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晶晶:乘風破浪,蛻變轉型,不改為民本色

作者:上觀新聞

劉晶晶

楊浦區人民調解協會會長

區内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

劉靜靜現任楊浦區人民調解協會會長、區财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這位華東政法大學"80後"姑娘,在短短十年内從一名對人民調解一無所知的調解助理,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調解員,從商人到協會會長再到協會會長,為楊浦區人民調解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從2017年至今,劉晶晶共承辦沖突糾紛1731件,成功破案1675件,成案率達96.76%。

劉晶晶:乘風破浪,蛻變轉型,不改為民本色

沒有什麼細節,做好調解"聖人幫"

2012年,劉晶晶被公開錄用,成為楊浦區人民調解協會調解助理。她工作的第一份工作是統計和文書工作。雖然難度不高,但她并沒有懈怠,而是仔細檢查每一個數字,每一條資訊,確定每一份紙報告都是準确的。為展現楊浦人民調解風格,宣傳人民調解工作成效,2017年,她主持編輯《楊浦人民調解》雜志,精選楊浦人民調解工作特色、典型人物和優秀案例。為了使雜志更直覺、更全面地展示楊浦區人民調解的成就和作風,她翻閱了協會多年來的所有文字和圖檔資料,篩選出協會的文字素材亮點,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圖檔;正是随着多年"混合工作"的積累,使她埋下了人民調解的決心,堅定了未來從事調解工作的決心。

轉型轉型,稱職的資深"老太太叔叔"

自2015年起,她被調到地區處所财産糾紛調整委員會,從事人民調解工作。這是第一次,她為獨立調解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方面,認真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專業支援。另一方面,她謙卑地向其他調解員尋求建議,多聽,多問問題,學習調解技巧。她學會了總結和完善她的調解方法。在調解之初,勸說當事人不要問對錯,以解決問題為目标,放棄對立。為了确定方案,指導當事人根據法律區分是非,選擇合理的主張。

自2019年3月起,她亦将擔任地區非訴訟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負責家庭糾紛調解。同年,彼獲委任為區屋物業轉移委員會主任,并擔任區非訴訟調整委員會主席。她的調解範圍再次擴大,面對公地分割等疑難案件,她不僅注重法律的适用,還努力修複家庭。比如,她調解了一個平息糾紛的舉動,原告是一對姐妹,被告是自己哥哥的家人,雙方都是血肉親,卻為數百萬的搬家錢對敵人不利。姐妹倆認為,弟弟靠的是承包商的身份來扣押這筆錢。弟弟認為自己沒有房子,需要用搬家的錢買房安頓下來,他已經同意在感情中看,給姐妹們各30萬,對方不滿意。劉晶晶首先向被告人解釋了法律,因為被動搬遷住房是原被告父母的私家,原告是根據繼承父母的遺産份額來主張權利的,并非不合理。但在具體金額的談判中,她既做到了,也既是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也是為了兼顧被告的實際需要。最終,原告被說服就其份額做出小幅讓步,足以讓被告順利買房,進而圓滿結束糾紛。

乘風破浪,當協會"大師傅"

随着工作經驗的積累,劉晶晶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一緻認可。她于2016年再次當選為調解協會秘書長。身份的改變給她帶來了壓力,給了她動力。她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從具體的事情到管理協會的運作,從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到協調整體工作。楊浦區人民調解協會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探索自我經營和自我管理。在發展過程中,協會遇到了許多新問題和新要求。是以,她将與秘書處的同志認真學習,解決問題,制定相應的人事管理、績效考核、财務監督、決策等工作管理制度,并報理事會審議,以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制服,為協會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和活力。2017年,協會在區司法局的指導和支援下,建立了楊浦人民調解平台,将案件品質評估融入大資料管理。此後,全行業、專業調整委員會調解員開展平台操作專項教育訓練,并制定了操作手冊和管理規範,確定調解平台于2018年1月正式啟動營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