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