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迪要與中國客戶共創城市出行新模式

奧迪要與中國客戶共創城市出行新模式

奧迪urbansphere是奧迪品牌首次采用“創新共創”設計流程打造概念車。“它不僅是一款概念車,更诠釋了在華全新戰略‘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的核心。”正如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嶽所說,中國不僅是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未來出行趨勢的風向标。

奧迪要與中國客戶共創城市出行新模式

作為迄今為止奧迪尺寸最大的的概念車,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長5.51米、寬2.01米、高1.78米。這種打破正常的設計讓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以使用者出行途中的“第三生活空間”自居。考慮到駕駛場景封閉、高互動、高品牌附加值等特點,高端汽車品牌無疑非常渴望在車内推廣智能化應用。

作為全球豪華車品牌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中國市場不僅能讓他們拿出亮眼的銷售資料,還能在數字化、電動化創新領域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4月19日,線上上舉辦的奧迪進取盛典和SPHERE盛典中,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完成全球首秀。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消費者首次參與奧迪車輛設計過程,在與奧迪“創新共創”的設計理念中充分表達觀點與建議。

負責中國市場的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杜思曼表示:“為更貼近中國消費者,奧迪在北京與英戈爾施塔特兩地的設計團隊始終保持緊密合作,最終成功共同打造這款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

據他透露,這也是奧迪品牌首次采用“創新共創”設計流程打造概念車,一方面,中國消費者的心聲與奧迪工程師、設計師的創意和專長互相融合;另一方面,位于北京的奧迪中國設計團隊也在該車的設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不僅是一款概念車,更诠釋了在華全新戰略‘奧迪中國進取2030戰略’的核心。”正如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嶽所說,中國不僅是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未來出行趨勢的風向标。

“在智能互聯、電動化和自動駕駛等創新領域,中國一直位于全球前沿。在這裡,還有一群眼光獨到的客戶。”溫澤嶽向記者直言,對奧迪而言,在中國誕生“sphere三部曲”最終款概念車的設計再合适不過。

此前,奧迪sphere系列概念車首款車型——電動敞篷跑車奧迪skysphere概念車采用了可變軸距技術,可自由切換為一輛可由駕駛員親自駕駛的運動型跑車。作為大尺寸4座豪華轎車,該系列的第二款車型——奧迪grandsphere概念車則充分展現了奧迪定義未來進取新奢的決心。

據了解,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的内飾正是此次奧迪與中國消費者“創新共創”的成果。作為迄今為止奧迪尺寸最大的概念車,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長5.51米、寬2.01米、高1.78米。這種打破正常的設計讓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以使用者出行途中的“第三生活空間”自居。

“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為所有駕乘人員提供了多樣選擇,車内體驗高度個性化,自由體驗前所未有。使用者既可以在車内或交流或休憩,也能在忙于工作與安靜個人私密空間之間靈活切換。”杜思曼認為,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轉變為了一款“移動體驗終端”,而這來源于汽車産業技術變革和中國市場的共同驅動。

他表示,要讓電動出行更具吸引力,汽車的設計思路必須從整體出發,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更重要的是,在探索城市出行新模式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再僅僅是産品本身,更包括整個生态系統,“這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以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為标志,我們正在積極打造為整車提供服務的全方位數字生态系統。”

有分析認為,目前汽車智能技術被分為“制造時間”和“消耗時間”兩種:以自動駕駛為目标的進階别智能駕駛是“制造時間”,使用者不用自己駕駛汽車,他在車内的時間就被制造出來;而智能座艙接入的娛樂、消費等一系列服務則是“消耗時間”,在實作自動駕駛的基礎上就用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由于自動駕駛創造出了車内的空閑時間和資訊消費空間,後續車内才能擁有更多智能化服務場景的可能。據了解,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與“sphere三部曲”系列兩款前作一樣,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并可達到L4自動駕駛水準。

在L4級自動駕駛模式下,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的方向盤和踏闆可以被隐藏,車内将轉變為一個移動互動的體驗空間。通過無縫接入全方位的數字生态系統,汽車不再隻是出行工具,而進化成帶來數字化體驗的終端。

得益于奧迪自有服務以及來自供應商的數字服務,使用者在車内可擷取與目前行程相關的各種服務,還可處理出行以外的日常事務,例如在車上進行訂餐或線上購物。此外,具備先進自動駕駛功能的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可在使用者居住地自動接載乘客,并能獨立尋找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極大推動了車輛内部設計的變革。”奧迪中國内飾設計負責人武雲舟舉例說,在省去傳統的方向盤、踏闆和儀表盤後,車内布局更加開放寬敞,有利于無縫接入奧迪數字生态系統。

“能否增強使用者體驗特别是豪華私人空間感,是我們作為内飾設計師最關注的地方。”武雲舟曾在奧迪總部英戈爾施塔特工作7年,如今已回到中國4年,他對中國消費者的高端城市出行需求有了自己的分析。

“能夠讓乘客在車裡完全放松,并暫時抽身于外部世界,是個了不起的目标。關于這一點,中國傳統的庭院建築給了我們設計靈感,它對我們在空間感塑造、造型和色彩材質的選擇上都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大家能從這款車上看到中式美學的現代演繹。”武雲舟坦言,中國市場還有很多值得豪華車品牌設計師學習的東西,并有望推廣到全球其他市場。

在與中國客戶的深入交流中,奧迪中國設計負責人Stephan Fahr-Becker觀察到,中國消費者對未來高端出行的看法已經發生變化。“過去通過盡可能安放更多座位、儲物空間和功能元素的傳統配置已無法滿足中國使用者的期待。因為除了實體空間之外,他們也在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放慢腳步的精神空間。”

“未來的城市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在高密度的社群當中生活,人們将更渴望私享的空間生活。車不單是出行産品,而是栖居産品。車,成為人生活的延展。”在此次活動上,負責設計上海恒隆廣場和北京光華路SOHO的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馬清運表示,在屬于私人的空間裡奔向遠方,是車帶給人的最大可能。“奧迪提供的解決方案,與以人為本的未來城市發展不謀而合。”

正如當年橫空出世的智能手機,在3G、4G網絡以及智能手機等硬體的配合下,由網際網路公司營運的各種App大顯神通,為人們提供此前無法想象的海量服務。考慮到駕駛場景封閉、高互動、高品牌附加值等特點,高端汽車品牌無疑非常渴望在車内推廣智能化應用。是以,有預言說,高端智能電動車有可能成為與智能手機相媲美的新一代智能終端。

而對于奧迪來說,此時推出專注于滿足中國客戶獨特需求的奧迪urbansphere概念車,足以證明在中國的研發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我們深深植根于中國市場,以服務進取前沿的中國客戶為己任。未來在中國,奧迪将變得‘更中國’。”溫澤嶽表示,從客戶洞察、市場趨勢,到技術突破領域,中國市場對奧迪産品研發的影響正在日趨凸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繼續閱讀